林军/文
怎么看,你都不会感觉王江民很富有。
王江民比较正式的衣服是一套黑色的西装,一条很普通、暗色的领带,衣服和衬衫的质地都很难说上光鲜。业内资深记者熊池周对记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去采访王江民
,正赶上王江民买了件新的羽绒衣,可能是刚从商店里买出来,商标都未扯去,近前一看,商标上标价为178元。王江民现在已经有6部车,不过他的第一部车是二手车,还是人车两用。至于他在紫金庄园里的房子同样也是他接待来客的办公室之一,属于家居、办公两用。
怎么算,王江民都有让人羡慕的财富。
有人说王江民有亿万富翁身价。有人给王江民算了一笔帐,江民公司去年的营业额是所有(非病毒)中国通用软件领域厂商销售额加起来的总和,你说他能赚多少钱;更让人遐想的是王江民早就拥有千万级别的正版用户,他们需要升级,需要提供服务,而且这个正版用户还在无限期的扩大;甚至有人说,王江民是中关村首富。
不过,我们却很自然的把超级富翁这个词汇与王江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仅仅是因为王江民在物质世界的丰富,还体现在他的内心世界上的丰盈。
你可以从王江民的对手听到对KV系列产品的诋毁和攻击,但你不可能听到对手对王江民个人的攻击;你可以从认识和不认识王江民的嘴里听到关于王江民老抠、老土的评论,但你不可能听到关于王江民不宽容,不厚道的说法。
这就是王江民,痛恨他的人有,但没有一个私敌。
这就是王江民,妒忌他的人有,但少有不服他的。
也许对王江民来说,这笔来自其精神生活上的财富,更加可贵、更加弥离、更加让人回味。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种境界,那就是在使得自己物质生活得到丰富的同时,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能充盈着自得,王江民做到了这一点。
这是怎样的一种大智慧啊!
学者王江民
对于王江民,不论是他的员工,还是他的合作伙伴,对他都有个统一的称谓:王老师。王江民的确可以称得上老师。特别在中国杀毒软件这个领域,王江民开创了一个时代,打开了一个市场。
就象所有的探险一样,KV系列这个藏宝图的获得来之不易,又充满了偶然。1988年,王江民开始接触计算机,这时的王江民已经38岁,王江民接触计算机是为了工作,王江民当时在山东烟台一个街道工厂搞激光。王江民意识到要搞工控,计算机不能少。王江民是这个厂的技术骨干,一个很棒的机电专家,并为厂里搞出了很多国内先进水平的激光产品,被评为第一批的“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全国几亿青年,只评出105个。王江民因此还专门去了一次北京,在人民大会堂从“他办事毛主席放心”的那个中央领导人手中接过了奖状,那是1979年。
王江民最早起编杀毒软件之心是因为他编的工控软件本来很好用,但用户一拿去就不好用,用户于是责怪他的软件出了问题。问题就在于用户机器上的病毒。当时,这位后来享誉国内外的杀毒大王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病毒,但这并不妨碍王江民,于是他走上反病毒这条不归路,那是1989年。
王江民遇到的第一个病毒就是著名的“小球病毒”,当时还有人专门为这种病毒在中国出现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王江民杀掉的第一个病毒是1714病毒,用的是他自编的汇编程序,后来,他渐渐积累了6种杀病毒的程序,王江民把这些程序集中在一起,命名为KV6,后来发展成KV20。再后来就是KV100,KV200,KV300,KV3000……不过,KV后面的数字更多的是版本意味,而不是代表有多少杀病毒的程序或者病毒样本数,拿最新的KV3000来说,收集了以万计的病毒样本,这个数字表明,在国内杀毒软件领域,KV又一次走在前面。
在很大程度上,王江民不像一个商人,或者说,他身上还掺杂了一个优秀商人以外的其他因子,比如学者的气质。
王江民总是在各种场合为杀毒事业正名,有一次,王江民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上一些专家提出“计算机病毒现在越来越厉害了,研究计算机反病毒不能随随便便研究,研究反病毒软件,总要卖,难免遇到前面放病毒、后面卖软件的恶性循环”的论调,王江民不同意这种狭隘的言论,“无论是国内国外,都不可能出现反病毒人编病毒的事情,从心理上不可能,从法律上说是犯罪行为,而且能够杀病毒也不见就能编病毒,编病毒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反病毒要复杂的多。”这时王江民的反病毒专家角色意识袒露无遗。
在王江民看来,“制造病毒的人都是心理扭曲者。他们蔑视社会,有极强的表现欲和破坏欲,看到自己的作品给他人带来不便,给计算机以及网络造成混乱而窃喜,所以我说他们的心理是扭曲的。而我,是杀病毒的人(不是心理扭曲者)。”
在软件业,王江民的位置摆的很正。一次,有记者称他为民族英雄,王江民断然否认,“我不是什么英雄,我最多对中关村、对中国软件有点影响而已。”
王江民的影响应该不止一点。一次,王江民和另一个著名的程序员一起到某大学做演讲,两人在相邻的两个场地同时做演讲,能容纳300人的场地,王江民的演讲会场挤进了500人,而另一个场地只有不到100人。对于这位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的知识英雄来说,影响力足可以用巨大这个词来形容。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王江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俄罗斯,在中俄边界的边防检查上,他们进行例行检查手续。那是一年冬天,刮着刺骨的冷风,气温近零下30度,冻的大家直发抖,都企盼能尽快通过安检,以少受这天寒地冻之苦。突然,边防大声的喊到:谁是王江民?王江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走了上前,很镇静的说到:我是王江民,有什么事情吗?边防打量了王江民足足有两分钟,突然给王江民敬了礼:王老师,你好。原来这位边防也是KV系列的忠实用户。得益于王江民的影响力,安检出奇得顺利。这时候的王江民,受尊敬的更多是因为他是一位反病毒的专家。
王江民无论多忙,都会抽出时间来撰写反病毒的文章,提前预告用户哪些病毒将可能流行,他的10大病毒排行榜曾经为广为传诵,而最经典的是他在1999年年初就提醒广大用户要注意CIH病毒的爆发。
王江民表示,等他腾出时间来,会总结他多年的反病毒经验,写本书。接触过王江民的人都说,这将是一本很经典的病毒攻防指南。
长者王江民
关于王江民和他的杀毒软件,民间流传有许许多多的故事。
故事一 有人结婚,王江民到场祝贺,大家都在猜想一向出手大方的王江民会给多大的礼包,最后的结果让大家都吃惊不小,王江民送了100套KV300。
故事二 一位与王江民相熟的记者跑到北京来采访,拜访王江民,王江民听说这位记者住的酒店离办事地点很远,而且还不便宜,于是,王江民给这个记者送了10套KV300,要他在中关村内立刻变现,贴补出差费用。
故事三 一个老同事一次出差到外地,不小心遭人偷了钱包,正手足无措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身上有两套王江民送的KV300,于是灵机一动,到电脑城找了家卖KV300的厂商,把身上的两套KV300换成火车票,回了家。
这些故事记者从不同渠道获取,所有的这些故事都暗合两个要素:一、KV300的畅销,二、王江民的大方。
对于前一点,3年前,记者到中关村公干时就已经领略,到处都有人卖KV300,连卖烟的小烟摊上都摆着KV300,上前问卖烟的老太太,老太太的回答是:不知道,但电脑上都用的上。回头还补充一句,很好卖。而对于后一点,所有领略过王江民长者风范的人都会会心一笑,王江民就是这样一个人。
当记者就上述故事向王江民求证时,王江民挥了挥他的大手:(其中)有这么回事情,但也有的是(圈子)传的。说这话时,王江民脸上浮现笑容,还有什么比自己的产品被神话而值得骄傲呢!还有什么比自己的美德被另一种特殊的方式传播而高兴呢。
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王江民不断给我们讲着关于他的各种有趣的故事,并不是发出得意、爽朗的笑声。
王江民有理由笑出来,从当年的KV100到现在的KV3000,王江民的杀毒软件一直是软件行业中最热销的产品,与其他的软件相比,王江民的杀毒软件是别人抢着来做生意的。在全国知名的软件连锁组织连邦公司,记者听到这样的一个说法,经销商如果不能及时归还货款,可以用王江民的杀毒软件返回作为抵押。毫不夸张的说,王江民的杀毒软件成为软件圈子内的硬通货。一个公司的产品能长达7年的时间一直成为最热销的产品,王江民的确不简单。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畅销多年的产品,当年差点夭折。
1994年,王江民的KV100开始问世,这个软件因为实现开放式和可扩充式等功用而深受欢迎,什么是开放式和可扩充式呢?简单的说就是定期在报纸等媒体上公布一些新的反病毒代码,让读者主动的将这些代码添加进去,起到全民防毒的作用。某种意义上说,90年代中后期PC配件领域兴起的DIY热潮与KV的开放式异曲同工。带着这样一个好的产品,王江民来到了中关村。
这是王江民第一次来到中关村,当时的中关村和现在大不一样,白颐路还未修好,中关村也远没有今日的繁华和拥挤。王江民遇到的第一个识货的是天博公司的老板李鸿业,不过,李鸿业却拿不出王江民开出的2万元转让费。
王江民又遇到了希望软件主管软件的副总宋明华,宋明华对王江民的软件很感兴趣,并主动加码到5万元,不过,王江民却拒绝了宋明华,理由是,宋明华不同意软件上联合署名“UC(希望)-TB(天博)-KV(王江民)”,宋不喜欢天博的李鸿业。
王江民拒绝了这一点,坚持要把李鸿业也带进去,王江民与希望的合作也就此告吹,联合品牌的合作也就此停止。最后,李鸿业也没有署名,而是成为王江民第一个经销商。
王江民和宋明华的合作没谈成,但他们最后成为很好的朋友,2000年,离开希望,去美国短暂学习后归来的宋明华开了家叫“晶合伟业”的物流公司,而公司的天使投资人就是王江民,王江民给这个公司投了500万。今天回忆起这段从要5万到投500万的故事,让几位当事人感慨万分,如果当时王江民真的与希望进行合作,那么,由希望和王江民共同拥有的KV能走多远呢?王江民还有今天吗?一切都不敢设想。
王江民身上的义气劲无意中救了王江民一把。
在采访王江民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也是王江民和经销商之间的那种肝胆相照的故事。乃至有人感慨,跟王江民做生意,你可以放100个心,只要你不欺骗他,他一定不会欺骗你。
你可能没用过电脑,但你应该听过CIH病毒,CIH病毒是台湾大学生陈盈豪于1998年编写的,通过网络和软件光盘的方式传入大陆。与以往的病毒不同,CIH病毒不是简单的造成机器运转缓慢、频繁死机等软件使用方面的障碍,而是能直接毁坏机器的BIOS,造成机器无法启动。对机器的损害力之大,CIH可谓超过以往所有的病毒。
1999年4月26日,CIH病毒在全国各地爆发,一片哗然,各地主板被损、硬盘数据无法恢复的求助电话打爆了江民公司的技术服务热线,各地杀毒软件经销商店里也熙熙攮攮。一些媒体和个别专家又断言“CIH病毒发作后,硬盘数据不可恢复。”王江民顶着压力,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漂亮仗,不几天,江民公司针对CIH病毒防范的升级版本就率先问世了。北京城内软件经销商们闻风而来,希望能第一时间拿到货。为了将刚刚生产出来的软件尽快进行上市,几个经销商甚至帮着江民公司一起做包装。大家忙了一个通宵,终于把发往受害最严重地区的第一批货包装好运上车。这时,一个经销商提出一个请求,希望王江民能从中取一部分给自己,让自己先卖着。王江民的回答是:不行,这批货已经答应了外地的经销商,怎么能随便给你呢?你们先回去休息,晚上再过来,明早的货是给你们准备好的。
一位在场的经销商感叹,王老师就是王老师,一番话落地有声,让人认识到什么叫信义。
还有一个故事颇能见王江民的信义无价,王江民今年推出了新一代杀毒软件KV3000,出于对王江民和KV系列产品的信任和认可,连邦公司一下子要了8万套(含升级版),总价值550万元,创下又一个天文数字。550万是什么一个概念呢?在国内通用软件公司中,一年的流水帐超过这个数字的应该不会超过5家。据说,连邦在考虑是不是要进这批货,还专门召开了董事会,大家在会上产生激烈争论,做吧,风险有些大,万一做砸了会影响连邦去年的业绩;不做吧,江民公司的产品一直很畅销,是个香馍馍。最后,连邦总裁李儒雄拍着胸脯说,就凭王江民的信誉,就可以做这单生意。有意思的是,当连邦把这笔550万元的款项打到王江民的帐上时,王江民却一时取不了这笔钱,原因是银行觉得金额太大,想要王江民出示双方合作的合同,但王江民和连邦之间相互信任,根本就没签合同。550万的生意,全凭王江民的信誉做保证,王江民这三个字真是值钱。王江民已经不愿提起当年的毒岛论坛和逻辑锁风波,毕竟,当年的这场风波让王江民差点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无端的攻击,恶毒的谩骂,对手的反扑让这位本意只是教训下盗版厂商的王江民陷入巨大的舆论压力中,最终竟然发展到公安部门的介入。尽管公安部门经过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王江民并无大错,但这段往事让王江民不堪回首。不过,近10年的风风雨雨下来,颇有长者风范的王江民却以一种极其宽容的心态去评价当年攻击他的人:都过去了,还提什么,我想只要他们能认识到他们当年的错误,就够了。
行者王江民
王江民喜欢把自己的时间划成三块,三年前,记者在重庆电脑周中采访他的时候,王江民把自己的时间划成:三分之一用于技术开发,三分之一用于公司管理,三分之一用于与盗版做斗争。今年4月,记者在北京采访王江民时,王江民的答案是:三分之一用于技术开发,三分之一用于公司管理,三分之一用于对外。
在中关村,王江民和他的江民公司是个充满悖论的公司。
从规模上看,江民公司是不折不扣的小公司,到现在,才20来个人,有人不无妒忌的说:(江民公司)就是一个大作坊。但如果论起人生产率,江民公司是个大公司,人均营业额超过500万,500万是个什么样的数字呢?很多软件公司一年的营业额也就这个数目;就连联想这样的公司,人均营业额也才不到100万。从利润来看,江民公司更是惊人,毕竟软件的营业额要比硬件来的更加费力,更加花功夫。
从公司组成来看,江民公司至今也刚刚摆脱家族企业的影子,更谈不上上市融资,不过,王江民也用不着融资,按王江民的话来说,软件公司上市后能融到多少钱?融完钱它还不是一样要卖产品。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王江民以另外一种方式完成了它公司的资本原始积累。有人算过一比帐,如果按金碟在香港创业板上融到的8000万港币的盘子来估算,江民公司私募下来能买好几个金碟。甚至有说法王江民准备收购国内某著名通用软件公司。不管如何,王江民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不全是资本说话的故事。
从个人条件来看,王江民算不上天才,与求伯君、王志东等少年成名相比,王江民只能算是大器晚成;读过王江民故事的人都能王江民身上读到自己的希望和信心,因为王江民各方面起点很低,低到在外人看来凭王江民的外在条件,他根本就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
在很多人都在为软件业感到沮丧和无奈的时候,王江民的故事象一盏明灯,指引人前进。
很多人都不明白,王江民有钱,为什么不找人来做开发呢?偏偏要每天晚上都要拿出大块时间来做开发。王江民不是不想请人来帮他,但王江民有他的道理。“1999年,鲍月桥来找过我,说联众有点撑不住了,想要我把它收购了。”王江民说。当时(联众)的价格据说只有100万,对王江民并不是个大数字,而且联众价值也远超过这个数目。很奇怪的是,王江民当时一口回绝,原因是,把鲍月桥喊过来,能做什么,他又不能帮我开发杀毒软件,反而害了他们。在圈子内,王江民和鲍月桥关系不错,鲍月桥1998年初从希望出来,王江民就借给鲍月桥50万。“关系好不一定要在一起共事。”王江民说这话的时候让人颇有些荡气回肠,当记者将这番话转述给一位认识王江民多年的经销商时,这位经销商感慨的说:老王就是老王,了不起。的确,这位在鲍岳桥最困难曾经帮助过中公网,又是前希望软件领头人宋明华的晶合伟业天使投资人的中关村元老级人物确实很有个人魅力。
杀毒软件圈子一直处于超级繁荣状态,不断有新的公司加入,也不断有公司出局,不过,在这些公司中,KV和王江民却越战越强,巍然不倒。
在外人看来,王江民很苦,从DOS时代到Windows平台,再到互联网时代,王江民跨越三个时代,每个时代跃迁拐点出现的时候,王江民都不是领跑者,但最后却是胜利者。记者注意到,最新的KV3000的功能中,已经具备杀黑客有害程序的功能。
中关村近十年风风雨雨,KV系列也走过了多少版本,王江民也越来越胸有成竹,心有定数,刚把自己的杀病毒软件推销到日本的他肯定也已经把目光瞄向了世界。
对王江民来说,他的杀毒使命也许还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