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盛唐诗人。开元十五年中进士,补秘书省校书郎,调汜水尉。后以故遭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为江宁县丞。天宝七载又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他返回江宁,被毫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高适、岑参、常建、王维、李白、孟浩然等皆有交往。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全唐诗》编其诗四卷,诗一百八十余首(《全唐诗外编》又补二首)。其诗诸体兼备,但数量最多的是五古和七绝,次为五律、七古和五绝,七律很少。而五古、七绝的成就也更突出。如他最为人称道的是边塞诗,名作《塞下曲》四首、《塞上曲》、《少年行》二首、《代扶风主人答》等即属于五古,《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则属于七绝,笔力雄劲,气势飞动。殷璠对他评价颇高,说是“元嘉已还,四百年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而“昌龄克嗣厥迹”,还举出“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代扶风主人答》)等“惊耳骇目”的句子,认为确是“中兴高作”。宫怨、闺情诗也颇佳,如《西宫春怨》、《长信秋词》、《采莲曲》、《闺怨》等。寄赠、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送姚司法归吴》等也都是深情要眇的佳作。
从军行(其四)
《从军行》原是中国古代的歌曲类别,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乐符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戌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戌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战士艰苦奋战的高昂斗志。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其一)
《出塞》为乐府《横吹曲》旧题,多写军旅征戌。原作二首,此其一。诗人借用乐府旧题,写下这首铿锵有力的诗篇,也正是抒发出征塞外、为国守边的豪情壮志和内心感慨。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卢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闺怨
此诗是为后人推为闺情之作第一(清人黄生《唐诗摘钞》)的闺怨诗。诗写丈夫久戌不归,妻子因见陌上柳色陡生寂寞悔恨之心。由“不知愁”到知愁,不可知的“封侯”之想,因现实中的寂寞春光而陡然猛省。今日之“悔”,悔的正是昨日之“教”,情感真实深刻。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此诗是诗人贬江宁(今南京市)丞期间(约741—749)送好友辛渐赴洛阳所作。原题二首,此为其一。芙蓉楼遗址在唐代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据说,登此楼可俯瞰长江,遥望楚地。诗写江楼送别友人之惆怅,表现了诗人冰清玉洁之品格。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