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宫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660多年的历史。
在天津,很早就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之说。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水源丰富,水网密集,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是海运漕粮的终点,是转入内河装卸漕粮的码头。由于当时漕船海难不断发生,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在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码头附近,建天妃宫,供人们奉祀海神天后,水工、船夫、官员在出海或漕粮到达时,都向天后祈福求安。
天后宫与福建莆田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供奉的是同一个娘娘。这位娘娘原本是人,叫林默。
相传,林默是福建莆田县一渔家女子,生于北宋的建隆元年(960年),她自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默默无闻。她从小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长大后“窥井得符”,能“化木附舟”,一次又一次救助海难。她曾经高举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商船导航;她矢志不嫁,把救难扶困,当作终极的目标,被众人尊称为“通元灵女”、“龙女”、“神女”。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捐躯,年仅28岁。她死后,仍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她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到处立庙祭祀她,地方官多次褒奏,朝廷多次敕封,自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直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宋代封之为顺济夫人,元代封为天妃,清代封为天后,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
天后宫建于元代,元朝封林默为天妃,所以当时叫天妃宫。到了清代,清朝封林默为天后,所以改名为天后宫。
天后宫坐西朝东,面临海河,宫前有两根大幡杆,直插云宵,这是幡杆,高26米,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据传,在天后宫建成的不几年,为了保佑出海的人们永远平安,在天后宫的门外建起了这个帆杆,在每年的皇会也就是天后生日的那天,这两棵高大的帆杆上各挂有24个大红灯笼,用以祈盼出海人们平安返航。到了夜晚,返航的人们刚刚进入大沽口,就可以远远望见家乡的帆杆了,归航的人们更是归心似箭,总是连夜返航与家人团聚。
相传,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海神娘娘的生日,要举行庆典仪式,叫“娘娘会”。但天津天后宫不叫娘娘会,而是叫皇会。这是因为,在清乾隆年间,乾隆乘船下江南路过天津,一时兴起,提出要看娘娘会。当时乾隆的龙船停在海河的三岔口处,表演队伍从船前经过。乾隆对“娘娘会”的组织表演大加赞赏,赏给两面龙旗。从此,娘娘会身价倍增,易名为“皇会”。
天津古文化街建立后,每年春季的娘娘诞辰吉日,也要表演高跷、龙灯、旱船、狮子舞等富有天津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百戏云集,热闹非常。
现在,天后宫又是天津民俗博物馆所在地,在它的正殿后面的藏经阁、启圣祠及两侧配殿里,都陈列着丰富的民俗文物。
天后宫山门两侧的铜铸,不知该叫什么
在天后宫的对面,有一座戏楼,坐东朝西,东通海河,西向宫前广场,上面是戏台,下面是通道。戏楼是1985年时重建的,高12米,宽10米,进深11.5米,抱柱贴金楹联上写:“望海阔天空千帆迎晓日,喜风清云淡百戏祝丰年”。
原先的戏楼距离天后宫只有5米,周围都是低矮的平房,文革时被拆毁。在过去,戏楼是“皇会”演出的主要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