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灵魂工程师”这些崇高的词汇既是对教师的歌颂,也是对教师的捆绑。既然你享受了这些夸张的赞誉,那么要求你夸张的付出也在情理当中,收了礼就应该办事。
而事实上,我们老师往往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些美誉,至少没有拒绝(范美忠例外,他从来拒绝将教师职业神圣化),但当在关键时刻需要体现出教师行为与其获得的美誉相称时,就开始叫苦连天,说什么教师也是人,应该享有生命平等权,何等的不着调!范美忠事件之后,大家需要吸取的教训是,如果你是社会中人,在没有征得教师同意,请不要随意慷慨地将一些惠而不费的赞誉赠送给他们,那对他们构成了绑架,至少也是压力;如果你是老师,只打算做普通人,请在平时拒绝那些美誉和光环,让别人放弃对教师将在道德上高调出场的期许或者幻想。
3、 真实不一定道德,但道德一定从真实开始,换句话说,求真是求善最起码的前提。范美忠在一个错误的时刻用一种错误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求真的渴望,这是范美忠事件的一个收获。当舆论的江河从奔腾的情绪峡谷进入宽阔的理性河道时,思想变得舒展而从容,人们在谴责范美忠跑跑行为时,开始反思,承认自己内心的瞬间的黑暗以及为之辩护的做法和那种掩饰自己的黑暗做出伪善伪崇高的举动相比,究竟谁才是对社会更大伤害?固然,真与善相结合才完美,但问题是,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有重大缺陷的社会,远远还达不到真与善一步到位结合的程度,因为,我们社会肌体最缺乏的不是善的基因而是真的细胞,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生活一个瞒和骗的国度,一个出产道德家的国度。我认为,在中国当下所有不道德的行为当中,最不道德的就是虚假,把这个毛病治好了,治其他毛病就容易多了。固然,不与善结合,真就是瞎子,是跌跌撞撞走向深渊的开始;但如果假与善结合,那么善就是一种欺骗,是让人高速走向深渊却以为走向天堂的迷 药,是更大的灾难。
4、要范美忠还是还是要谭千秋?很多人都问,如果你有孩子,你希望老师是范美忠还是谭千秋?这个问题把一个特殊时刻教师的角色泛化成了常态下的对教师的要求,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分类讨论。在正常情况下,我希望范美忠当我孩子的老师,他是在当今中国的中学文科老师中最博学的人,不加之一。在非正常情况下,我既不要范美忠也不要谭千秋,我只要一间不垮的教室。谭老师能够保护四个学生,但他保护不了另外50几个学生,而一间不垮的教室轻松就把所有学生保护了。从根本上来说,我还是要范美忠,假设他不当老师而去修教室,我想,他修的教室也比其他人修的更让人放心,凭他的较真和认死理的态度,教室应该是不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缺乏的不仅仅是范美忠老师(他的渊博是学生的福气),也缺乏范美忠认死理的精神。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一旦认真,什么豆腐渣,什么腐败、什么挪用救灾物资等,都将无处遁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