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吴蜀之战不可避免。 孙权虽然也有称帝之意,但是内部山越依然令人头疼,另一方面刘备倾国之兵东下伐吴,使得孙权再次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生死考验。几番权宜之后,孙权认为曹魏势大,而刘备又肯定会为争夺荆州而大举伐吴。所以孙权果敢的决定专心视魏,以避免两线作战之苦。于是曹丕刚一代汉,孙权就派遣使者奉献,并遣返于禁等魏将,同时又屈身忍辱接受吴王的封号。当时东吴群臣都竭力反对受封吴王的称号,而孙权却说:“昔沛公亦受项羽拜为汉王,次盍时宜耳,复何损也?若不受其拜,是相折辱而趣其速发,便当与西俱进,两处受敌,于孤为剧,故自抑按,就其封王”。[19]从孙权的解释来看,更加可以看出孙权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面对刘备的强大攻势,孙权试图派遣使者求和,陈说利害,不为刘备所许。此时孙权再次玩其高超的外交手段,屈身忍辱,称臣曹魏。但是曹丕也不是那么弱智,并不满意孙权的这种表面依附,所以就向孙权征质子。征质子可是真金火炼的考验,孙权拒绝,将遭受两面夹击,而这恰恰又是孙权所极力避免的;答应曹丕则意味着受制与人,失去独立的地位,更不能为孙权所接受,真是进退维谷。面对这个复杂的形势,孙权采取了“拖”的策略,先是推辞说孙登年幼,不懂礼节,上书辞封,同时派遣沈衍陈谢,并献方物。魏使刚走,立即宣布孙登为王太子,以此来杜绝曹丕征质子。公元222年六、七月份,吴蜀夷陵之战进入决战阶段,孙权为稳住曹丕,表示十二月送质子入魏,结果吴蜀大战以东吴的大获全胜而结束。九月曹丕派遣三路大军南下征伐东吴,孙权有恃无恐,临江据守,击退了曹丕的进攻,从而形成了鼎足的地理均势。
三、孙权称帝,吴蜀订立中分天下盟约,最终形成鼎足之势 夷陵之战之后,曹丕为了征质子,迫使孙权彻底臣服,屡次派遣大军南下征伐东吴。在这种情况下,孙权称臣曹魏的缓冲之计已经行不通了,随着吴魏兵戎相见,魏吴同盟开始解体。同时,随着刘备的去世,联合蜀汉的外交由于诸葛亮的努力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公元223年,蜀汉派遣邓芝出使东吴孙权。由于邓芝的努力,孙权遂自绝魏,与蜀联合。吴蜀再次结盟共抗曹魏。 孙刘再次联合之后,东吴由于没有了西顾之忧,于是全力对付强大的曹魏。曹魏一次次的军事进攻都没有成功,而魏文帝也同其父一样,虽然三临长江,终没有能渡江击吴。 在吴蜀重新结盟、曹魏临江而叹、内部山越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并派遣使者使蜀,以并尊二帝之意告诉蜀汉。诸葛亮力排终议,派遣卫尉陈震使吴称贺,并且订立了中分天下的盟约“以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汉;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20]至此。三国鼎立正式形成。
结论 孙权在东汉末年及三国形成初期哪个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能够将主动权最大限度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每一个历史关头都能够顺应历史潮流而果敢决策,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和外交艺术。“如果说孙权在军事上二流的,那么他在政治和外交上无疑是一流的”。[21]在外交上,孙权比曹操、刘备都要略高一筹。孙权在不失安吴原则的前提下奉行灵活的外交策略,在每一个历史关头,都作出惊人的选择,使处在长江下游的孙吴政权立于不败之地,不负孙策所托,不愧是一个有远见、有魄力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