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Q >> qi >> 戚本禹 >> 正文

 

“文革”干将戚本禹南充之行揭秘

打电话一事,说是曲水公社擅自组织的。而红卫兵一直抓住此事不放,找到青居区委书记张纪元质询,并向“中央文革”汇报了“曲水事件”的情况,“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过问了此事。陈伯达说:“文化大革命”发动群众阻力很大,四川南充就发生调动武装民兵阻拦红卫兵“串联”的事件。各地红卫兵组织将陈伯达的讲话用大字报到处张贴,使“曲水事件”惊动“中央文革”,轰动四川,事情越闹越大。

  鉴于红卫兵坚决要求追查幕后指使人,南充地委为了不使事态扩大,责成南充县委处理这一事件。1966年10月20日,省监委驻南充地委监察组以(66)审字第25号通知,即:《张纪元同志擅自调动武装民兵,企图阻拦学生行车,给予撤销区委书记职务的通知》。张纪元当了“替罪羊”,“曲水事件”得以平息。

  1978年,南充县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纠正“文革”中的错误。对张纪元因“曲水事件”受到处分决定进行了复议。经请示南充地委,并报南充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1979年2月21日,南充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同意撤销《张纪元同志擅自调动武装民兵,企图阻拦学生行车,给予撤销区委书记职务的通知》,原县委(66)号第041号宣布执行的《通知》一并撤销,恢复了张纪元青居区委书记职务。

  大游行被“拉拉队”破坏

  当时南充的形势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9·5事件”尚未完全平息,“曲水事件”接踵而至,不大的南充已被陈伯达盯上。但这还不算完结,就在曲水头枪响后的第4天,南充又出事了。

  1966年9月15日,是南充在“文革”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当天,南充的各大专院校和高、初中学校的数千名红卫兵大汇合、大游行,不再单纯地“造声势”,而是直接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地委和市委,开始展开声势浩大的“夺权斗争”。冯嘉凤女士当年是南充高中学生,也是“南充高中红卫兵红色造反兵团”的一员。本月10日,冯女士回忆说:

  当天一大早,石油学院的红卫兵率先出发,汇合了师范学院(现西华师大)、南充高中、医专(现川北医学院)、南充一中的红卫兵,像滚雪球一样,队伍不断壮大,整整长达几条街。

  就在红卫兵游行队伍行进在街中间时,不知什么时候街道两旁除了围观者,还多了一些各工厂、居民委员会派出的“拉拉队”。这些“拉拉队”不是来助威的,而是前来“拉人”的——只要看到熟悉的面孔,“拉拉队”的队员们就冲进游行队伍,强行把这些人拉出来。而“造反兵团”的红卫兵则努力冲进人群,要抢回自己的人。于是,拉的拉,抢的抢,拖的拖,一路上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剧情”。

  此事在南充掀起了轩然大波。被拉回家的红卫兵被家长勒令闭门思过,造反派头头的名字进了家长的“黑名单”,刚刚兴起的红卫兵“造反运动”在南充跌入低谷。这时,红卫兵中有人悄悄地到北京求援。“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又发话了:“四川南充有位母亲说得好,如果这么多的学生是反革命,监狱就关不下了……”南充造反的红卫兵视陈伯达的讲话为“救命稻”,很快印发下去。红卫兵的“造反精神”再次受到肯定,其造反声势进一步高涨,南充很快陷入了动乱之中。

  戚本禹秘行南充搞调查

  因为前述的3起事件,南充越来越引起陈伯达这个“‘文革’红人”的注意。于是,作为“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之一的戚本禹,便在这个时候秘密来到南充,负责调查南充的造反情况,为陈伯达10月16日讲话的出笼作准备。

  1966年10月16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伯达讲了一段话。他说:“我们有些同志,是少数同志,以老革命自居,在解放后做官当老爷,甚至把自己的革命历史忘得一干二净……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却不让群众去触动……动员一小批不明真相的群众去保护他们。这次会议印发了四川南充一个妇女受压迫的材料,我建议大家不妨读一读,从那里受到教育。我就在这里引出两段话吧!南充那位妇女对两位街道干部说,‘如果这两千多学生都是搞反革命工作,那地委就有问题了。因为这些学生都是在学校受党的教育,如果这么多‘反革命’,我看地委就有问题’……同一材料又写了一位退休工人的谈话,如下:‘革命的地委还要我们去保,又不是国民党的地委。革命的地委为什么还害怕群众,又不是旧政府,国民党800万军队都没保住……’”

  陈伯达的这篇讲话后经毛泽东批准印发全国,是“文革”史上有名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两条路线》,全篇讲话中,南充被点了名。陈伯达的讲话一传达,北京的“天派”、“地派”大批“串联”学生冲到南充。这些“串联”学生与南充几所大学的部分学生联合起来冲击地委,冲击市委,“打、砸、抢、抄”。

  陈伯达与戚本禹这两位“文革”干将,在“十年浩劫”还未结束前就提前结束了政治生命,“四人帮”被粉碎后他们都被定罪判刑。研究南充“文革”史,关于戚本禹的南充之行,记者未能接触到太多的材料,像许哲生这样的亲历者也知之甚少。

  但戚本禹秘行南充,记者找到了另一个旁证:

  1966年11月19日,王力、戚本禹接见二十二省市来京小学教师,中途,戚本禹站起来大声果断地说:“西南区可以炮轰”。在有人汇报各地局势,谈到成都、重庆、南充、宜宾、贵阳时,戚本禹又插话说:“南充是很严重的”。由此看来,戚本禹对地处西南一隅的南充,还真的知之甚多。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当代历史上沉重的一页。在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中,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管理体制僵化,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抗争,对林彪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戚本禹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文革”干将戚本禹南充之行揭秘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