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P >> pan >> 潘家铮 >> 正文

 

家铮院士简历及主要科技活动

程技术问题(云南)。

1980年2月 去紧水滩工地考察(浙江)。

1980年3月 出席中国科协大会。

1980年4月 主持彭水工程设计审查会(四川)。

1980年6月 主持龙羊峡工程枢纽设计审查会(青海)。

1980年7月 出席葛洲坝工程初验会(湖北)。

1980年9月 赴法国、西班牙考察大坝工程。

1981年 根据许多同志的强烈要求,决定改写《水工结构应力分析丛书》,重新出版为《水工建筑物设计丛书》。由于改写工作量大,组织有关专家分工进行。他承担《压力钢管》、《工程地质计算和基础处理》二册改写,与博华合写《调压井》一册,对其余部分统一审编。该丛书自1982年至1992年历时10年才完成。

1981年1月 主持大化水电站基础处理会议,明确问题性质,决定采取的措施(广西)。

1981年4月 出席龚咀工程鉴定会、大峡工程选坝,选定坝址和工程总布置(四川、甘肃)。专著《水工结构分析文集》出版。

1981年5月 当选为中科院院土,出席第四次院士大会(当时称学部委员)。

1981年6月 赴龙羊峡作渡汛前的检查工作,布置了大量加固工程,为取得抗洪斗

争胜利奠定了基础(青海)。

1981年9月 随李鹏同志赴龙羊峡参加抗洪斗争。经全体职工、战士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御200年一遇洪水、确保围堰安全的胜利(青海)。

1981年10月 主持彭水工程设计汇报会、安康工程泄洪消能讨论会(四川、陕西)。

1981年12月 主持低热微膨胀水泥研制会,肯定方向,支持继续研究发展,也指出不足之处。

1982年3月 主持铜街子工程技术研讨会、碧口工程尾工研究会(四川、甘肃)。

1982年6月 主持龙羊峡工程基础处理工程审定会,确定了龙羊峡的地基处理方案,采取置换、高压固结和传力塞等措施,全面加固坝肩基础。处理工程量之大和工作之细致为坝工史上少见。实践证明,处理工程十分成功,保证了大坝的安全(青海)。

1982年7月 审查五强溪工程,审定枢纽布置方案,解决了有关问题(湖南)。

1982年 8月 出席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会议。

1982年10月 审查棉花滩工程初设(福建)。

1982年11月 审查大峡水电.站初设,通过初设,推荐尽快开发(甘肃)。

1983年1月 审定天生一级工程坝型(定下土石坝型)(广西)。

1983年3月 研究葛洲坝工程大江泥沙问题(湖北)。

1983年6月 审查李家峡工程可行性研究,通过可行性研究,地质条件虽复杂,仍可修建高坝,决定加快进行初设(青海)。

1983年9月 审查二滩工程可行性研究(四川)。

198310月 随钱正英同志赴美国、巴西考察水电工程。访问团回国后,提出开发三峡工程、建设核电站等重大建议报国务院。

1984年 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84年2月 剖析石塘工程,节约工程量,降低造价。石塘工程是第一座以设计院为建设主体单位的试点工程,但设计中造价较高,问题较多。钱正英部长批请潘家铮院土及张全同志赴华东院进行剖析。经深入剖析并采用大量新技术新措施后使工程造价下降,结构合理,顺利完成建设任务(浙江)。钱正英部长要求他考虑修改现行重力坝设计规范问题。

1984年3月 审定安康地基处理方案(陕西),出席三峡工程座谈会(湖北)。

1984年7月 审定龙羊峡工程基础处理设计(青海)。

1984年9月 审查李家峡工程初设,审定初步设计,推荐及早建设(青海)。正式提出改进重力坝设计原则和设计规范的意见。

1984年10月 处理东江大坝裂缝(湖南)。

1985年1月 审查上海市防洪设计可行性(上海)。

1985年5月 审查龙滩工程可行性,确定了龙滩工程的规模和坝址、坝型(广西)。根据对重力坝温控问题的多年研究,发表了《关于采用综合措施解决重力坝温控问题的刍议》一文。

1985年6月 赴瑞士出席国际大坝会议15届全会、考察瑞士水电工程。、全力推进全国大坝安全监察工作,1985年11月,在李鹦鼎副部长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在杭州成立。撰文解释发布《重力坝设计规范补充规定》的意义。

1985年10月~ 任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陈东平同志为秘书。

1988年4月当选中国水电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大坝委员会副主席、被任命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提出加快实现在职研究生制度,受钱正英部长委托,参与三峡工程论证工作,并被任命为领导小组副组长及技术总负责人。

1985年9月 担任河海大学博土生导师,指导沈凤生等 4位博士生(于 1988年均取得博士学位)。

1985年12月 出席黑山峡工程讨论会。黑山峡开发有两个方案,潘家挣院士认为两者都能满足要求,从技术风险性考虑,建议采用两级开发方案并尽早建设。由于省区和部门间葛见不一致,至今未得开发(甘肃、宁夏)。

1986年1月 审定二滩工程初设,为国家决策引用外资修建当时最高拱坝和最大电站的二滩工程创造条件(四川)。

1986年3月 参加“七五”国家科技攻关会议。

1986年4月 查勘三峡工程航运问题(湖北、四川)。

1986年5月 出席岩滩工程碾压混凝土会议。有关方面对是否在主体工程上采用碾压混凝土有疑虑,潘家铮院士反复解释,并庄严宣布愿承担一切责任,使此问题得顺利解决,为岩滩工程的顺利建成做出了贡献(广西)。

1986年5月 陪同世行专家考察三峡、举行会议。世行决定支持中国和加拿大政府对三峡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并聘请以潘家铮院士为首的国际专家,成立指导委员会,任命潘家挣院士为主席,世行人员为副主席,指导论证工作的进行。

1986年7月 作为中国代表和指导委员会主席赴加拿大出席世行三峡会议,确定工作进行计划。

1986年9月 主持龙羊峡工程验收会议(甘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潘家铮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家铮院士简历及主要科技活动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