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P >> pan >> 潘家铮 >> 正文

 

家铮院士简历及主要科技活动

计和计算》一书出版。

1966年2月 调至四川大渡河龚咀水电站工地,任水电总局工作组成员,协助成都勘测设计院进行龚咀水电站的设计工作。大渡河是金沙江又一水力资源丰富的大支流。在工地上他与成都院的同志融为一体,在枢纽布置、导流、围堰、坝内厂房等问题上提出许多建议。研究大孔口重力坝的分析问题。

1966年6月~ “文化大革命”,回上海接受批判。其中初期担任过永安水电站设计及1970年5月 研究工作,提出用“弹性力学问题的交互分析法”解决大孔口坝段的应力分析问题。1967年起入“牛棚”劳改。1970年5月恢复工作。

1970年5月~ 回四川锦屏参加磨房沟水电站设计、施工工作。1972年电站投产。磨房沟水电站是锦屏水电站的施工电站,有当时水头最高的明钢管和球叉,该电站工地受“文革”武斗破坏,濒临解体下马。第七届军管会的进驻和设计组的到来,使电站起死回生。经一年多的努力即投产,成为西昌地区的主力电站。潘家挣还完成了“构架式发电机支域”、“球叉”等研究工作。1972年奉命回浙江查勘巨江紧水滩、小溪和飞云江水力资源,提出开发规划。

1972年12月~ 参加水利电力部乌江渡工作组,研究解决乌江渡工程中的问题。乌江渡水电站是开发乌江的关键工程,坝高165m,建于岩溶地基上。开工后由于地质条件比预计的要差,且受“文革”影响,施工质量发生问题,有下马或降低坝高之议。潘家挣等专家经深入调研,慷慨陈词,力主按原设计复工,并提出具体措施。会后,乌江渡水电站得顺利复工,胜利建成。通过乌江渡工程,潘家铮院土与中南勘测设计院的同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在该院讲课,内容有“随机振动理论”、“大规模线性方程的求解”、“有限元形态”、“空间有限元分析”等,把有限元法和随机分析介绍到水工设计中来。

1973年3月~ 借调至北京水利电力部对外司任工程师,在此期间担任过以下任务:

1978年3月 审查各援外工程设计(阿尔巴尼亚菲尔泽水电站、喀麦隆拉格都水电站、刚果布昂札水电站、马里姆巴拉利水利工程……);参加有关中外会谈。协助基建司审查国内务水电工程。

较重要的活动有:

出席1973年4月安康水电站复审会议,任水工组长,根据新发现的地质情况,决定移动坝线(陕西)。

·出席1973年11月乌江渡水电站灌浆、地基处理问题(贵州)。

·1974年4月参加固县水库设计审查(河南)。

·1974年10月参加白山水电站设计审查(吉林)。

·1975年6月参加枫树坝及泉水工程研究(广东)。

·1975年9月主持新安江工程鉴定(浙江)。

·1975年12月审定水工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

·1975年去阿尔巴尼亚审查菲尔泽水电站设计。主要研究土坝和库区内布拉瓦大滑坡的稳定问题。关于滑坡稳定,他在50年代初就接触这类问题,在70年代结合布拉瓦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归纳整理了各种分析方法,研究其本质问题,提出两项基本原理,并推导了许多计算方法。还研究了滑坡引起的水库涌浪,推导其估算公式。与孙君实同志合作,开发用计算机寻化原理分析任意滑坡稳定的问题。他还结合菲尔泽工程取消调压井问题研究水轮机小波稳定,提出了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

·1976年去喀麦隆审查拉格都水电站设计。主要研究滩地软土的固结问题。他澄清了对固结定义的一些误解,推导了砂井固结作用公式,增强了解决问题的信心。

·1976年10月主持拱坝电子计算机分析会议,全力推进水工设计中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软件开发工作。

·1976年12月主持龙羊峡水电站审查会议,审定了坝址、坝型、规模(青海)。

·1977年1月出席风滩水电站审查会议(湖南)。凤滩水电站在建设过程中,临时改用空腹拱坝,遇到多重困难。潘家铮院士对于风滩工程曾给予有力支持,协助研究分析,提供用试载法分析空腹拱坝的方法,研究左岸边坡稳定问题等。凤滩水电站1978年投产后运行良好,效益显著。

·1977年3月主持设计规范审查会议。

·1977年6月审查云南黄泥河工程,决策开发鲁布水电站(云南)。

·1977年6月出席葛洲坝二江工程审查会议(湖北)。

·1977年11月出席东江水电站初步设计审查会议(湖南)。东江水库库容达80亿m3,坝高150m,下游为京广线。地形地质条件优良,潘家铮院士在“文革”前就力主采用薄拱坝。审查会上,有些领导从稳妥考虑,且由于中国尚无建设如此高的薄拱坝经验,拟采用重力坝或厚拱坝。他深入分析,反复阐述,坚持推荐,使双曲拱坝方案终获通过。会后他协助中南院完善设计,解决许多问题。东江工程投产后,证明从设计到建设都是第一流水平。

·1977年12月出席风滩水电站鉴定会议,决策下闸蓄水;参与马迹塘工程研究(湖南);出席陈村工程基础处理审定会议(安徽)。陈村工程拱坝基础内有不利的地质构造,影响安全,长期未能满蓄运行,拟在基础内进行开挖、回填混凝土处理,潘家体院主经慎重研究后指出,在水库已蓄水情况下进行地基内的开挖回填,不仅施工困难,而且弊大于利,建议改用高压灌浆和大口径钻孔回填方式处理,获得通过,为陈村水电站解决痼疾作出了贡献。

·1978年2月出席葛洲坝工程厂房设计审查会议(湖北)。

·1978年 3月~1985年 10月在水利电力部规划设计总院任副总工程师,后升任总工程师(该机构名称先后为:水利电力部规划设计院、电力工业部水电建设总局、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被授予部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

·1978年7月审查铜街子工程和南桠河工程设计(四川)。

·1978年8月审查二滩水电站规划,决策采用一级开发方案,修建我国最高的拱坝(240m)(四川)。

1979年2月 赴日本考察高坝抗震技术,回来后推动高坝的动力分析、研究和试验工作。

1979年5月 主持铜街子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二滩选坝,选定高拱坝坝址(四川人1979年7月 与外国专家组考察二滩工程,高坝方案得到外国专家的充分肯定。

1979年8月 研究安康和五强溪工程技术问题(陕西、湖南)。

1979年9月 主持岩滩审查会、龙羊峡截流会(广西、青海)。

1979年10月 查勘黄河上游。

1979年12月 主持二滩工程中间讨论会,查勘四川水电资源(四川)。

1980年1月 研究鲁布革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潘家铮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家铮院士简历及主要科技活动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