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汉年当年办杂志
|
朱少伟 建国前,潘汉年长期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革命工作,曾担任中共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是隐蔽战线的一员骁将。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在申城办过杂志。 最近,在逛旧书摊时偶然见到几册《幻洲》,我不由非常欣喜:为搜寻此种潘汉年发起创办的刊物,忙碌多时未能如愿,想不到竟会在不经意间觅得!捧起那些已经泛黄的杂志,仔仔细细地打量,发现它们均为46开本,用毛边纸印刷,外观真是有点独特。 《幻洲》于1926年10月在沪问世,版权页署“幻洲编辑部编辑”,相继由设于上海的创造社、光华书局发行。其名称取自世界语“OAZO”的译音及译意,含义为沙漠中的一块“绿洲”。在创刊号上,编辑部申明:“本刊之创设,在摆脱一切旧势力的压迫与束缚,以期能成一无顾忌地自由发表思想之刊物,因此十分欢迎同时代的青年朋友投稿。稿件性质,并无限制,一切创作、诗歌、杂文、图画、批评、介绍、翻译、讨论,均所欢迎,惟文字须精炼确实,勿冗长虚泛。” 《幻洲》系小型刊物,半月出版一期,每期都分上部、下部,上部名为“象牙之塔”,由叶灵凤主编,专登小说、诗歌、散文和美术作品,稿件以软色的通俗风格为基调,主要作者有滕刚、宰木、周毓英等;下部名为“十字街头”,专登杂文、随笔、时评,文章笔触犀利,讥嘲并重,着重揭露社会的黑暗,主要作者为潘汉年、蒋光慈、田汉等。 针对《幻洲》的“象牙之塔”和“十字街头”,潘汉年在发表于创刊号的《街梢闲谈》中这样说:“我们并无躲入象牙之塔里的资格,因为不是诗人、小说家、天才、预言者;不过整天徘徊十字街头,也会遐想到一座金光灿灿、安乐无比的象牙塔,让我们进去休息一回……过不惯塔里的生活,你就走出塔门,踏上十字街头,寻你的去路好了!朋友,这里虽是一座巍巍更可怕的象牙塔,一条乱纷纷的十字街,然而两者不分轩轾,依然是一块自由的安乐土!”这含蓄地表达了他决意在郁闷中“企求兴奋”,在黑暗里“追求光明”。 《幻洲》编辑部初设于上海宝山路三德里的过街楼,后迁至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临街的“局促得简直连脚也伸不直”的亭子间,而且汽车声“彻宵达旦不停止”,十分嘈杂。潘汉年风趣地称那亭子间为“听车楼”,并在《幻洲》第二卷第二期发表《午夜醒来听车声》:“白天因为工作在手,最杂闹一点,就是特别惊人听觉的救火车驶过,也不会觉得扰乱。夜半醒来,听那马路上永不停止的车声,却别有一番妙境。滞重粗野的电车声在这个时候是停止了。呼、呼的汽车声,能够拍合你失眠者心弦的震动,拍、拍、拍的脚踏摩托卡急而且颤的声音,能够激动你蕴藏心底的焦灼与愤怒。疾疾微喘轻快的人力车声,能够拂起你的忧思哀怨……”在艰苦的条件下,潘汉年绝不放弃“说话机会”,一边忙于编稿,一边以“亚灵”、“听车楼主”、“小开”、“小K”的笔名为《幻洲》撰写了《血淋淋的头》、《南京事件》、《文化运动与政治革命》、《现在要怎样》等一批文章。潘汉年在猛烈抨击罪恶的旧制度的同时,还对革命理论进行了探讨,如他的《文化运动与政治革命》指出:“只有发动文化运动,展开文化革命,才能酿成一个有希望的政治革命。” 由于《幻洲》别具风格,所以“当年横行一时”(叶灵凤之语)。1927年1月26日,鲁迅对韦素园谈及:“闻创造社中人说,《莽原》每期约可销四十本。最风行的是《幻洲》,每期可销六百余。”1928年1月,《幻洲》出版第二十期后,因遭到反动当局查禁而被迫停刊。 《幻洲》虽然只存世一年多时间,但它在社会上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当我翻开所觅得的那几册大半个世纪前印行的杂志,仿佛看到了潘汉年昔日的闪光足迹……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潘汉年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潘汉年当年办杂志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平反“潘汉年案”经过 |
下一篇文章: 潘汉年的结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