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图]欧阳自远
|
布极不均匀,地球上分布着众多的同一矿种或多种矿种组成的成矿密集区,全球的超大型矿床具有点型分布特征;相似的成矿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类型的矿床或不成矿,而同一区域不同时代的、不同的成矿作用形成不同成因的同一矿种;要探索用新的成矿机制分析上述特征。 ④板块构造运动模式运用于大陆内部研究并向古生代、元古代,甚至太古代延伸,企图解释大陆内部的构造演化和地球的构造演化历史,但遇到了重重困难。他深刻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症结可能不在于固体地球科学理论本身,而在于建立理论的基础前提假设。 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结合他几十年的知识积累,构筑了“地球原始的非均一性及地球演化的非均变性及其对成矿和构造演化制约”的理论框架。该理论详细地论述了地球的初始化学成分是不均一的;地球内部热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板块运动不能概括地球自形成以来真实的演化格局,地球的演化是非均一和非均变的。从不均一化学组成的星子吸积形成原始不均一的地球出发,结合核、幔、壳的形成过程,从地幔、地壳的化学不均一性,结合构造格局的演化和矿产的不均一性分布,提出了反演地球整体演化的新思路;从地球整体上作为具有相互联系与发展继承性的统一系统出发,从地球的起源过程论述了后期成矿与构造演化的成因联系。 人才培养 欧阳自远院士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他提出人才与成果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他强调第一流的研究所要出第一流的成果,出第一流的人才。因此,他总是从繁忙的工作中挤时间给科研人员作学术报告,讲授地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潮,以提高在职人员的理论水平;到兼职的院校给教师和同学上课;亲自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完成学业和从事科研工作。 他对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期望殷切,要求他们基础扎实,根深叶茂;善思考、有创劲、有创见;在实践中提高,训练正确思维,提高分析、综合与表达能力。他经常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与青年科研人员一起座谈科学研究方法论,他说:“要想成为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是否存在着一些先决性的条件?回答是肯定的。我认为科学研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不在于精良的仪器设备,也不在于是否有聪明的头脑,而在于如何使用头脑”,“一个人一生的科研道路与自己选择的进取方向关系非常密切,现在最时髦的东西将来也许是过剩的,要看到今后10年、20年科学发展的方向。对于一些比较成熟的学科,前人已构筑好了框架,甚至已经很充实了,我们很难再去填充什么。我们应该争取去创建新的框架,打开一些新的路子。有些人虽然会考虑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一定会做工作,我希望大家既能提出设想,又能给出证据,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的成绩来”,“在科学研究的发明和发现上,‘歪打正着’或‘正打歪着’的现象并不鲜见。妨碍一个人汲取知识的一个很大障碍就是企图强化自己的(或自己信奉的)观点,并试图解释一切,恰拟宣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不是从各个角度观察问题,注意采纳别人的观点,全方位地研究事物,从而丧失掉发展和开拓的良机。只有认真分析研究别人的观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认识。只有了解各门相关学科的发展,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学术思想,多来一点‘歪打正着’”,“一个人不一定要精通两门外语,但最好学两门专业,在专业边缘的结合处,恰恰会有新的东西有待发现;我主张有条件的话,大家都转行,如果一个人有两门扎实的专业知识,我相信他一定非常有出息。转行、转单位、转系、转导师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要受一个人的影响太深,要多途径汲取营养,因转行而获益匪浅者,古今中外不乏其例”。这些发自肺腑、毫无说教的诚恳之言,使他赢得了青年科技人员由衷的尊敬与爱戴。 从70年代起,他先后为国家培养了硕士、博士和博士后50名,有的已成为我国地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的骨干力量,有的已成长为地球化学各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欧阳自远话语: 我们那时读研强调自学,不像现在的学生跟着老师亦步亦趋,规规矩矩。记得导师一下拿给我七八本书,说:“都看完,三个月后考试。”一翻,全是俄文书和英文书。后来工作中需要“物理化学”知识,我根本没有学过,就插班跟着大学的学生一起上课。当时的考试也不提倡笔试,而是口头答辩,只有理解了才能说透。我觉得挺好,这不只是锻炼你的考试能力,而是考察你的独立钻研能力和整体素质。 还要考虑大的科研气氛和科学环境。80年代我曾在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感慨很多。外国科学家特别执著,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往往用尽毕生之力。我现在鼓励我的学生毕业后一定要出国一段时间,感受那种气氛,特别不赞成在科研领域半途而废或者急功近利,浮躁就会一事无成。 社会使命 欧阳自远院士不仅是位杰出的地球科学家,而且也是我国杰出的科技组织者与管理家。他不仅长期担任科研部门的领导职务,而且还长期担任一些学会的领导职务,现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还兼有多种学术职务;长期担任《环境科学》、《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空间科学学报》、《地球化学》、《矿物学报》、《地质地球化学》、《矿物岩石》、《地质论评》、《科学》、《黄金科技》、《大地构造与成矿》、《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等十余种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兼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上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春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和贵州工业大学名誉校长;为了我国地球科学的成长与发展,他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不辞劳苦、辛勤工作。 从1993年起他又兼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科协主席,对贵州省科学事业的发展和西南地区人民脱贫致富事业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在不同场合,他积极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对目前中国岩溶集中分布的西南地区正面临着水土流失、石漠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和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等社会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这一问题,他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从科学的角度,他认为这一问题的研究,应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岩溶山区的国土资源与国土环境的变化,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综合国土资源与国土环境的多元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建立国土资源与国土环境的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并进一步形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一体化的业务运行系统,为岩溶山区的生态重建、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及脱贫致富提供决策支持。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极为便利。我们应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加强岩溶山区的国土资源与国土环境空间信息的科学管理,深入开展岩溶山区跨地区多源信息的综合研究,进一步提高岩溶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欧阳自远话语: 去做官,也是贵州方面特别诚恳,我就想,为老百姓一年办一件有用的事情!第一是三农问题,第二是增加教育和科技的投入。那时办公室来了人,我就去搬板凳,请人家坐。有人对我说,你是省级干部,听人汇报就可以了,哪能干这事?可我根本没这个概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欧阳自远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组图]欧阳自远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欧阳自远:“嫦娥”升空后面临新的挑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