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N >> nuo >> 诺贝尔 >> 正文

 

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

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籍德国作家黑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玻恩因对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科学家博特因发明符合计数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库南德因发明心导管插入术和循环的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1年12月10日第六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霍夫斯塔特因确定原子核的形状与大小、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因发现穆斯堡尔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3年12月10日第六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詹森、美国科学家梅耶因创立原子核结构的壳模型理论、美国科学家维格纳因发现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对称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7年12月10日第六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总理(前西德)勃兰特因“缓和二次大战后欧洲紧张局势”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伯尔因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9年12月10日第七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冯克利津因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鲁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学家罗勒因研制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7年12月10日第八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米勒、德国科学家柏诺兹因发现新型超导材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8年12月10日第八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9年12月10日第八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拉姆齐因发明观测原子辐射和计量原子辐射频率的精确方法、美国科学家德默尔特因创造冷却捕集电子的方法、德国科学家保罗因在50年代发明的“保罗捕集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内尔、扎克曼因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道功能,发展出一种能记录极微弱电流通过单离子道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5年12月10日第九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鲁岑、美国科学家莫利纳、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刘易斯、维绍斯、德国科学家福尔哈德因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并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9年12月10日第九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铁皮鼓》、《我的世纪》等作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特勒、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维曼因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诺贝尔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