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遍地开花孔明处处显灵(图)" src="/Article/UploadFiles/200906/20090620105437407.jpg" border=1 name=MM>
2007年4月5日,陕西黄陵县公祭轩辕黄帝。CFP供图

2005年9月,湖南舜陵公祭舜帝仪式。CFP供图

图从左至右依次为:山西长治、湖北竹山已经建造的女娲雕像、陕西临潼计划建造的女娲雕像效果图。 补天女娲 遍地“开花”
“我们当然也得抢着上”
“其实竹山办这个公祭满打满算才花了740万元,哪里有1500万元啊……”5月22日,说起该县于5月13日举办的“女娲公祭大典”,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委有关负责人叫苦不迭。
5月13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在神话传说中的女娲炼石补天故地——宝丰镇女娲山举办了一次女娲公祭大典。据当地媒体报道,竹山县为此“投资1500多万元,重塑18米高的女娲雕像,建起了女娲祭坛、圣母亭、问天阁等景观,仿塑‘中华母亲山’标志石,雕刻《康熙字典》”。竹山县是国家重点贫困县,竟然拿1500万元办“公祭仪式”,一时间引起了各界非议。
“740万元的投入有据可查。”这位姓胡的负责人介绍说:投资420万元,为宝丰镇修建了一条20多公里长的公路;旅游开发投入近300万元,其中建女娲塑像花费50万元,建其他景点花费200万元,而且这300万元中有150万元为个人捐款;办节只花了20万元。“其实大家按常理想想也明白,2006年我们全县的财政收入才刚过1亿元,即使县里想拿1500万块办公祭,也没这个财力啊!有的部门接受采访时把数字说大一点,就是为了‘好看’嘛!”
至于为什么要举办公祭仪式,这位负责人表示,一是扩大该县“女娲”文化的影响,二是为了招商引资。据《山海经》和《录异记》等记载,上古时期女娲是在竹山县西女娲山顶炼五色彩石补天。而竹山拥有世界总储量70%以上的绿松石,即是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的五彩石。“一些地方都在宣扬女娲文化,搞各种活动,我们当然也得抢着上。”这位负责人说。
事实确是如此。据了解,与女娲“沾边”的河北涉县、甘肃天水、山西长治等地都曾举办过祭祀活动。5月初,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举行第二届公祭人文始祖女娲大典。当地有关部门表示,秦安是中华始祖“两皇”(伏羲、女娲)的故里。
前不久,陕西西安传来消息,骊山中华女娲文化研究会在临潼区成立。该研究会公布了12幅女娲雕塑的设计图,并向公众征求修改意见。据悉,临潼区将在两年内建成女娲雕塑。当地专家称,考古资料和骊山周围大量的遗址、遗迹表明,骊山是女娲文化最早的发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