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
|
唐代初期,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 卢照邻(约635——689年)字升之,范阳(今河北涿县)人。他十多岁时曾跟文字学大师曹宪学习《埤苍》、《尔雅》,又随学者王义学习经史。十九岁时,做了邓王李裕府的典签(掌文书)。史书说他博学善记,对府中的二十车书籍,过目能记住大概,很受邓王器重。邓王曾指着他对别人说:“这就是我的司马相如。”但是,卢照邻虽有相如之才,却无相如之遇。他以后的路,就象逆水行舟一般。他在《穷鱼赋并序》中说,他曾坐进监牢,在朋友帮助下才得出狱。668年,卢照邻到益州新都县(在今四川成都)做了县尉,因染风疾,辞职回到长安,向医学家孙思邈学习医道。后来住进太自山草阁中。由于父丧悲痛过甚,加重了病情,而且家境越发贫苦。他只好布衣蔬食,常靠别人供给衣药。他的两足痉挛,一只手也残废了,在调露年间(678——680年)迁到阳翟具茨山下(今河南禹县北),自号幽忱子。史书记载他买了十多亩田地,引导河水围住自己的房舍,还预先挖好坟墓,常常躺到里面发愤著作。武太后大赦天下,多次聘请贤士,卢照邻深叹身不作美,感慨万千,写下了《五悲》一文。他十几年不能起立行走,每年春归秋至,才能被人抬到庭外观望,难禁无限悲伤,于是作《释疾文》述说所受之苦和不得志的境遇,流露出绝望的心情。“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如何!”被后人评说“大有骚人之风”。在极度悲愤之中,他跳进颍水河而死。 卢照邻富有才情,胸怀壮志。但他一生只做过几任小官。他的五绝《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复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就借物托情,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被冷落的情感。他早年在牢中,还写下《狱中学骚体》等诗。由于坎坷的道路,使他接触到比较广阔的社会阶层,“周游几万里,驰骤数十年”(《难蜀父老问》),从而在诗中流露出不平之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卢照邻的创作,以七言歌行体见长。《长安古意》是他著名的代表作,和骆宾王的《帝京篇》并称是脍炙人口的长诗,对当时的歌行有一定的影响。在《长安古意》里,他以纵横奔放、富丽铸陈的诗笔,对当时贵族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作了有声有色的刻画。开始,他用如云的车骑、华丽的楼阁,同暖春的朝日晚霞、花树啼鸟,构成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接着,写统治阶级所豢养的歌姬舞女,还写出游侠子弟、廷尉、御史、专权恃宠的将相等各种各样的人物,纷纷来到市井娼家。“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然后诗人又写道:“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指出了贵族统治阶级豪华堕落生活的必然结局,就是空虚幻灭。深寓慨叹,暗含讥讽。在长诗的结尾,表现了诗人对贵族生活清醒批判的态度。他故意用萧疏清冷的诗句,说明自己独得乐趣,对富贵繁华不屑一顾:“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这首诗虽然继承了梁陈宫体诗风,但它意境较为阔大深沉,声调起伏圆转,又对宫体诗进行了较大的变革。因此,闻一多先生称其是“宫体诗中一个破天荒的突破”。 卢照邻的诗成就较高。但由于身染疾病和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一些诗中,如《五悲》、《释疾文》、《病梨树赋》等,流露出消极悲观的厌世情绪。 卢照邻曾有文集二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幽忧子集》三卷,诗存九十多首。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卢照邻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长安古意---卢照邻 |
下一篇文章: 卢照邻《长安古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