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约632年~约695年),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属今河北涿县)人,唐朝诗人,他与王勃、杨炯和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
卢照邻擅长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意境清迥,明代胡震亨说“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唐音癸签》),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羨仙。”,乃千古名句。作品有《卢昇之集》七卷和《幽懮子集》七卷,《全唐诗》收其诗二卷,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
卢照邻的生卒年不详,他活的岁数也有争议,去世时约60岁。他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获得赏识,获得提升,一直到都尉。但他患了“风疾”(可能是小儿麻痹症或麻风病),因此不得不退职,孙思邈曾悉心为他调治,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奈何?”思邈答:“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雨霜,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之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
《旧唐书·卢照邻传》记载“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人也,年十余岁,就曹宪、王义方授苍、雅及经史,博学善属文。初授邓王府典签,王甚爱之,曾谓群官曰:‘此即寡人相如也’。后拜新都尉,因染风疾(麻风病)去官,处太白山中(大约咸亨三年,即672年),以服饵(服丹)为事。后疾转笃,徒具阳翟之具茨山(为永隆二年,即681年),著《释疾文》、《五悲》等诵,颇有骚人之风,甚为文士所重。照邻既沉痼挛废,不堪其苦,常与亲属执别,随自投颍水而死。”
此传叙述了卢照邻染麻风病,在太白山服丹转重,迁居阳翟之具茨山,即今禹州市北十五公里的具茨山,后四肢痉挛,不能忍受其痛苦,投颍水而死,即投禹州颍河而死。
卢照邻病重为何到禹州?我们读了《旧唐书·孙思邈传》就知道了。 “上元元年(674年)孙思邈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思邈常从幸九成宫,照邻留在其宅。时庭前有病梨树,照邻为之赋,其赋曰:癸酉(673)之岁,余卧疾长安光德坊之官舍。父老云:‘是鄱阳公主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时有孙思邈处士居之。……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
这段话叙述了卢照邻在太白山病情加重,投孙思邈处,卢照邻作《病梨赋》,来暗示自己病痛之苦,并问孙思邈名医愈疾之道。从这叙述中看出,卢照邻为何于681年迁至禹州具茨山,也完全是为了治病,就是因为孙思邈在禹州,卢照邻才迁至禹州,也就是说卢照邻因病,孙思邈在哪儿,卢照邻就随之到哪儿。
从“徒居阳翟”来看,卢照邻是做长期打算居住。为什么卢照邻要长期居禹,可说明两点:一点是孙思邈已经长期在禹居住;二是说孙思邈已逾百岁,不会再经常外游。所以购园置宅,作长期居住的打算。
卢照邻为何自投颍水而死?原因大概有二:一是“不堪其苦”,更重要的一点是无人为其治病是根本原因。
卢照邻于681年迁居禹州,他迁居禹州是希望能活下去,能活下去的主要因素是孙思邈可为其治病。不料于682年,孙思邈飘然长逝,别卢照邻而去,使卢照邻的希望完全破灭,加之“不堪其苦”,于是自投颍水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