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误国型皇帝,是指那些为政贪乱,任寄不得其人的皇帝。他们是习惯上所说的"昏君"中的一种。有的是童,有的是白痴,有的是低能。他们当朝,贵为"天子",结果不是权移外家、阉宦窃柄,就是奸佞当道、斥逐忠良,造成政治黑暗,国困民穷,危机四伏。他们多半出现于历代王朝的衰败时期,有的就是末代皇帝。这类皇帝中,有些人往往兼有荒淫型皇帝的某些特点,但并非个个如此。可以归入此类的,代不乏人。其中,象西汉哀帝刘欣、东汉桓帝刘志、东汉灵帝刘宏、晋惠帝司马衷、宋理宗赵昀、明神宗朱翊钧等,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一热衷宫廷斗争、宠男色的汉哀帝
汉哀帝刘欣,是西汉王朝第十三个皇帝,系汉元帝的庶孙。因汉成帝无子,20岁时即帝位,在位六年。他性宠男色,好观角斗,信谶,是个愚蠢昏聩的家伙。他上台之前,皇族、贵戚、官僚和豪强地主疯狂兼并土地,争相奢侈;广大劳动人民倾家荡产,或者沦为奴婢,或者饥饿至死,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特别是汉成帝委政外家,王氏舅舅,一门五侯,控制了朝政,甚至郡国守相刺史也皆出其门。他们行皆奢僭,制比朝廷,"赂遗珍宝,四面而至;后庭姬妾,各数十人,僮奴以千百数,罗钟磬,舞郑女,作倡优,狗马驰逐;大治第室,起土山渐台,洞门高廊阁道,连属弥望"。"五侯"之一的成都侯王商居然还"引内沣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立羽盖,张周帷,辑濯越歌"《汉书》卷98《元后传》。按,"孝元皇后,王莽之姑也。" 。结果造成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危机四伏。面对这种社会现实,汉哀帝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热衷于宫廷斗争,借以巩固自己的皇位。为了改变成帝外家王氏控制朝政的局面,他便依靠祖母傅太后,通过大封自己的舅舅丁氏和傅太后的宗亲的办法,使外戚丁氏、傅氏两家子弟布列朝廷,以与成帝外家王氏相抗争。又通过一系列宫廷中的争斗,提高傅太后的地位,去掉了傅太后名号上的"定陶共"三个字,以与太皇太后王政君平起平坐,最终把王莽赶下台,使丁、傅子弟取王氏子弟而代之,控制了朝政。与此同时,又撤掉了因主张"限田限奴婢",反对傅太后称太皇太后而触犯了丁、傅现实利益的大司马师丹、丞相孔光等重臣,换上了依附于丁、傅势力的朱博等,从而形成丁、傅用事的局面。丁、傅用事,与王氏专权一样腐败与黑暗,结果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是治国无术,却信谶以自欺欺人,乞灵于再受天命。哀帝委政于丁、傅,西汉王朝更每况愈下。土地兼并加剧,农民大量破产;灾害濒仍,流民急剧增加,暴动时有发生。丁、傅争相奢侈,哀帝大肆赏赐,动则千万,国库入不敷出,朝野处于动荡之中。面对这种情况,在统治阶级中有人提出了"易姓受命"的主张,妄想用谶纬迷信来欺世盗名,麻醉劳动人民。早在成帝时,方士甘忠可编造了一部《天官历》、一部《包元太平经》十二卷,称"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再受命于天"。这时,甘忠可的弟子夏贺良在李寻的引荐下见到哀帝,向哀帝陈说"汉历中衰,当更受命。成帝不应天命,故绝嗣。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得道不得行,咎殃且亡,不有洪水将出,灾火且起,涤荡民人"《汉书》卷75《李寻传》。。愚蠢的汉哀帝居然信以为真,下诏改元,将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改为"太初元将元年"。他不再称汉帝,自己改称为"陈圣刘太平皇帝",以为这样就符合了更受天命之意。但是,改元之后,自己的病不见减轻,灾害仍然到处发生,社会危机继续加深,国运毫无转机,这场"再受命于天"的闹剧上演了两个月就破产了。这件事表明以哀帝为首的西汉统治集团对自己的命运也失去了信心。
三是宠男色,重用奸佞董贤。董贤是一位美男子,年龄与哀帝相若。因其父董恭为御史,所以董贤被选为太子舍人。哀帝即位,董贤随太子官为郎。两年以后,董贤传漏在殿下,被哀帝看见。哀帝一下子爱上董贤的仪貌,遂拜为黄门郎,征其父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董贤受宠日甚,哀帝让他做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汉书》卷93《董贤传》。。董贤经常同哀帝一起睡觉。有一次两人一块午睡,哀帝醒来,发现袖子被董贤压住了,想起身又怕拉动衣袖而惊醒董贤,于是就用刀割断了衣袖。可见哀帝宠爱董贤之甚。董贤也趁机献媚以自固。哀帝还将董贤的妹妹召入宫,封为昭仪,位次皇后;董贤的妻子可以自由出入宫廷;又封董贤的父亲为少府,赐爵关内侯;董贤妻子的父亲被封为将作大匠、弟被封为执金吾。让将作大匠为董贤建造一座有前后殿、门户相当的、制比皇宫的住宅,赐以武库御用兵器、上方珍宝。从御用物品中挑选最好的送给董贤,而哀帝自己用的则是次品。还令将作为董贤修一座冢茔于自己的陵旁,赐金缕玉衣一套。非但如此,哀帝又封董贤为高安侯,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十二月,又下诏任命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是时,董贤年仅22岁。董贤之受宠,逐渐超过了外戚丁、傅子弟。董贤也乘机揽权,其权力竟与哀帝相等。有一天,哀帝置酒麒麟殿,与董贤父子亲属宴饮。饮酒高兴时,哀帝笑着对董贤说:"吾欲法尧禅舜,何如?"《汉书》卷93《董贤传》。意思要把帝位让给董贤,以至侍宴官员无不惊骇,可见哀帝昏聩到了什么地步!一些正直的大臣看不下去,不断地劝谏哀帝,结果一个个被迫害致死或充军。丞相王嘉抨击董贤是佞幸之臣,国之蠹虫,竟被借故"下狱死";谏议大夫鲍宣上书,谏"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民有七死而无一生",质问"奈何独私养外亲与幸臣董贤?"而竟以"亡人臣礼、大不敬、不道"的罪名,"下廷尉狱",只是威慑于千余名太学生举长旗为鲍宣鸣冤请愿,哀帝才未将他处死,而充军上党《汉书》卷72《鲍宣传》。。
汉哀帝所为,害己误国,是一个典型的为政贪乱,政寄不得其人的误国型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