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刘长卿 >> 正文

 

刘长卿:五言律诗三首

,符合温柔敦厚这个标准的,就受到赞扬。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批判。许多人对刘长卿这两句诗的评价,都是继承了这个传统而肯定它们体现了温柔敦厚的态度。在封建社会中,士大夫阶层的文人所能写出来的最进步的文学作品,仅仅是暴露政治、社会的黑暗面的作品。例如白居易的《秦中吟》之类,要求他们写鼓动革命的作品,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诗教的压力十分强大。倒是在民间文学中,有时还出现过一些大胆的歌谣或小说。但是,象《水浒传》那样的公然叫出“替天行道”的革命口号,明目张胆地要夺取政权的,也还是不多。而且,即使是《水浒传》,最后还得把宋江写成一个接受招安的投降派,可见小说的作者还不能不顾到诗教的压力。
  
   孔子虽然以温柔敦厚为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但他并不反对革命。他知道无原则的温柔敦厚会导致愚忠愚孝,所以他立即提出一个“愚”字。对暴君苛政也温柔敦厚,驯如绵羊的人民,他认为是愚民。孟子说:“闻诛独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由此可知儒家并不以诗教来反对革命。革命非但不违背诗教,反而是“深于诗”者。这是以孔、孟为代表的早期的儒家观点,到了宋代,以程、朱为代表的儒家,就绝口不提孔子的这个“愚”字。从此以后,温柔敦厚的诗教遂成为对付革命思想的麻醉剂。
  
   刘长卿是被诬为贪污而降官的。事情弄清楚之后,仍得起用。他写诗感谢“天地仁”,也在情理之中。他和皇帝没有矛盾,怨悱的对象不是皇帝,本来不会得“乱”,而明清以来这些诗评家都用温柔敦厚来阐发他这两句诗,我以为全不适合,全是废话。
  
   刘长卿诗的风格,近于韦应物,仍是王、孟一派。语文功夫显清淡、工稳,篇章结构是自然流利。但是思想内容,却与韦应物不同。第一是诗意没有韦应物的丰富多变。高仲武评刘长卿云:“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中兴间气集》)这是指出他常常把同一个观念,重复地用在诗中,而在结句中尤多。刘长卿有诗九卷,三百多首,果然有许多诗意近似的句子。诗的结句,也往往意境相同。不过他的这一缺点,我以为并不是由于“思锐才窄”,而是恰恰相反,由于诗思不能多方变化,与其说是“思锐”,还不如说是“思俭”。不过说他“十首已上,语意稍同”,未免夸张,刘长卿的诗恩还不至于如此贫乏。
  
   不过,对于这一情况,我们也应当看到,人的思想活动,各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人的意识,也各人都有一个区域,到了一定的年龄,这个方法和区域会得固定下来。作诗太多的诗人,往往会有许多雷同或类似的辞句,这就表明他不能超越自己的意识区域,也不能改变他自己的思想方法。高仲武偶然从刘长卿的诗中发现了这一情况,但这个情况并非单独存在于刘长卿的诗中。如果仔细阅读每一位诗人的全部作品,同样的情况肯定也可以发现,差别仅在于多些或少些。陆放翁的诗有一万多首,我曾摘出他许多重复的诗句,全句相同的就有几十句,意同而文字稍有改换者有一百多处。在一万多首诗中,有这些情况,似乎不能说放翁“思锐才窄”或“思俭”。因此,我以为语意稍同,不能算是刘长卿诗的缺点。
  
   刘长卿与韦应物诗的思想内容,其第二点不同之处是二人性格不同的表现。韦应物自从改任文官之后,表现在诗里的是一个闲静淡泊的人。他的世界观比较消极。刘长卿是一个刚正不阿,负责任事的人。他的世界观非常积极。他的政治生活,屡经蹉跌,但他始终明辨是非,直道而行。被诬蔑,被降谪,虽然不免牢骚满腹,怨气冲天,但他并不后悔,并不变节。他的传记资料很简单,生平不甚可知。高仲武说:“长卿有吏干,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皆自取之。”可见他是个坚持真理,不怕得罪上司的人。现有的传记资料中,只说他任转运使判官的时候得罪了他的上司鄂岳观察使吴仲孺。吴仲孺诬告他贪赃二十万贯,因而贬谪为南巴尉。吴仲孺是郭子仪的女婿,是个极有权势的人,这就可知刘长卿的刚了。这件事大约是第二次迁谪。其第一次迁谪的情况,无可查考。刘长卿诗中,充分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的政治和权贵的“怨悱”,颇有自比于屈原的情绪,这也是韦应物诗中所没有的。

上一页  [1] [2] [3] [4]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刘长卿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刘长卿:五言律诗三首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送上人
    移使鄂州次岘
    刘长卿与严士元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赏析
    论刘长卿诗歌创作中的“夕阳”情结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七里滩重送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将赴岭外留题
    送灵澈上人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余干旅舍
    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送严士元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诗文赏析】饯别王十一南游
    【诗文赏析】弹琴
    【诗文赏析】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枉做了两次贪污犯
    刘长卿《听弹琴》
    刘长卿诗鉴赏 过贾谊宅
    刘长卿《余干旅舍》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新年作
    送灵澈
    弹琴
    刘长卿
    登余干古县城
    刘长卿的古诗《弹琴》的解释
    饯别王十一南游
    【诗文赏析】送灵澈上人
    【诗文赏析】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诗文赏析】新年作
    【诗文赏析】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诗文赏析】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
    刘长卿被贬高州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
    刘长卿《送严士元》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
    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听弹琴》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秋云岭】
    【诗文赏析】送上人
    古典诗词鉴赏 弹琴
    【诗文赏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听弹琴
    酬李穆见寄
    新年作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刘长卿《余干旅舍》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