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刘长卿 >> 正文

 

刘长卿

归我先;颈联即景生情,身处孤境悲愁;末联借贾谊自况,抒发贬谪悲愤。全诗抒情多于写景,无限离愁,跃然纸上。
  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①没何处②,青山空向人③。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④。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⑤。
  【注释】
  ①飞鸟:比喻远行的人。
  ②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
  ③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④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
  ⑤谁见两句及上面落日句:均出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苹,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白苹:一种水,花白色,故名。
  【评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诗。首联写朋友远去,诗人挥手作别,落泪沾巾,依依之情跃然纸上;颔联写友人远行难以预料,眼前只有青山空对。愁思绵绵,不绝如缕;颈联写友人远去,抵达五湖,观赏春色;末联写眷怀友人徘徊汀州,愁对白苹。全诗虽无“别离”二字,只写作别风光,然而满腔离情,完全铸入景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古台摇落①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②,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③事,长江独至今。
  【注释】
  ①摇落:零落。
  ②旧垒:指吴公台。
  ③南朝:宋、齐、梁、陈、据地皆在南方,故名。
  【评析】
  这是一首吊古诗,观赏前朝古迹的零落,不禁感慨万端。首联是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中间两联写古迹零落,游人罕至之悲凉。末联写江山依旧,人物不同。有人认为,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
  送灵澈上人
  苍苍①竹林寺②,
  杳杳③钟声晚。
  荷④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①苍苍:深青色。
  ②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③杳杳(yǎo yǎo):深远的样子。
  ④荷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评析】
  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面秀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①,芳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②。
  【注释】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评析】
  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 层层扣紧主题。
  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近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官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①,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②上,日暮欲何之③。
  【注释】
  ①独立句:意即威振三边。三边:汉幽、并、凉三州。
  ②江汉:泛指江水。
  ③何之:何往。
  【评析】
  这首诗是赠送退伍军人李中丞,赞扬他久经沙声,忠勇为国,感伤他老来流落的境遇。首联先写李氏曾是十万大军将帅,而老来流落;三、四两联写他廉洁奉公和忠心耿耿;末联写江汉茫茫,年纪老迈,将“欲何之”?全诗对久经沙场,晚沦江汉的老将,寄予无限的同情。
  弹琴
  月色满轩白,
  琴声亦夜阑。
  泠泠①七弦②上,
  静听松风寒③。
  古调虽自爱,
  今人多不弹。
  为君投此曲,
  所贵知音难。
  【注释】
  ①泠泠:洋溢貌。
  ②七弦:古琴有七条弦,故称七弦琴。
  ③松风寒:松风,琴曲名,指《风入松》曲。寒:凄清的意思。
  【评析】
  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发情怀。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送上人
  孤云将野鹤,
  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①,
  时人已知处。
  【注释】
  ①沃洲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相传僧支遁曾于此放鹤养马,道家以为第十二福地。
  【评析】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中的上人,即灵澈。诗意在说明沃洲是世人熟悉的名山,即要归隐,就别往这样的俗地。隐含揶揄灵澈之入山不深

上一页  [1] [2] [3]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刘长卿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刘长卿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送上人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赏析
    论刘长卿诗歌创作中的“夕阳”情结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移使鄂州次岘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七里滩重送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将赴岭外留题
    送灵澈上人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余干旅舍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诗文赏析】饯别王十一南游
    登余干古县城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诗文赏析】弹琴
    【诗文赏析】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五言律诗三首
    刘长卿与严士元
    刘长卿《听弹琴》
    刘长卿诗鉴赏 过贾谊宅
    刘长卿《余干旅舍》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新年作
    送灵澈
    弹琴
    刘长卿:枉做了两次贪污犯
    送严士元
    刘长卿的古诗《弹琴》的解释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诗文赏析】送灵澈上人
    【诗文赏析】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诗文赏析】新年作
    【诗文赏析】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诗文赏析】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
    刘长卿被贬高州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
    刘长卿《送严士元》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
    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听弹琴》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秋云岭】
    【诗文赏析】送上人
    古典诗词鉴赏 弹琴
    【诗文赏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听弹琴
    酬李穆见寄
    新年作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刘长卿《余干旅舍》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