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德国]科赫(1843~1910)
1873年的一天,德国布雷斯劳大学的病理学教授科恩收到了一封一个乡村医生写的来信。信中,笔者自述做了一些有关传染病的奇妙实验,并想过两天后来拜访演示。信还未看完,素不苟言笑的科恩教授已是大喜过望。他将信中介绍实验的部分反反复复看了几遍,然后拨通了城内所有医学专家的电话,约他们参加这场两天后的演示。忙罢,科恩教授倚在沙发上,想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将会怎样让那些大人物们大吃一惊,不觉暗暗好笑。他向搁在茶几上的信的末尾看了一眼,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年轻人的名字——科赫。永不虚度年华
亨利克•赫尔曼•罗伯特•科赫(Heinrich Herman Robert Koch)是德国医生和微生物学家。1843年12月11日,科赫出生在德国中部克劳斯塔尔的一个矿工家庭里。他的父亲是当地矿上的一名监工,年。轻的时候喜欢旅游和冒险,曾游历过欧洲许多个国家和地区。母亲则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和当时所有的已婚妇女一样,将一腔热血都用在了相夫教子上。科赫的家地处山区,这为小科赫从小就开始观察和了解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提供了城市里的孩子无法拥有的便利条件。白天放学归来,茂密的树木、平坦的草地、清澈的溪流,是他和好朋友嬉戏玩耍的好去处。在那儿他们不仅做游戏,而且还采集美丽的昆虫和植物用来做标本。到了晚上,在星光掩映的煤油灯边,小科赫和兄弟姐妹们总是围着父亲,聆听外面世界的见闻,尤其是父亲当年旅行的际遇,而母亲则在旁边一边缝补衣服,一边含笑看着他们。父亲幽默风趣的讲述,使小科赫听得常常人了迷。在这天伦之乐中,“长大了做个探险家,去环球旅行,探寻大千世界的奥秘”的理想悄悄地在科赫的心坎中扎下了根。
1862年,科赫年满19岁了。长大成人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当时德国著名学府——哥廷根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在哥廷根的四年学习中,他没有像一些同学一样,以为进了大学就万事大吉,学好学坏一个样。对于他来说,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众多的科目当中,最让他感兴趣的就算动植物学了。而在当时,这方面的内容通常是作为医学的基础课来讲授的。医学,作为探究人生病、治病内在机制的学问,代表着人类考察包括自身机体在内的微观世界的全部努力。这种理论的内在含义恰好与科赫怀抱已久但尚未得到实现的“去大自然寻秘”的愿望是一致的。于是,在不知不觉之中,他开始对学医产生了兴趣,并且在大学的第三年正式转向了医学。
兴趣带着专注。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科赫越来越感觉到学医并不十分适合他。他想穷尽大自然的一切奥秘,用所学的知识治病救人。可是,在他那个时代,由于理论和技术上的限制,医学实际上在许多方面都显得脆弱无力。例如,许多像炭疽病、结核病、霍乱病等在社会上大规模流行的致命传染疾病,医生们都束手无策,不知所措。虽然当时法国医生巴斯德曾天才地指出,微生物是这些传染病的原因,弄清楚致病的微生物就能控制它们。但这种说法毕竞还只是设想,没有谁相信他。医学的这种困境使科赫深感苦恼。他在1865年的一张期末试卷上曾写下了“永不虚度年华”的誓言以铭其志,但有限的医学知识却使他时刻感到在虚掷青春。他懊恼地说:“我恨我的行医是欺世骗人……这不是因为我不想救活患白喉的婴儿……但是做母亲的跑来,哭哭啼啼求我救救她们小宝宝的性命——而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摸索……猜度……叫她们放心,实际上我明知毫无希望……我连白喉的起因也不知道,德国最高明的医生也不知道,我又怎能医治呢?”放弃行医,出去旅行的念头在他心头再度升起。
历史总是让人难以猜度的。如果他的念头实现了的话,医学和生物史书恐怕就要缺少最辉煌精彩的一章了。1866年,正当科赫打定主意放弃行医,迎来大学毕业典礼时,相恋多年的女友的一番肺腑之言却改变了他的初衷。她有意与他成为眷属,但渴望他能给她一个安宁稳定的未来,希望他做一个开业医生,做一个对德国有贡献的好公民。于是,科赫接受了现实,继续沿着行医的道路走了下去。说他“儿女情长”也罢,“英雄气短”也罢,但这就是科赫真实的生活。
在微生物世界里的寻猎
科赫听从了未婚妻的话,在那年大学毕业后,通过了州行医考试,在他看来毫无生气、没有一点神奇色彩的德国乡村安居下来,开始了独立行医的生涯。生活上的称心如意是不用说了,而在工作上,他却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就在他参加工作不久,在他努力但不得力’地为居民们寻方治病的时候,当地受到了一次来势凶猛的流行性炭疽病的侵袭,不仅牲畜大量死亡,人也同样不得幸免。炭疽病,是一种急性致命的传染病,因患者通常表现为皮肤溃疡和出现特异性黑痂而得名。这种病最先感染于牛羊等食草牲畜中,随后在畜群和人群中大面积扩散开来,令当时全欧洲的人胆战心惊。医生们找不到‘这种病的起因。于是,在科学难以驻足的地方迷信盛行开来。人们自言自语地说:“我们的田地是遭到上天诅咒过的。”这使本来就为不能尽医道而深以自疚的科赫更加感到惭愧不已。他不声不响地开始了缉拿致病元凶的行动,以期稍微弥补自己的歉疚之心。
他找来一些死于炭疽病的牛羊的血液,以他惟一的观测仪器——一台他未婚妻当生日礼物送给他的显微镜,用刚刚掌握的一些操作方法,开始进行观测。当他透过镜筒,一方从来没有人看过、想过的世界展现在他的眼前。在这些用肉眼乍看上去没有一丝杂物的血液样本中,竟然密密麻麻漂浮着难以数计、形如小杆的物体。这些神秘的杆状物有的短短的,只有几根,在血液中四处漂动,有的却长长地贴在一起,成为一条条纤细的长线,微微地颤动着。这是什么东西?在所有患炭疽病的生命体中都有吗?它们和可怕的疾病是什么关系呢?
这一系列的问题搅得科赫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