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击毙侵华日军少将清水联队长。这是八路军首次击毙日军将官,也是抗战以来中国抗日战场首次击毙日军将官。清水少将被八路击毙,在国内外引起反响。日军对郭天民的部队恨之入骨,郭天民的名字也愈加响亮。1969年,周恩来在接见国家经委军代表时曾说:二分区条件艰苦,郭天民、赵尔陆的部队很能打仗。
郭天民的指挥艺术有其独特的风格,他善于准确判断敌情,用兵巧妙。敢下决心,指挥大度,临危坚定,从不优柔寡断或轻率、盲动。1941年日军合击晋察冀军区机关,军区机关转移到二分区所在地平山,四面被围,与敌仅有半山之隔,情况非常危急。为保卫军区机关的安全,郭天民亲自派参谋、科长放哨。分区作战科长打电话向上级报告部队宿营情况时,刚说出“我们的方位是……”郭天民一把夺下耳机,问“对方是谁”?那位科长答不上来。郭天民当机立断,马上命令部队分南北两路转移,使军区机关和分区机关均安然脱险。那位科长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这时他才想起,在电话中说出这些是失密行为,有可能被狡猾的敌人所窃听。事后,许多人心有余悸地说:好险啊!想想真有些后怕。由于郭天民经常带着部队在敌人中间穿来穿去,很少吃亏,指战员们都说,跟着郭司令员打仗,心里踏实。
二分区是由晋察冀去延安和去八路军总部的必经之地。由于敌人派重兵连续“扫荡”,交通干线被敌人占领,大小村镇均有敌人设立的据点封锁,晋察冀军区到八路军总部领送物资,向延安运输物资,军区首长和其他根据地的首长、机要人员,青年学生,以及国际友人进出延安都需要部队护送。每当有护送任务,郭天民都是亲自布置,当面交接,遇到有大批过境、军区以上首长或者国际友人,他总是亲自带部队护送,送过封锁线自己再返回。著名国际友人白求恩大夫就是由郭天民从延安带到晋察冀军区的。在郭天民的领导下,二分区的护送任务完成得都很出色,从未出过差错。
在担任晋察冀军区二分区司令员的六年中,在郭天民、赵尔陆的领导下,二分区的武装力量由2个连发展为8个团,各县、区普遍建立了游击队,各县、区的党组织和地方政权也都得到了恢复和健全。因此,二分区成为模范根据地,对晋察冀边区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从“北平卫戍司令郭天民”到主政云南
1944年,晋察冀军区成立了冀中、冀晋、冀察和冀热辽四个二级军区。冀察军区由郭天民任司令员,刘道生任区党委书记兼政委,下辖平西、平北、察南及一分区等四个军分区。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后,中央军委命令冀察军区接管北平和张家口,任命郭天民为北平卫戍司令。
华北重镇张家口北傍长城,南接平川,三面环山。当年的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就设在这里。1945年8月22日,我军以3个团又一个支队的兵力,在冀察军区司令员郭天民和12军分区政委段苏权等指挥下,激战三天,收复张家口,成为我军对日最后一战中辉煌的一页而彪炳史册。
张家口解放之时,傅作义的部队进到了张北,国民党军楚溪春的部队也在大同开始行动,这两支国民党军队从两个方向向张家口开进。当时在张家口的八路军部队,只有易耀彩率领的冀察军区北线部队三个团的兵力,敌军重兵逼进,张家口危在旦夕。8月31日,郭天民率部抵达平西妙峰山。北平地下党组织了一次全市性的大规模的宣传行动,在北平的东、西、南、北城普遍张贴晋察冀军区新任命的北平卫戍区司令员郭天民署名的入城布告和抨击蒋伪合流的新华社评论。但日军拒不向八路军投降,反而协助国民党军入城。见已无在北平受降和接管的可能,郭天民立即率部回师张家口,粉碎了国民党军夺占张家口的企图。张家口是八路军当时占领的第一个大城市,是我军摧毁的唯一的伪政权,也是我军唯一运用战斗方式收复的大城市,在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从此,晋察冀与陕甘宁、晋绥根据地和新开辟的东北解放区连成了一片,大批干部和部队经过这里迅速输送东北,进一步开辟和扩大了解放区。聂荣臻、程子华和罗瑞卿等领导同志对此给予高度赞扬,指出:“中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