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采取封官许愿的方法,使其反对和平改编,死心踏地为蒋介石反动政府卖命。 1949年7月,南京政府派前军令部长徐永昌和空军副司令王叔铭,到内蒙古包头,请董其武坐飞机前往,商谈军务。
董其武想到,包头离绥远势力范围不远,这是他向国民党政府索要军饷的好时机。在包头,董其武对那两人说,北平和平解放与绥远有什么相干,可蒋委员长一下子断了这里的给养,这让数万的官兵怎么活?这不是逼着绥远的弟兄们投向共产党吗?
对董其武的问话,来人无法作答。他们只能向董其武和他的副手孙兰峰、刘万春大谈西撤,说什么,撤到西南和缅甸,才是英雄好汉等无稽之谈。他们还拙劣地实施离间计,对董其武等人分别谈话,达到内哄目的。可他们不知道,这些跟随董其武多年的军官们是不可能上他们的当的。
为防万一,也为取得国民党政府的军饷,董其等人决定,派一支可靠的部队到西部地区驻防,一方面是佯装西撤,另一方面,以此迷惑国民党政府。董其武的这一着果灵验,不久,国民党就拨给了董其武1900两黄金。
徐永昌、王叔铭返回后,国民党政府又施花招,任命董其武为西北军政副长官,目的明升暗降,削掉他在绥远的兵权,取而代之。对此,董其武不相退让,他向国民党政府发了电报,坚决请求辞去西北军政副长官职务。对董其武的坚辞,国民党政府无可奈何,只好不了了之。
中国共产党为加速绥远问题的解决,派解放军部队代表和傅作义部队代表组成联合工作组,来到绥远,全面展开收编国民党部队的工作。此时,国民党特务的破坏活动也达到了高潮。策反工作的恐怖活动也在加紧进行。
7月的一天,董其武在办公室里突然接到部队发生重大事件的紧急报告──
原来,绥远的特务看到共产党派人在绥远公开身份,狗急逃墙,顿生杀机。他们乘共产党联络组的人外出之际,在火车站投掷手榴弹,将秘书王士鑫炸伤致死。事后,特务分子又嫁祸于人,制造混乱。
对特务的罪行,董其武所部的官兵十分气愤。董其武当即把情况报告傅作义。
然而,毛泽东同志得知后,请傅作义转告董其武说,事情是曲折的,革命不能没有牺牲,但董其武尽管放心,绥远问题仍用绥远方式解决,这一方针不变。同时,他还进一步说明,绥远不用军管方式,起义后,由董其武成立一个委员会,由傅作义来当主席,董其武任副主席。
毛泽东在关键时刻的指示,对董其武部队是巨大的鼓舞,这更加坚定他们了起义的决心,连一些原来曾有过动摇和顾虑的人,由衷感到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英明伟大。
解放军工作组考虑到董其武的处境,提出对王士鑫烈士善后处理要妥善,不抬遗体游行、示威等活动以免引起在部队引起误会,发生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对董其武部队经济上的困难,中国共产党及时给予解决。董其武向毛泽东汇报,因经济困难,绥远部队接收了国民党1900两黄金军饷。毛泽风趣地说,国民党的黄金尽可以收下,不过,这点钱怎么够用呢,我们再设法解决你们的困难,我们是一家人嘛。
为使绥远问题在开国之前解决,毛泽东在中南海里接见了傅作义,请他亲自前往绥远。毛泽东特意关照薄一波,请人民银行拨给董其武部队15万元大洋,送去了大批的布匹等慰问品。这些对正在进行教育的董其武手下的部队,特别是那些一时傍徨观望的军官,是具有说服力的。官兵们为之欢呼,许多人表示,一定要听从人民政府的安排,投入到起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中。
对绥远部队中死心踏地跟蒋介石走的人,傅作义与董其武不免为其难,采取了宽容政策,不愿投共产党的,请之出走了事,这样做为的稳定军心,减少麻烦。
一切就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天前,董其武所部准备正式起义。可好事多磨,没想到,他们又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麻烦。原来,9月15日,那位前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又带着蒋介石的亲笔信,再次来到包头,晋见傅作义,为的是劝说傅作义回到原来的立场上,在国内造成政治巨大影响和混乱。
对徐永昌的企图,傅作义予以义正辞严地反驳,申明坚定的政治立场。徐永昌虽然眼看无望,但却以有病需要治疗为借口,赖在包头不走。他知道回去后无法向蒋介石交差,同时他也知道9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将要召开,傅作义将要出席大会。只要他在包头,就可能拖住傅作义。
对徐永昌的企图,傅作义和董其武看得清楚。于是,他们请傅作义的部下邓宝珊出面,邓宝珊对徐永昌说,没想到你病了,这里气候不好,请多注意,受宜生之托,董主席已经给你安排好了医院,请到那里治疗吧。徐永昌听了面有难色。接着,邓宝珊直截了当地说,你也知道这里要举行起义,如果你同意就由你在这里率众起义吧。一听这话,徐永昌立即表示,我的病没关系没关系,我还是离开这里吧。
就这样,邓宝珊的几句话便将这位说客打发走了。不过,这位死心为蒋介石效命的人,临上飞机时,不冷不热地对送行的人说,现在说谁胜利,为时尚早,3年以后再看结果吧。
9月19日,董其武向全国发出通电,宣布正式脱离国民党反动政府,投向人民解放军。第二天,毛泽东主席亲自回电,代表人民热烈欢迎。
1949年底,人民政府选举傅作义为绥远省政府主席,兼军区司令员,董其武为副主席,兼军区副司令员。
抗美援朝战争中,董其武原部队组成了23兵团,入朝作战,回国后,在此基础上组建了69军。
在此之前,毛泽东诚恳地征求董其武的意见。他说,按说你当兵团领导属于大军区副职,这回当军长,从职务上说是降了。但让你当大军区副职,没有兵权。因此,想来想去,还是让你当军长。
毛泽东的话使董其武深受感动,他没有想到党和人民这样地信任他。这不禁使他想起多年来,在国民党军队里受排挤打击的情景,更是有一番感慨
以后,在革命队伍中,董其武默默地努力,从不松懈。即使在"文革"受到冲击,有人污他为"老牌国民党"的时候,他对中国共产党仍深信不疑。
1968年,由于当时国内"文革"时所处的政治环境,董其武被免去了69军军长职务。
1978年,人民政协恢复以后,他被选为政协副主席,成为国家领导人。
1980年,董老81岁高龄,他向党组织又一次递交了入党志愿书。后来,在他逝世之前,中国共产党终于接纳他为正式党员,追求光明的董其武终于实现了他后半生的最大愿望,实现了毛泽东对他的希望。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