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D >> dong >> 董必武 >> 正文

 

[图文]董必武的一生

1945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a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hspace=0 src="/Article/UploadFiles/200809/20080905191618140.jpg" border=0>

1945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的新中国首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的开国大典,能够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中国共产党“一大”的代表仅有毛泽东和董必武。


绕道回家的秀才

  1885年3月5日,董必武出生于河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城的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中。黄安,是出了许多共产党的将军的地方,他原名资棕,又名用威,字洁畲,号壁武。从事革命活动以后改名必武。
  董必武全家近30口人,这近30张嘴主要靠他的父亲董基人,以及四叔教塾馆的收入和大伯、二伯给官府管地亩钱粮册书得来的钱来维持。董必武的母亲蔡氏是位典型的传统型的中国劳动妇女。她克勤克俭、纺纱织布,操持家务。当时,家中虽然人口众多,年龄差别也很大,但他们兄弟之间却能互谅互让,彼此理解,和睦相处。董必武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虽贫穷却很和睦的家庭中。这样温良谦让的家庭氛围对董必武的人生道路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5岁时,父亲董基人在黄安县城内东街广善庵教书,董必武也常常跟去,但他并不是跟去听课,因为他年岁很小,只不过是在一旁玩耍。有一天,父亲在广善庵三殿内考问就读的叔伯兄弟背诵《三字经》,竟然没有一个能背全,这时,正在窗外玩耍的董必武即大胆地高声代答,居然一字不差。父亲喜出望外,随即让年幼的董必武跟班就读。
  由于家境贫困,董必武所用的书,多是父辈或兄长用过的旧书,天长日久,书中已有许多字迹不清楚,他只好用纸粘好,再照别人的书补上。
  9岁时,他随四叔住校就读,常常在四叔起床之前,就悄悄地起来洒水扫地,开始学习。
  十岁时,他随父亲到麻城县张杰弯读书。这以后,他转入黄安县城福生祠书馆学习。这期间,他除了熟读四书五经、翻阅父亲、四叔的藏书外,还向同学和亲朋借阅了不少演义和历史著作,渐渐充实了他的文史知识。这时,他的文章已经相当通达洗练,几次参加县的“观风”考试,都名列前茅,并受到鼓励。
  清朝末年,传统观念、世俗之风认为科举考试是猎取功名,耀祖光宗,提高家庭地位的阶梯。董必武的家庭也不例外,特别是父亲和四叔,见他学业日渐长进,非常希望他选择适当的时机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功名,这样将会十分有助于改变家庭的窘态。
  在全家人的鼓励下,1903年,董必武赴黄州府报名应试。
  不出所料,他没有辜负家人的希望,中了秀才。
  按照当时的社会习俗,中了秀才回来,乡邻总要在城外鸣放鞭炮迎接,表示祝贺,但董必武却故意绕道回家。


醉心于维新变法的康梁思想

  在武昌学习期间,董必武经常光顾的场所是距司衙巷不远的美国教会圣公会附设的阅报室—日知会。
  在那里,董必武阅读各种报刊杂志,如饥似渴地寻求新知识,思考着明天,思考着未来。当时,日知会的司理是革命党人刘静庵,他原是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的负责人,因清政府无理查封了该所,才不得已隐藏在此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刘静庵与圣公会会长胡兰亭,借用日知会的名义,广泛收集国内外各种报纸、杂志和新书籍,供人阅读,而且还组织星期日演讲会,宣传反对清政府的革命主张。一时间,武汉的革命党人,热心革命的志士仁人,纷纷云集这里,针砭时弊,抨击朝政。
  董必武在这里结识了一些革命党人,看到了国内外的不少新书和报刊杂志,眼界豁然开朗。
  开始,他看到康有为提倡维新运动的书籍和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时,对他们所宣扬的改革朝政,变法图强议论,感到十分新鲜,同时也非常赞赏,又被他们富有感染力的流畅文笔所吸引。很快就成为他们的著作和《新民丛报》的热心读者。
  渐渐地,董必武结识了刘静庵。刘静庵对年轻的董必武影响很大。
  在日知会,董必武首次读到《猛回头》、《警世钟》。
  《警世钟》起首的四句诗给董必武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四句话是:“长梦千岁何日醒,睡乡谁道警钟鸣;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
  的确,中华大好河山就要断送在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手中。广大的中国民众何日才能猛醒?又将由谁来唤醒他们?中国的出路在哪?这样许多的问题常常困扰着董必武。
  另外,刘静庵还将《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二本书介绍给董必武,嘱他好好读。
  《扬州十日记》记述了1645年清军屠杀扬州人民的暴行。《嘉定屠城记略》记述了1645年清军下江南时在嘉定(今上海嘉定)进行三次大屠杀的暴行。
  读了这二部书,使董必武更加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更加痛恨清政府的残暴。怎样才能救民?董必武在思索。
  在一次演说会上,刘静庵激昂慷慨地说道:“中国醒!中国醒!我中华大国,外国要瓜分了!我们同胞又要做二重亡国奴了!……那拉氏常言:宁将中国亡于外国人,不可失于家奴。此满清亦自认中国就要亡了!我汉人四万万同胞,被满清压迫愚弄,多有不知的。现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董必武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董必武的一生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