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虽是眼中之景,却暗喻着心中之情: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一汀烟雨杏花寒」,正是「春事晚」的具体描绘。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这景色具体而婉曲地传出倚阑人无端的怅惘,不尽的哀愁。如此写法,使无形之情因之而可见,无情之景因之而可思。宋人贺铸《青玉案》词里的警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能就是受到这首唐诗的启发的。
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徐永年)
【题稚川山水】
松下茅亭五月凉, 汀沙云树暗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 隔水青山似故乡。
【注释】: 山水诗向来多是对自然美的歌咏,但也有一些题咏山水的篇什,归趣并不在山水,而别有寄意。此诗即是一例。
从诗的内容可知,此篇当作于作者宦游途中。「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正写稚川山水,是行旅之中偶值的一番景色。这景色似乎寻常,然而,设身处地站在「五月」「行人」角度,就会发现它的佳处。试想,在仲夏的暑热中,经日跋涉后,向晚突然来到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憩息于「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在水天背景上,那江中汀洲,隔岸的青山,上与云平的树木,色调深沉怡目(「苍苍」),象在清水中洗浴过一样,给人以舒畅之感。「凉」字就传达了这种快感。
戴叔伦曾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转引自《司空表圣文集》卷三)这里的写景,着墨不多,有味外味,颇似元人简笔写意山水,确有「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的意趣。
前二句写稚川山水予人一种美感,后二句则进一步,写出稚川山水给人一种特殊的感发。第三句的「秋风思」用晋人张翰故事。张翰被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秋风起,思吴中家乡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这里的「秋风思」代指乡情归思。它唤起人们对故乡一切熟悉亲爱的事物的深切忆念。「行人无限秋风思」,这一情感的爆发,其诱因非他,乃是一个富于诗意的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
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方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予以倒置,这是颇具匠心的。由于感情的激动往往比理性的思索更迅速。人受外物感染,往往有不自知其所以然者,那原委往往颇费寻思。把「隔水青山似故乡」这一动人发现于末句点出,也就更近情理,也更耐人寻味。欧阳詹《蜀门与林蕴分路后屡有山川似闽中,因寄林蕴,蕴亦闽人也》一诗与此诗意近:「村步如延寿,川原似福平。无人相与识,独自故园情。」它一开篇就写出那个动人发现,韵味反浅。可见同样诗意,由于艺术处理不同,也会有高下之分的。
此诗的妙处不在于它写出一种较为普遍的思想感情,而在于它写出了这种思想感情独特的发生过程,从而传达出一种特殊的生活况味,耐人含咏。
(周啸天)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