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作者:陈祖芬
杨振宁和翁帆手拉手走来。他们就这么缘份天注定地手拉着手。翁帆微卷的长发披垂在瘦俏的肩头,白皙的肌肤上扑闪着清澈的大眼睛,那朱丽亚·罗伯茨般的大嘴更有一种超然脱俗的气韵。
王蒙赞曰:大师身旁是一位天使,天使身旁是一位大师!
这是2005年2月的最后一天。范曾在人民大会堂的香港厅设宴,为杨振宁夫妇“为贺为褥”。一张长长的西式餐桌上,每个座位前摆着一张优雅的来宾卡,上边是范曾用毛笔书写的嘉宾的姓名,和仔仔细细盖上的两枚图章。
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过创造力与爱情的关系?往往创造力越强的人越是多情,创造科学技术创造艺术与文学的同时,也创造爱情的传说。
杨振宁先生说,科学家讲究准确,但文学艺术重要的提,用不准确的方法把准确的东西表达出来。
杨振宁这个名字,总是叫人联想到科学家,诺贝尔奖。但是我看到的杨振宁,是一个艺术家,一个诗人,他正在用不准确的方法表达准确的东西,以他和翁帆的“不准确”的年龄差表达准确的爱情。
爱情有准确性吗?前两天杨振宁回答王志的关于这段婚姻的提问,说所有诗句的好处是讲不清楚,如果都解决清楚,那它的诗意就没有了。
杨振宁对王志说:她(翁帆)觉得我这个人很纯,很真。
而杨振宁喜欢翁帆,也是因为她的真和纯。
当真纯遇到真纯的时候,爱情是准确的。
几年前,杨振宁重返清华园定居,写了一首《归根》诗,最后两句是:“耄耋新事业, 东篱归根翁。”那时候,不会想到有一人叫翁帆的女孩走进他的生活里。
梦溪送杨振宁一本书,上写“归根翁帆,御风而行。”
杨振宁问坐在他对面的王蒙:那时候你当右派的主要罪名是什么?一位院士插话:因为一篇小说。这种不大准确的表达或许很难解答诺贝尔奖得主的准确的问题。王蒙是作家里机智幽默第一人,但似乎一时失去了创造的灵感。我想,如果王蒙那小孙子在这儿,或许可以帮他救场。一次王蒙教训他十四岁的孙子,说怎么老玩游戏机?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参加革命了!他孙子头也不抬地回答:你们那时候没有玩具!
中国的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家、艺术家,不管是在国内的还是在海外的,总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明是为了杨振宁翁帆庆贺新婚,席间也“跑题”。我看杨振宁,真是敢爱的第一人。爱科学,爱到拿下诺贝尔奖。爱祖国,爱到1971年第一批回国和2004年第一批拿在华永久居留证。爱纯情,爱到和一个天使般的女孩作出一个诗意的决定。
梦溪站起来说,在座的许多都是科学家,科学是要把问题讲清楚,爱情恰恰讲不清楚。年龄从来不是爱情的障碍。爱情没有原因,只有缘份。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爱情面前,是杨振宁先生大,还是翁帆大?我看差不多,最多一个五六岁,一个七八岁。诸位放心,他们在一起会玩得很好!
杨振宁和翁帆不由拉起手来,笑个开心。杨振宁说:她现在已经在管我了。
大家大笑,用笑声为两个小孩祝福。
范曾说,梦溪讲得对,爱情可遇而不可求。前几年在南开,曾经有先生找他说是不是帮杨先生介绍一个人。范曾说像杨先生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介绍?还用得着介绍?大家笑,院士们、雅士们,都笑成一个个小孩子。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周迅唱的偶遇,是杨振宁说的:上帝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