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温暖从哪里来——白居易《问刘十九》赏读

是谁在家酿成熟的时候第一个想到朋友?是谁在风寒雪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朋友?又是谁在温热暖和的火炉旁第一个想到朋友?是白居易,中唐一个热情似火,心细如发的大诗人!他在冰封雪冻的冬天为朋友也为千百年后的我们捧出一颗火热的心,照亮了朋友的眼睛,温暖了朋友的心灵,于是,我们也和白居易的朋友刘十九一样,风雨人生路不再寒冷,不再孤寂。这是白居易的小诗《问刘十九》给我的感触。诗歌这样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全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让人感受到温暖如春的诗情。寥寥二十字,温暖的诗情从何而来呢?

首先是意象的精心选择和巧妙安排。全诗表情达意主要靠三个意象(新酒、火炉、暮雪)的组合来完成。“绿蚁新醅酒”,开门见山点出新酒,由于酒是新近酿好的,未经过虑,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故称“绿蚁”。诗歌首句描绘家酒的新熟淡绿和浑浊粗糙,极易引发人们的联想,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芳香扑鼻,甘甜可口的米酒。次句“红泥小火炉”,粗拙小巧的火炉朴素温馨,炉火正烧得通红,诗人围炉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临的屋子,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家酒,也照亮光诗人怦然而动的心!“红泥小火炉”对饮酒环境起到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酒已经很诱人了,而炉火又增添了温暖的情调。诗歌一、二两句选用“家酒”和“小火炉”两个极具生发性和暗示性的意象,容易唤起人们对质朴地道的农村生活的情境联想,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居住农村时的生活体验:每到逢年过节,一家人总是围着火炉,坐成一个圈,火炉上架着一口小铁锅,锅里盛满了好吃的荤菜。炉下火光熊熊,炉上热气腾腾。火铺上放着几个小酒杯和一壶温过几回的米酒,年长的就喝酒,年幼的就大块吃肉。一家人吃吃喝喝,谈天说地,气氛好不热闹!这种情境至今回想起来还令人感到兴味无穷!“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这样一个风寒雪飞的冬天里,在这样一个暮色苍茫的空闲时刻,邀请老朋友来饮酒叙旧,更可见出诗人那种浓浓的情谊。“雪”这一意象的安排勾勒出朋友相聚畅饮的阔大背景,寒风瑟瑟,大雪飘飘,让人感到冷彻肌肤的凄寒,越是如此,就越能反衬出火炉的炽热和友情的珍贵。“家酒”、“小火炉”和“暮雪”三个意象分割开来,孤立地看,索然寡味,神韵了无,但是当这三个意象被白居易纳入这首充满诗意情境的整体组织结构中时,我们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属于单个意象而决定于整体组织的气韵、境界和情味。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的早点到来,三个意象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态、有情有意的图画,其间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千百年前的那个冬天,那个夜晚,那小火炉旁,诞生了一个多么美好的友谊神话啊!

其次是色彩的合理搭配。诗画想通贵在情意相契,诗人虽然不能像雕塑家、画家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但是可以通过富有创意的语言运用,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绪体验。这首小诗在色彩的配置上很有特色的,清新朴实,温热明丽,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悦目怡神之感。诗歌首句“绿蚁”二字绘酒色摹酒状,酒色流香,令人啧啧称美,酒态活现让人心向“目”往。次句中的“红”字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人们的身子,也温热了人们的心窝。“火”字让人想象得到炭火熊熊、光影跃动的情境,更是能够给寒冬里的人们增加无限的热量。“红”“绿”相映,色味兼香,气氛热烈,情调欢快。第三句中不用摹色词语,但“晚”“雪”两字告诉我们黑色的夜幕已经降落,而纷纷扬扬的白雪即将到来。在风雪黑夜的无边背景下,小屋内的“绿”酒“红”炉和谐配置,异常醒目,也格外温暖。

最后是结尾问句的运用。“能饮一杯无”,轻言细语,问寒问暖,贴近心窝,溢满真情。用这样的口语入诗收尾,既增加了全诗的韵味,使其具有空灵摇曳之美,余音袅袅之妙;又创设情境,给讯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我们会问:是特意准备新熟家酿招待朋友,还是偶尔想借此驱赶孤居的冷寂凄凉?是风雪之夜想起朋友的冷暖,还是平日里朋友之间常来常往?……我们也会看到:在温暖、明亮的室内,诗人围炉而坐,持书而待;外面天幕低垂,层云堆积,一时朔风大起,残叶落地,飘飘洒洒的雪花紧随而至……忽然,一袭青衫从远而近,长剑斜倚,漫吟而至。于是两位好友举杯共饮,畅叙旧情,顿时,酒香笑语充满小屋……凡此种种,多姿多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想象出各种奇妙的生活画面来,但是永远无法找到一种最标准,最切近白居易生活境况的画面。白居易就是这样高明,在似与不似之间让读者沉吟玩味,想入非非,这或许就是“空白”的艺术魅力吧。

通览全诗,我有一个印象,此诗语浅情深,言短味长。白居易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情,从冬天里寻找春天,在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经白居易诗心慧眼的烛照、点化,便升华为一种极富人性光芒的艺术资源。白居易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心灵去提炼生活中的诗意,用诗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晖,这首质朴动情的小诗或许就是诗人心灵发光发热的产物吧。

 

 

 

相关人物

杜牧  杜甫  温庭筠  温如  李世民  李渊  李绩  贺知章  韩愈  李白  李昭道  柳宗元  

相关文章

问刘十九    古诗两首课文研讨   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赏析   忆江南   悲天悯人白居易——《观刈麦》赏析   白居易怒打行贿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简析   《琵琶行》鉴赏   剥而复加 层层赏析----由《钱塘湖春行》看一种新的诗歌赏析法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的诗   宦海中隐——浅论白居易的困惑和突围   诗歌赏析---《观刈麦》《使至塞上》   《忆江南》赏析   白居易小传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   白居易的诗   相和歌辞·乌夜啼(白居易)   【相和歌辞·采莲曲】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   《琵琶行》课堂实录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