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朱德曾三次视察 南泥湾垦荒决策前后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军的封锁和灾荒,由于国民党军的重兵包围和封锁,由于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中止了对八路军一切正常的配给等原因,陕甘宁边区遇到了抗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出现了粮食、医药、棉布、食盐等日常用品奇缺的状况。

1940年5月,朱德从前线回延安后,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这时的延安城与三年前相比,人多了,东西却少了。昔日红火热闹的延安市场如今虽然还天天有集,但赶集的人冷清了许多,卖瓜果、蔬菜、肉蛋、蒸馍的少了,倒多了一些卖破旧家什、农具、牲畜的人。朱德心想,如不采取重大措施,不足以扭转局面。于是,他邀请正在延安的中共南方局常委董必武、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边区搞财政经济工作的几个负责人一起到各地调研工、农、商各业的情况,以便从中找到答案。

此时,胡宗南几十万大军正虎视眈眈地注视着边区。为了保障中共中央的安全,朱德下令从晋西北调三五九旅回防陕甘宁边区。这一来,原本突出的粮食困难问题更为严峻。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朱德提出在不妨碍部队作战和训练的前提下,实行屯田军垦。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到哪里去屯垦?一天,朱德与警卫在草莽中艰难地探路,来到一间破茅屋前。一个身材瘦小的老汉惊慌地打量着这些当兵的。朱德问:“老哥,你好呵?这地方是啥位置?”老汉木讷地说:“南泥湾。”

朱德拉老汉一起坐到一块大石头上拉起家常。朱德问:“老乡哥,请问这里能打粮吗?”唐老汉说:“怎么不能?!这里我很熟悉,地肥得很哟!只是这里的水不能喝,没一户人家。”

随后,朱德请唐老汉当向导,一起勘查南泥湾的山林野谷。大概是因为土地太肥沃,野蒿居然长到一人多高。他们来到一片开阔的谷地里,朱德俯身抓了一把土,凑到鼻前闻了闻,又攥在手里捏了捏,兴奋地说“好土!好土!开荒种粮完全可以1朱德当即表示要请老汉为开垦部队的编外“顾问”,老汉欣然接受,并把南泥湾的情况详细地向朱德作了介绍。

经过几天踏勘,朱德对南泥湾的实际情形做到了胸中有数。与此同时,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工作的农林生物学专家乐天宇了解了南泥湾、槐树庄、金盆湾一带的植物资源和自然条件,提出了《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报告》,详细阐述了边区森林资源和可垦荒地的情况,提出了开垦南泥湾,以增产粮食的建议。

不久,朱德派军委行政处处长邓洁会见乐天宇,专门了解南泥湾详细情况。随后,乐天宇三次陪同朱德视察南泥湾。渐渐地,一个开发南泥湾的总体计划在他胸中形成。

朱德来到毛泽东的窑洞,把南泥湾考察的情况和准备调部队进行屯垦的打算向毛泽东作了详细汇报。毛泽东听完,连声称赞:“这件事你朱老总抓得好,抓得好哇1

当朱德提议调第一二○师三五九旅时,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并补充说:“光有三五九旅不够,我看延安的中央机关、军委机关、学校和留守部队,都要抽人进去,还可以动员逃难到边区的外地农民也进去,在那里开荒种地,安家落户。”

在屯垦南泥湾的3年中,共开垦荒地30万亩,产粮4万多石,饲养了大量的猪、牛、羊和鸡鸭,为解决边区的经济困难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经济情况好转,1942年年底,朱德、彭德怀下令改善前方广大指战员的生活,自1943年1月1日起,每人每天增发食油2钱,每月增发津贴费5角,每年发洗脸毛巾2条。

 

 

 

相关人物

白崇禧    蒋介石    周恩来  傅作义  毛泽东  彭德怀  王尔琢  王必成  许世友  阎锡山  叶挺  叶剑英  张国焘  左权  朱怀冰  卫立煌

相关文章

第四次反围剿  渡江战役   百团大战  朱德生平介绍   八路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   将帅朱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开国元勋朱德   一次胜仗都没打过的元帅?关于朱德同志二三事   朱德简介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