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Z >> 作为生物的社会 >> 正文

 

《作为生物的社会》学案

一、背景资料

 

1、作家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1),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科普作家。1913年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有随笔集《细胞生命的礼赞》。

 

    2、有关资料

 

    本课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第三章。这本书实际上是一些论文的结集。它的出版过程也许可以告诉我们,这么一本极其有趣的书,为什么其内容显得这么庞杂,其结构又显得这么松散而似乎让人不得要领。刘易斯·托马斯在他的第三本书,即他于1983年出版的《最年轻的科学》(The Youngest Science)一书中高兴地讲到他写作和出版《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的有趣经过。1970年,在一次关于炎症现象的讨论会上,主办者要德高望重的托马斯来一番开场白,给会议定个基调。不知道与会者要提出什么观点,他只好随意独抒已见。他讲得又轻松又偏颇,为的是让会议不像平常这类讨论会一样沉闷。讲话的部分内容大约就是本书中《细菌》一篇。没想到主办人将他率意为之的讲话录音整理,分发给与会者,并送了一份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的编辑原是托马斯高一年级的校友。他尽管不尽同意托马斯的观点,却喜爱那篇讲话的格调,于是就约托马斯写一组风格类似的专栏文章,每月一篇,内容自便,编辑不改一字。托马斯起初抱着听命于老大哥的心情连写了六篇,便央求罢手。但此时读者和评论家已经不允许杂志和托马斯停止他们的专栏了。于是,托马斯欣然命笔。后来有一家出版社答应将这些篇什不修不补,原样付梓,托马斯欣然应允。于是,以排在前头的一篇为名的这本书于1974年问世了。 

 

二、名家导入

 

    这本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

 

(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译者序》,作者李绍明,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

 

谁也不愿认为,迅速膨胀、黑鸦鸦盖遍地球表面的人群,跟一个蚂蚁窝或一个蜂窠的生活有什么重要的相似之处。谁愿意稍微想一下,我们这30亿人在彼此联系起来的时候,是一种巨大的动物?我们不是没有头脑,我们的日常行为也不是由基因组详细地编码好的。我们看起来也不像是强制性地联系在一起,在干着一种类似昆虫筑巢那样单一的、统一的、一成不变的工作。假如真能把我们的大脑聚合到一起,像蚁群那样产生一个共同的思想,那种思想将是不可想像的,真会让我们摸不着头脑的。

 

…… 

 

    如果说,语言处在我们社会存在的核心,把我们聚拢在一起,用意义的大厦覆蔽着我们。那么,也可以同样有把握地说,美术和音乐乃是那同一个遗传决定的普遍机制的作用。大家一起做做这些也算不得坏事。如果因此我们就成了群居性生物,就跟蚂蚁一样,那么,至少我(或者我应该说至少我们?)是不会介意的。

 

(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刘易斯·托马斯著,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

 

三、字词疏通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蚁冢(     )       蜂窠(     )      胚(     )细胞   

 

模(     )型       蹩(     )脚      拱券(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筹划:                                                                      

 

毗邻:                                                                       

 

惭愧:                                                                     

 

蹩脚:                                                                     

 

叫绝:                                                                     

 

3、近义词辨析

 

奇特                                                                                 

 

独特                                                                                   

 

 

 

简洁                                                                        

 

简捷                                                                        

 

 

 

微薄                                                                          

 

菲薄                                                                        

 

课文助读

 

一、探究解读  

 

    1、作者对生物行为进行反思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对生物行为反思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上,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有着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彼此之间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本文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

 

3、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

 

    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

 

    4、怎样理解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作者在论述中,往往把人类行为与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比照映衬来谈,即把人类的行为看做是“生物化”的,把生物的行为看成是拟人化的,这就形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如说人类“碰碰触角”,说蚂蚁“使用童工”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作者的这种幽默的语言风格:首先,作者作为人类的一员,却能“降格自贬”,以较低的姿态来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体现出一种自嘲式的幽默;其次,作者作为一个生物学家,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敢于闯别人不敢涉足的禁区,表现出一种智慧上优越的幽默;再次,作者作为通俗栏目的科普作家,要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也要用幽默的语言化雅为俗,拉近同读者的距离,吸引他们的阅读兴趣。

 

    5、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哪些主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步调一致的行动,集体协作式的劳动,有目的的行为,互相交换信息等。但是生物的社会行为,归根到底还是不能与人类的社会行为相提并论的,它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方面不如人类发达,更谈不上有什么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生物的社会行为是生理程序的展开,万古不变,其间较少创造和进步的因素。

 

    6、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人类的行为时,为什么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

 

    作者在谈到动物与人类的行为时,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这是因为社会与个体是相辅相成的,社会不能没有个体的参与,而对于社会性生物而言,个体也难以离开社会而生存。所以,无论是谈论人的社会性,还是谈论动物的社会性,都离不开对个体与群体的分析。没有形成群体的蚂蚁,就没有太多的社会性,因而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是有限的;对于人类,没有融入社会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众利用,也就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相比较而言,有着一定组织的社会性生物,如蚂蚁和蜜蜂,对社会组织的依赖性更强;人类的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短时间关闭和组织联系的“电路”,但不能从根本上脱离社会而存在。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不过,让一个旁观者不这样看是很难的。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层,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它们也决不可能跟我们相关。

 

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野地里一只独行的蚂蚁,不能设想它头脑里想着很多。当然,就那么几个神经元,让几根纤维串在一块儿,想来连有什么头脑也谈不上,更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四只或十只蚂蚁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撞着死老鼠的事。只有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建造蚁丘的时候,有时需要一批一定规格的细枝,这时,所有成员立刻都着魔般搜寻起正合规格的细枝;后来,外墙的建筑就要完成,要盖顶,细枝的规格要改变,于是,好像从电话里接到了新的命令,所有的工蚁又转而寻找新型号的细枝。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当它们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白蚁有一个方面更为奇特:群体变大时,其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加。小室里有两三只白蚁,就会衔起一块块土粒木屑搬来搬去,但并没有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有建造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白蚁加入,似乎达到了某种临界质量或法定数,于是思维开始了。它们开始把小粒叠放起来,霎时间竖起一根根柱子,造成一个个弯度对称的美丽拱券。一个个穹顶小室组成的晶状建筑出现了。迄今还不知道它们是怎样交流信息的,也无人明白,正在建造一根柱子的白蚁们怎样知道停止工作,全队转移到一根毗邻的柱子,而时候一到,它们又怎样知道把两根柱子合拢,作成天衣无缝的拱券。一开始使它们不再把材料搬来搬去,而是着手集体建筑的刺激物,也许是在它们的数目达到特定阈值时释放的外激素。它们像受了惊一样作出反应,它们开始骚动、激奋,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

 

1、结合全文分析说明,为什么让一个旁观者不这样看是很难的?

 

答:                                                                        

 

2、文章说,“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它们似乎都过着两种生活”,请说说他们过着哪两种生活?对此,作者的感情态度如何?

 

答:                                                                        

 

3、举例说说蚂蚁的“智慧”体现。

 

答:                                                                        

 

4、就所选语段说说作为生物的社会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

 

答: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1—4题。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可帮助人体摧毁癌细胞的蛋白质,很可能会随人的衰老发生“叛变”,转而削弱人体免疫能力。据认为,这一新发现有助于加深人类对衰老过程的了解。

 

    这一名为“肿瘤坏死因子”的蛋白质所具有的“叛变”机制,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免疫学家格普塔等发现。

 

    人体内的许多细胞都会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它可向细胞发出“自杀”指令。虽然大多数细胞对此基本置之不理,但癌变细胞等往往会执行“肿瘤坏死因子”发出的指令。

 

    格普塔及其同事对两组不同年龄段研究对象的血样进行了对照分析。其中一组血样来自15位年龄在65岁至75岁的退休教授,另一组采集自15名20岁至29岁的大学生。当两组血样分别与“肿瘤坏死因子”接触后,年轻大学生血样中所含的CD8免疫细胞,平均有26%执行了“自杀”指令,而在老教授血样中,CD8免疫细胞“自杀”比例平均高达40%。

 

    格普特等在研究中同时发现,另一种免疫细胞CD4“自杀”比例也大致相同,在老教授血样中的CD4“自杀”比例要高于年轻大学生。他们认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随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肿瘤坏死因子”蛋白质的敏感度可能会增加,从而造成免疫细胞“自杀”率增高。这种情况可部分解释人体免疫功能为何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弱。但他们同时也指出,很可能还有许多其他目前未知的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

 

1、下列关于“肿瘤坏死因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肿瘤坏死因子”可使癌变细胞被免疫细胞杀死。

 

    B、人体内只有癌变细胞才执行“肿瘤坏死因子”的指令。

 

    C、“肿瘤坏死因子”可使人体免疫细胞不受任何伤害。

 

    D、“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种有特殊作用的蛋白质。

 

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肿瘤坏死因子”叛变后不会再使癌变细胞自杀。

 

    B、“肿瘤坏死因子”的叛变可能削弱人体的免疫能力。

 

    C、年轻人体内的“肿瘤坏死因子”叛变后对个体无危害。

 

    D、生命力越旺盛,“肿瘤坏死因子”的叛变性就越大。

 

3、与格普塔等人的研究结果不相符的一项是

 

    A、年轻大学生血样中的CD8免疫细胞对自杀指令不太敏感。

 

    B、老人组的CD4免疫细胞自杀比例高于年轻人的CD8免疫细胞自杀比例。

 

    C、人体免疫细胞自杀率增高表明“肿瘤坏死因子”的叛变性变大。

 

    D、格普塔等人攻克了人体免疫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变弱的难关。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肿瘤坏死因子”是人体健康细胞产生的、能杀死癌细胞的蛋白质。

 

    B、任何人体内都有“肿瘤坏死因子”。

 

    C、癌症病人体内的“肿瘤坏死因子”仍在发挥作用。

 

    D、如果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叛变,对人类的免疫系统可能有帮助。

 

拓展练习

 

一、知识与能力

 

基础训练

 

1、下列各组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谐调    粳节     富丽堂皇    模型

 

B、营造    编缉     天衣无缝    蚜虫

 

C、书藉    迭放     苦口婆心    梭子

 

D、迄今    疏远     雄心勃勃    分裂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蜜蜂同时过着几种生活:既是动物,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

 

B、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

 

C、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巢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

 

D、齐曼在近期《自然》杂志上著文指出,“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段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类对新千年的和平祈祷犹在耳畔,然而战争这一阴影又一次升腾在人类头上。所以,在全球异口同声谴责恐怖主义罪孽时,许多国家同时         了各种反战示威。

 

②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许多人耳熟能详;至于他与东南大学的一段        ,却知者不多。

 

③“非典”期间,对防范不力的官员首开问责先河,没尽到责任的即行罢免,       保证了防治措施的严格贯彻。        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A、暴发    因缘    既/还

 

B、爆发    姻缘    既/还

 

C、暴发    姻缘    不仅/还

 

D、爆发    因缘    不仅/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C、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紫荆文学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漂亮的文学刊物《紫荆》。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梧桐树

 

丰子恺

 

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荫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项。窗前摆了几株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

 

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

 

——起初突然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枝头渐渐地虚空了,终于只剩几根枝条,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它,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的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鸟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所有了它们,但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1、作品写道:“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按下面三个阶段概述这“种种的容貌”的特点。

 

答:新桐初乳时                                                             ;

 

绿树成荫时                                                             ;

 

梧桐落叶时                                                             。

 

2、对梧桐的观察与感悟,“我”和“主人”是不同的。对此,作者表达了一种什么观点?

 

答:                                                                        

 

3、“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作品主要组合了哪两个具体材料来表现这种“无常的象征”?

 

答:材料一:                                                                

 

        材料二: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这一比喻,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梧桐叶初乳时那渐换青黄的特点。

 

B、作品化用“芭蕉分绿上窗纱”的古诗,表现了梧桐绿叶成荫的光景和作者对绿意太多的丝丝遗憾。

 

C、作品用一“闹”字表现梧桐叶枯黄飘落的情景,这一成功的拟人手法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态。

 

D、作品用花的凋谢和梧桐的落叶作对比,强调了世间的悲哀没有哪一样能够与梧桐树的落叶相比。

 

E、“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一句抒发了作者对世间事物由盛转衰、变幻无常的无限感慨之情。

 

二、发散与迁移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着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A、“火山”具有表面“平静”而内蕴巨大能量,一旦条件成熟便会轰然喷发的特点在诗中比喻人民的伟大力量。

 

B、诗中的“你”代表游离于人民之外,甚至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

 

C、“着魔”的意思是“迷恋某种事物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诗中说“突然着了魔”是指突然有一天变得失去理智。

 

D、这首诗格式整齐中有变化,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具有音节美和对称美。   

 

2、把下面一则消息压缩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

 

    一项专为退休人员设计的住院互助医疗保障计划在上海启动。个人年缴5O元,退休人员自负医疗费的50%至70%可得到补偿。

 

根据计划,上海享受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都可以参加。参保人员每人每年缴费50元以后,不足部分由政府、工会和社会慈善机构补贴,参保的退休职工在住院、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重症尿毒症血液透析、恶性肿瘤化疗和放疗、精神病等门诊大病治疗和家庭病房的费用,在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内,属于个人自负部分的医疗费,可按60%的比例给付补充医疗保障金;由地方附加基金支付范围内个人自负部分医疗费,按7O%的比例给付;门诊大病医疗费用在统筹和附加基金支付范围内的,按个人自负部分的50%的比例给付。参保人员1年内最高可获4万元的补充保障金。

 

答: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作为生物的社会》学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