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Z >>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 正文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导读

作者:吴根华 
   浙江 吴根华
  
   虚实结合是艺术创作和审美观照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传统的艺术很早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虚与实,使真和美、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这是艺术的最高成就,更是对人类艺术的特殊贡献。
   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有着“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之美誉的宗白华先生对“虚实理论”作过许多精辟的阐述,翻阅他的美学著作《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我们无不被他那独特的见解所吸引:“虚实结合的思想,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艺术是一种创造,所以要化实为虚,把客观真实化为主观的表现。”“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虚和实的问题,这是一个哲学宇宙观的问题。”而《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是一篇文艺论文,作者主要从绘、戏曲等角度谈了虚与实的关系,阐明“虚”与“实”是中国艺术表现的重要特色之一。
   本文学习怎样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呢?可围绕这样两个重点展开:(1)结合具体的实例谈谈自己对“艺术表现里虚与实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2)理解材料与观点的关系。为此,首先要理清全文的思路。文章第1至6段,从“全”和“粹”说起,引出“虚”和“实”辩证的关系,并提出了文章的观点,即“全”和“粹”、“虚”和“实”的结合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重要表现手法;第7至12段,说明中国绘画、戏剧中的空间表现方法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13段至结尾,阐述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受和空间表现,都是由舞蹈动作延伸出来展示虚灵的空间。文章论述的重点在“虚”,即“虚灵的空间”、“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构成中国绘、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其次,要领悟课文中的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如文中阐述中国戏曲也是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时,先作了这样的分析:“中国舞台动作在两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一种富有高度节奏感和舞蹈化的基本风格,这种风格既是美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练而又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接着列举了“趟马”这一动作,说明“我们的舞台动作,确是能通过高度的艺术真实,表现出生活的真实的”。阅读课文时,如果把观点和材料搞清楚了,就有助于准确把握全文的内容。
   综观全文,作者就中国艺术表现中虚和实的关系,广征博引,以具体的事例和引文来阐述,从抽象到具体,层层深入,论述了艺术是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的关系。本文学习最关键的是要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涵,并运用作者授给我们的艺术之“渔”钓得甘美之“鱼”。如中国诗歌、音乐、印章等中国传统艺术样式,作者都提到了,但没有展开。同学们在准确把握文意后,可以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中国诗歌、音乐、印章等择一作具体的阐释。有的同学对中国诗歌比较熟悉,不妨在对诗歌的阐释上多花点时间。如找出若干首诗歌,看它们是如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的。这样,就真正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了。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拓展训练
   浙江 吴根华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试题。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其中的“无我之境”和“以我观物”是根据叔本华(德国哲学家)的说法提出的。叔本华认为,人在直观(直觉)中与万物无异,所以说“无我”,说“以物观物”,即指写直觉中的境界。直觉中的境界用触景生情来解释,是比较合适的。
   从“无我之境”看,实际上就是触景生情。作者当时的心里比较平静,没有什么激情,王国维称这种心境为“物”,这时凭直觉去观察外物,他称为“以物观物”。这时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由于这种感情是由外物引起的,好像是从外物那里传过来的,所以“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实际上,触景生情的“情”还是作者本身所具有的,所以一接触到某种景物,又被唤起了。比方陶渊明《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说“东篱”,说“悠然见南山”,显然有个“我”在,可见“无我之境”还是有“我”的。诗人在《归去来兮辞》里把自己的辞官归隐比做“鸟倦飞而知还”,所以看到“飞鸟相与还”引起了自己的感触,觉得气象很好,是触景生情。
   元好问《颍亭留别》:“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诗人急于想归去,心情并不悠闲。可是他看到寒波淡淡,白鸟悠悠,很悠闲的样子,跟自己的心情并不相同。诗人于是把悠闲的物态写出来,用来同自己的心情对照,起到反衬的作用。当时诗人的心情并不悠闲,这种悠闲的感觉是外界的景物唤起来的,所以也是触景生情。这种情当然也是诗人所本有的,所以能够被外界景物所唤起。
   “有我之境”指的是诗人当时的心情比较激动,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加到景物上去,高兴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高兴,悲哀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所谓“物皆著我之色彩”,构成缘情写景。像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位女子因为她所想念的人在外游荡不归,无法留住,所以在“无计留春住”中感慨很深,非常悲苦。她把这种感情加到景物上去,把花人格化而去问它,又写花的飘零,来显示自己的感触。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作者遭到贬谪,把自己悲苦的心情移到景物上去。所以他看到的是孤馆锁闭,又是在春寒袭人的季节,更是冷寂凄切;听到的是杜鹃哀鸣,又是“斜阳暮”的时候,更显得悲苦。
   (节选自《“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1.根据文章第一二段的内容,指出下列说法中与王国维“无我之境”的理解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以我观物”,以致“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B.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人在对外界的直觉中与“万物无异”,因此说“无我”。
   C.所谓“无我之境”是指外界景物刺激了作者原本平静的心而激起感情,这种感情似有外物传来,达到“物我合一”。
   D.所谓“无我之境”就是“触景生情”,这种“情”原本是作者自身所具有的,只是由于外物的刺激被唤起来而已。
   2.根据文章第四段的内容,下列对王国维“有我之境”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我之境”指的是诗人由于心情的不同,诗的内容和感情色彩也不同。
   B.“有我之境”即由于心情的不同,则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带上了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
   C.“有我之境”即缘情写景,诗中景物所表现出的悲喜缘于诗人的悲喜。
   D.“有我之境”即作者在前文所提到的“触景生情”说。
   3.文章第二、三段为什么要分别引述陶渊明《饮酒》和元好问《颍亭留别》的例子。
   4.作者对王国维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说的看法有何不同?试加以分析。
   5.“中国舞台表演方式……和中国独特的绘艺术相通的,甚至也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的”结合本文作者的观点,指出下列诗句的艺术手法的运用不相同的两项(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霜。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E.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流。
   参考答案与分析
   1.D(句中“原本是作者自身所具有的”与第二段中“作者当时的心里比较平静,没有什么激情……”句意相悖)
   2.B(A忽视了内容与感情色彩的不一致性;C景与情的“悲喜”不是对应的关系;D忽视了“触景生情”中“生”与“缘”的区别)
   3.答:第二引述陶渊明的《饮酒》一例旨在证明“无我之境”中有“我”的观点;第三段引述元好问的《颍亭留别》一例是为了阐述“无我之境”实际上就是“触景生情”的观点,此段与前两段一起都是对王国维“无我之境”说的补正。
   4.答:作者对王国维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说的看法是不同的。对前者作者持基本同意的态度,认为不应该是绝对的“无我”,感情还是作者本身所具有的;对后者是持同意的态度。
   5.B、E(A化虚为实,缘情写景,把“愁”物化为“东流的一江春水”;C化实为虚,两句诗中的六种景物是按“晨起”、“客行”的特定时空感组合而成的,从而透出了客行的辛苦;D化实为虚,通过春天的花鸟、景物,表达了作者在战乱年代的惊恐心理和恨别愁绪;B、E均为实写,无虚写。)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宗白华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导读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