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4日,是北京大学的百年华诞。来自四面八方的代表共八千多人,在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这一庆祝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共政治局常委出席了庆祝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这篇演讲词层次鲜明,既站在历史的高度回顾了北京大学百年的发展和特点,又立足于未来对青年提出了希望,情感充沛,鼓动性强,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
一、整体感知
本篇演讲词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回顾近百年的中国历史。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第一层讲背景。一百年前的中国,列强入侵,民族危亡,爱国志士,兴学图强。这是当时的时代特点,也是北京大学诞生的历史背景。北大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怀着强盛祖国、拯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开始了自己的征程,踏入了20世纪。第二层讲发展。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和巨变。无论是20世纪上半叶新中国的建立,还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改革开放,都向世界展示出民族振兴的前景。这些,既是中国的百年发展史,也是北大百年发展的新背景。第三层讲贡献。一百年来,北京大学与时代同步发展,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先驱和骨干;北大作为重要的教育学术文化阵地,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第四层讲评价。用鲁迅对北大的评价,引出北大的校风与学风。这是北大的传统,也是民族精神和北大发展的源泉。 第五层是回顾,通过对自己大学岁月的回想,教育风华正茂的青年人要珍惜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大学时代。
在第一部分,作者纵横笔墨,由历史到今天,由青年到北大,由时代到作者自身,紧扣着时代的线索谈北大的发展及自身的成长,使演讲词开篇便把个人命运、学校历程同时代的步伐紧紧联在一起,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第二部分讲当今时代的特点及青年的历史使命。
时代特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个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学应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应具有四种功能:是人才的摇篮;是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是创新和转化的力量;是交流与借鉴的桥梁。
历史使命:当年北大青年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的青年要发扬五四光荣传统,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再创辉煌。
这一部分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振兴中华这条线索,讲大学的使命,青年的责任,再次把学校的历程、个人的命运同时代联系在一起,使演讲的现实意义更加明显。
第三部分是作者对大学生及各界青年提出的希望。这四点希望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第一点,希望青年们要刻苦学习,因为这是成才的基础。但如果没有好的思想品德,即使再有才华,也难大有作为。第二点,希望青年们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投身社会实践。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也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第三点,希望青年们把自己的理想与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第四点,希望青年们不仅要有理想,而且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思想准备,才能在实现理想的路途上昂然前行。
这四点希望中,第一点是前提,第二点是途径,第三点是目标,第四点是保障。它们从不同角度对未来世纪的接班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青年们从现在做起,为祖国明天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二、形式特点
这篇演讲词的突出特点是:
第一,线索清晰,逻辑性强。全文以“历史──责任──希望”为线索,回顾了北京大学的昨天及在中国现代历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展望了21世纪对教育的高要求,指出了社会主义大学应直面挑战,成为科教兴国的生力军;同时向北大同学、全国的大学生和青年提出了殷切的希望。这几个方面,手法层层递进,内容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拓展。
第二,激情洋溢,鼓动性强。全文以深情的回顾入手,以激情的展望为轴,以殷切的希望做结,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具有强烈的鼓动性,读后让人深思,令人振奋。
●解题指导
一、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本文结构层次,理清思路。
这是一篇演讲词,开头一段,属于文体特征的段落。从第2段始,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2—5段),回顾北京大学的创建史和新中国成立的艰难历程,高度评价北京大学的伟大贡献,概括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
第二部分(6—11段),强调新时期的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要求。
第三部分(12—18段),对青年学生提出四点希望,号召青年学生投身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在分析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全文的思路也就非常清晰了。总体思路是回顾过去—→直面现在—→寄望将来。具体演讲思路可作如下分析:这类主题的演讲,自然需要先简要地回顾历史,叙述它艰难奋斗的历程;而北京大学的历史又与中国现代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民族奋斗史分不开的,所以江泽民同志在阐述北京大学历史的时候,自然把它与党、国家民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而历史的回顾又往往是为现实服务的,所以讲话必然要回到现实,从高处着眼,联系高校、教育、人才问题,重点论述科教兴国战略问题和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问题。最后,因为讲演的对象主要是北大师生,重点又是青年学生,所以江泽民同志自然要从国家民族角度,对青年一代提出希望。本文的思路大体就是这样发展的。
二、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问题,进而把握全文内容。
1.北京大学创建背景:列强入侵,民族危亡,发生戊戌变法,爱国志士兴学图强,北京大学应运而生。北京大学为国家民族所作的贡献,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社会政治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基地;二是思想文化方面,宣传民主、科学思想,传播新文化;三是学术教育方面,振兴教育,繁荣学术,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2.本文概括的北京大学的传统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可根据有关资料,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民主、科学的传统。)
3.世界一流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这四者是从各个角度来说的,强调任何一个方面或两三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不符合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标准。“摇篮”在四者中最重要,因为它主要是培养人才,“前沿”则突出理论性,可以为人类解决科学课题提供依据,“力量”则强调科技转化为实践,“桥梁”是突出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作用。四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三、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四点希望中的其中一点,以加强理想教育。
●教学建议
一联系中国近现代史,向学生较详细地介绍有关北京大学的光荣历史,激发学生了解北大、热爱北大的热情,进而理解这篇演讲的思想内容。尤其抓住北大之魂“民主、科学”四字,以此带动对“爱国,进步”四字的理解,让学生深入领会其深刻内涵。
二紧扣单元重点,理清本文思路,即这篇演讲的思路是怎样一步步变化发展的。理清了思路,既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对写作有帮助。
三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查找1998年5月初的有关报刊,接触更多的材料;还可以找来有关的录音录像材料供学生使用;还可以上网了解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情况。
●有关资料
一、北京大学校史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尽管她诞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风雨飘摇的末期,但京师大学堂一开始就是改革维新、兴学图强的产物。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发起变法维新的改良运动,特别提出维新变法须从废科举、兴学校开始。1896年6月,刑部左侍郎李端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在京师设立大学堂。1898年6月,光绪皇帝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尤应首先举办”。于是由梁启超草拟了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的办学方针,还规定“各省学堂皆归大学堂统辖”。这样,京师大学堂不仅是全国的最高学府,而且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光绪派吏部尚书孙家鼐为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全面兴起的标志。虽然戊戌变法运动很快失败,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但京师大学堂却成为仅存的变法成果得以保留,并于1898年12月正式开学,当时有学生近百人。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一度停办。1902年恢复后,设速成、预备两科。速成科分仕学、师范两馆,预备科分政、艺两科。1903年,增设医学馆、译学馆和进士馆,同时办分科大学,设有经、法、文、格致(理科)、农、工、商、医八科。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为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16年12月,著名学者、教育家、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这是一项对北大有至关重要影响的任命。蔡元培一上任就开始对北京大学进行整顿和改革,他延聘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馆主任,鲁迅、胡适等一大批国内一流学者先后来北大任教,毛泽东也曾在北大图书馆任职。这一时期是北大历史上非常辉煌的时期,成为当时中国进步运动和革命运动的一个中心。当时的北京大学不仅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也是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最初基地。中国共产党在北方的第一个支部是在北大建立的,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有5位曾在北大学习或任过职。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像北京大学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为中国的革命和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27年,奉系军阀统治北京时,悍然决定取消北京大学,将北京的国立9所学校合并,成立所谓京师大学校。国民党新军阀统治后,又将京师大学校改为中华大学,不久又改为北平大学。由于北大师生的强烈反对,1929年8月,恢复了北京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师生辗转南下,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由长沙迁到昆明,将校名改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立文、理、工、法、师范5个学院26个学系。在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下,西南联大仍继续坚持着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每年在校学生一般保持在3000人左右。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南联合大学于1946年5月宣告结束,北京大学在北平复校,同年10月正式开学。当时北京大学设有文、理、法、医、农、工6个学院和一个文科研究所,学生总数为3400多人。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北京大学获得了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光荣传统,北大将校庆日由过去的每年12月17日改为每年的5月4日。党和国家非常关怀北大的发展,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北大题写校名并曾三次写信鼓励师生团结起来,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周恩来总理曾先后6次亲临北大视察或做报告。1951年6月,国务院任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马寅初为解放后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的医、工、农学院以及其他部分学科或分出去单独成立高等学校,或并入了其他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法各院系以及其他一些大学的有关系科并入了北京大学。北大的校址也从北京市内的沙滩等地迁移到了位于北京西北郊著名园林风景区的原燕京大学校址,即“燕园”。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侧重于文理基础科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综合大学,当时全校共有12个系、33个专业,到1965年发展到18个系、53个专业。学校规模也不断扩大,1962年在校本科生曾达到10 671人,研究生为280人。从1949年到1965年的16年间,北京大学共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本科毕业生和2000多名毕业研究生,他们大部分成为我国各个领域的骨干。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还为国家提供了包括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与中科院合作)等在内的一大批科学研究成果。
“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大学的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北京大学也进入了在改革开放中振兴和发展的新阶段。
北京大学为适应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更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人才出成果,对学校的结构以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校管理等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同时加强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设施建设、校办产业建设和校园基本建设,并且积极开展了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北京大学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我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北京大学拥有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都有所改善。目前全校共有教学和科研人员近3000人,其中有教授814人,副教授808人,讲师707人,助教175人。在北大教师中,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0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530人。北大的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的数量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为了加速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使更多的学术骨干脱颖而出,学校近年来采取诸如打破论资排辈、破格晋升高级职称,设立青年科研基金和出版基金等一系列措施,还实施了“跨世纪人才工程”,相继评出了一百余名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目前全校45岁以下的教师已超过教师队伍的一半。与此同时,学校也充分重视和发挥老年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许多造诣精深、蜚声中外的老年专家、学者仍活跃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学校1994年还设立了人文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突出贡献奖,授予陈岱孙、费孝通、季羡林、唐有祺、廖山涛等一批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老教授。
北京大学校园地处北京市西北郊著名的科技文化和园林风景区,北依闻名中外的圆明园遗址,西临颐和园、玉泉山、香山,东边和清华园相接,南面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校园内景色优美,四季常青。建筑风格既保留有古典园林特色,又反映出新时代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的气势。校内著名的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湖光塔影交相辉映,为美丽的燕园增添了无限风韵。校内还有蔡元培、李大钊铜像,青年毛泽东铜像,马寅初铜像,“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北大革命烈士纪念碑,埃德加·斯诺墓等纪念建筑,反映了北大的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为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怀念。近年来开放的赛克勒考古博物馆、地质陈列馆以及即将建成的图书馆新馆、校史博物馆等更是体现了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美丽的校园,优雅的环境,是广大师生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
1998年是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过去的一百年是北大充满着光荣与进步的一百年,为我们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北京大学成立一百周年也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高等教育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在我们迎来百年校庆之际,北京大学这所历史悠久的学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即将到来的下一个世纪将是北京大学更加充满希望和更加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将是北大真正走向世界,达到世界一流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的时期,也必将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网站。有删节)
二、北大精神的断想(陈来)
“湖光塔影”“高楼深院”,这在中学时代变得耳熟能详的词语,在那时已经成为我心目中关于大学的全部意象。后来,我终于知道、认定,这“湖光塔影”所象征的存在,只能属于北大。又多年之后,我自己成了这一存在的一分子。到今天,同这湖光塔影的存在已经共历了二十个春秋。然而,她的光和影,那光、影中所寓存着的她的魂灵,我真的已然熟悉了吗?燕南园的幽静,未名湖的明澈,博雅塔的挺秀,图书馆里斑驳陆离的藏书,三角地前匆匆往来的黑发学子、白发教授,这一切经过有机结合而成的“具体”,对我究竟意味着什么?叠加在这眼前画面上的,是查尔斯河畔的典雅的哈佛园,是宗教式楼墙的耶鲁,是围绕着乡间秀色的普林斯顿,是有着同样古典式赤门的东京大学……所有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模糊迷离,又渐渐变得清晰。
一位友人曾这样说,她一直觉得北大校园充溢着一种神秘的气息,在这种气息中生活几年以后,浑身的“气”像被洗过一遍,变得清通、清高、清雅……是啊,北大的气息,北大的韵味,张开我们全部感性的触角,也难以完全捕捉。而北大的精神,北大的传统,将我们的理性光照一次次的聚集,也还是不能全息呈现。也许还是那句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然而,一代代北大人不尽的捕捉、呈现,正是北大日新的生命节奏的体现;对北大进行的不断的诠释,本身就是北大生命存在的一部分。在百年校庆来临的时候,我所能贡献的,仍然是,也只是一个“身在此园中”的个人对北大精神的一点思考。
每一代北大人常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北大精神?”“什么是北大的传统?”在北大生活的时代不同,角色不同,体会和判语自然纷纭各异。30年代的北大学生与60年代的北大学生,其感受必然不同。而只在北大本科学习,和在北大念完研究生,以及和在北大多年任教的人,其体验和视点又不可能一样。
有关北大精神的说法虽多,但对我而言,从方法学上看,不过是两种基本的取径。一种是从“实然”出发,一种是从“应然”着眼。在近代哲学中,特别注重“实然”与“应然”的区分。实然是指实际是怎样的,应然则是指应当是怎样的。从实然的角度看北大精神,是看在实际历史中所展现的北大精神,从应然的角度看北大精神,则更着重北大的精神应当怎样发扬。
比如,认为北大的传统中既有好的传统,也有不好的传统,要一分为二,这种看法就是从实然出发的看法。实然的角度注重历史的实在,看北大自上个世纪末以来的百年历史中真正呈现在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传统是什么,可以说,它所面对的是一个历史性的事实问题。实然的把握并不容易,首先历史是非常丰富的,从清末的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的北京大学校、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到30年代的北大、抗战后的北大、解放后的北大、“文革”的北大、改革以来的北大,充满了变化,要周全地顾及现象的丰富性,又不能脱离对历史过程和现象的抽象,确实很难。其次,按照西方人文学的定义,一个事物经过三代传承才可以称为传统,按照这个标准看,并不能把北大历史上存在过的东西都看做是北大的传统。再其次,传统之成为传统,必然还意味着它还存在于今天,还作用于今天的生活中。一个过去长期存在而现在已经无影无踪的东西,就只是北大传统文化的一个成分,不是北大的活着的文化传统。
“应然”的角度不是作历史研究,它所注重的是北大精神应当是什么,我们应当强调什么。当然,既然称做北大精神、北大传统,这个应然的提法就也不能脱离北大的历史实际,总是北大历史上所内涵的,而现在和未来所需要的。像鲁迅1925年说北大“校格”是:“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其实,若就事实层面说,北大建校后早期的二十年,保守的、封建的东西很多,所以鲁迅的提法显然就是一种应然的提法。同样明显的是,当长久以来人们把北大精神、北大传统归结为“科学与民主”的时候,当今天人们讨论、争辩时说“北大精神是……”“北大传统是……”的时候,所要表达的往往并不只是一个对历史事实的判断,而更多的是一个应然的判断,一种价值的企求。
在北大精神、北大传统的问题上,比较起来,我们似乎可以说,实然的提法更注重过去的事实,而应然的提法更关注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在我看来,当我们在百年校庆来临之时思考北大精神、北大传统,并不是要追踪历史的细部,而是以历史为基础,在新的世界性的视野中,面对北大未来的发展,提倡、张扬一种精神、一种传统。所以,我也更倾向于注重未来,即北大精神是什么,应当在21世纪“把北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视野中来加以把握。
在这样一个视野中来检视已有的关于北大精神和传统的说法,我觉得还可以敞开一些思路。比如有的看法认为“爱国、进步”是北大的传统,有的看法认为“民主、科学”是北大的传统,更全面的提法是把北大的传统概括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其实,在事实的层面,都有根据。就以“五四”运动来说,北大是“五四”当之无愧的发源地,“五四”运动所体现的,既是坚持爱国、进步,又是呼唤民主、科学。不是吗?也正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诉求,使北大在20世纪每每成为中国思想活动的中心、政治运动的焦点。然而,仔细想想,北大之为北大,不更是因为北大是中国综合大学的“最高学府”吗?而爱国、进步也好,民主、科学也好,这些当然是北大传统,可这些也是北大之所以为最高学府、北大之所以代表中国最高教育学术水平的内在原因吗?也是把北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根据吗?我犹豫了。
由此,我觉得,百年来的北大,历史地扮演了两个角色:一个是推进中国历史进步的思想的政治的中心,一个是代表中国现代教育和学术最高水平的中心。对应于这两个角色,北大精神或北大传统,有交织着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社会、政治的,一个方面是学术、教育的。前者即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后者则是学术自由、学问至上等。而由于百年来中国历史进程的特殊性,人们往往更突出的,是北大在社会、政治方面体现的精神和传统。鲁迅的“校格”的提法是这样,突出爱国、进步是这样,强调民主、科学也是这样。(现在有的同志在理解北大的民主、科学的传统时,把民主诠释为民主办学,把科学诠释为治学态度,用心虽好,但是众所周知,在北大的字典里,民主、科学就是反对专制和迷信,就是启蒙,其意涵是思想性的和政治性的。)这种突出北大体现在社会、政治的方面的精神传统的做法,在20世纪是有着充分的历史合理性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百年来的中华民族史不是风平浪静的大江流泻,而是惊涛骇浪,九折八回,是在史无前例的苦难、曲折、坎坷中奋斗前进的历史。而北大,在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中,往往成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在政治经济不上轨道的条件下,在政府腐败、社会混乱的状态下,在民族危机落到生死存亡的情况下,在社会改革遭遇倒退危险的情势下,北大历史地、无可选择地承担起了许多教育学术之外的社会责任,呐喊、抗争,慷慨激昂,像鲁迅所说的那样。在这一方面,20世纪北大的声音,反映着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摆脱困境的焦虑。所幸的是,20世纪的北大没有辜负养育她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百年的苦难历程中处处都有北大的身影,北大的参与、奋争、呼唤为中华民族的改革进步作出了贡献。也因为此,北大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社会性精神与传统便格外凸显。
而今天,当我们迎接北大百年,迎接21世纪的到来之时,我们看到,历史的境遇终于改变了,90年代以来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表明,中国已经稳定地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道。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改革的全面深入和展开,那种民族性的焦虑已逐渐减弱,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成了亿万人民的共同目标。虽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还大有待于深入,但我想可以这么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北大终于可以卸去她曾不得不客串的政治中心的角色,而回到她最本质的角色上来,把北大学者、学生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方面来。不用说,北大的学者、学生当然要继续坚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也就使我在思考北大精神传统时,更希望去注意、去突出北大精神传统的另一面,即学术、教育的一面,这才是北大之所以为最高学府的精神和传统。今天,在精神和传统的问题上,我们更应注意的是:面向未来,为了把北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北大精神”的资源是什么,“北大传统”的资源是什么。
于是,在我看来,北大精神、北大传统的倡扬,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面临着一种调整(如果不是转向的话)。如果不能把握历史条件的变化,继续只强调20世纪北大的社会性精神的一面,就会遮掩了北大的最高学府所以为最高学府、一流大学所以为一流大学的内在特性,就难以认清北大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主战场、难以克服今天北大在学术发展方面的内在缺陷。北大的社会性的精神应随现代化的平稳发展而弛缓其张力,而学术性的精神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一轮长征中应当更加凸显出来,发扬起来。北大学术精神和教育传统中的突出特点,就是“学术自由、学问至上、大师中心”。学术自由就是在研究上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学问至上就是在风气上把做学问看得比其他都重要;大师中心就是在教育上以名师名家为中心。我们要弘扬这些学术精神和教育传统,一扫学术上管理上的平庸,不断开辟一流学术研究和养育人才的新貌。
总结、界定、把握北大在学术、教育方面的精神、传统,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关注。几年前北京电视台拍摄《北大启示录》的时候,在采访中,针对北大文科的历史与现状,我讲了一句“北大不仅有科学与民主,也有历史与文化”。这里的“历史”并不是泛指任何一个实体都具有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是特指历史性的研究;同样,“文化”也是指人文研究的传统。讲这句话,虽然没有来得及仔细推敲,但也并不是心血来潮,其出发点就是要强调北大不仅有社会性的呐喊的一面,更有厚重的人文学研究的传统,而北大的人文学研究有不少方面已经居世界领先水平。理科的基础学科亦然。在这一方面,我期待着更多的人来总结、概括甚至发展北大的学术精神。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比起牛津、哈佛,北大百年的历史还是年轻的。斗转星移,第二个百年已伸向我们的脚下;放眼前瞻,新的世纪的曙光正在向北大招手;北大的精神、北大的传统不应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而应当是开放着的、发展着的,向着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未来。
(选自《青春的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三、《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备课札记(高森)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这篇重要讲话,紧扣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这个中心话题,围绕国家民族的振兴展开论述,既讲了北大的百年贡献,又讲了今后国家发展的重任,表达了对大学生以及全国青年的殷切希望。全文情真意切,明白晓畅,是一篇很好的演讲词。备课中偶有所得,整理如下。
(一)把握文脉思路
这篇课文的一大特点是脉络清晰,思路显豁,文意鲜明。叶圣陶先生有云:“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在指导学生研读本文时,宜带领学生对文脉思路作整体把握,使学生学会综观全文,看清整体思路,细读片段,理清局部思路。
本文作为一篇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开头首先对北大师生员工表示祝贺,并同时向全国高校师生员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问候,向来自海内外的嘉宾表示欢迎,是理所当然的。接着就从北大建校之始说起,先讲北大建校的时代背景,再讲20世纪的百年之中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性转折与巨变,盛赞北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贡献及其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动力,对北大的百年功绩作了充分的肯定。这时作者联想到自己50多年前在大学度过的岁月,以切身体会勉励同学们珍惜大学时代,这些话承上启下,使文意转到即将到来的21世纪。于是就讲到了在新的世纪里,为了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需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怎样实施这一战略。这里顺理成章地讲到大学的生力军作用,讲到需要一流大学以及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由于北大的百年校庆是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举行的,而五四运动又是当年的北大爱国青年发动的,所以自然而然提到当代青年应继承和发扬五四光荣传统,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为此对北大同学和所有高校学生以及全国青年提出希望,要求青年们坚持四个“统一”,就更是顺理成章了。最后,作者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再次表达对青年的厚望,结束讲话。
(二)学法指导建议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宜抓住讲话稿的特点。这篇讲话稿篇幅较长,要让学生读懂全文的意思,领会文章主旨,应该指导学生从把握文脉思路入手。方法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逐段了解文意,然后加以综合,理清全文结构层次,理解各层意思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全文的意思了然于胸。为此,应指点学生领会段首句在文中提纲挈领的作用。
一般说来,在一篇讲话稿中,讲话人要把自己的观点、意见、想法等传达给听众,要让听众听起来不吃力、易接受,就要想办法把话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此,讲话人就要对自己所讲的问题进行条分缕析,不断地对分析的内容加以概括提要。本文在这方面就十分讲究,特别注意用段首句来提纲挈领,使讲话易于被听众准确无误地接受,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例如,课文第3段的段首句是:“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和巨变。”接着这一段话就分上半叶和下半叶讲了一个世纪以来所发生的转折和巨变。又如,课文第7段的段首句是:“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典型的是,第13—16段讲了对青年的四点希望,每一段讲一点希望,每一段都是先概括说出一项希望的内容,然后再加以论述,有条有理,清楚明白。阅读中如能抓住这一特点,把握文脉思路就容易了。
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讲话稿的常识。讲话稿又称演讲稿、演讲词,是为演讲准备的底稿或演讲内容的记录,是一种直接面对听众,凭借口头表达,进行宣传、教育、鼓动或是思想交流的一种论说性文章。这种文章在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除了应遵循一般议论文的要求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要有现实和现场的针对性。讲话的内容要针对当前听众关注的话题,还要针对听众的具体情况,要符合听众的现实需求和能够接受的程度,即要言之有物,有的放矢。
二是要有思想和心理的启发性。讲话的内容要对听众有启发性,要帮助听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能够使听众从讲话中得到教益。
三是要有语言和逻辑的明确性。讲话的语言要明白无误、深入浅出,还要注意符合讲话的场合以及跟听众的关系,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注意语言让听众易于准确接受,一方面还要注意语言得体。讲话的逻辑性要强,尤其要注意有条不紊,让听众在听到每一句话的瞬间都能对讲话内容有最大限度的理解,在每听完一个部分时都能够留下完整的印象并能够使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框架。
(三)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
本文在语言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精练准确。这一特点在文中表现得十分充分,可说通篇皆是。这里仅举两例加以说明。比如第2段的语言就是高度凝练的,全段只用了150余字就把北京大学一百年前是在什么样的历史关头应运而生的,它的创建有怎样的重大意义等问题讲得十分清楚,而且中间还插进对“兴学图强”的议论,表达的意思多,内容又相当深刻,却讲得言简意赅。再如第5段,论述了北大的光荣传统、优良学风以及它和我们民族精神的关系,语言不仅精练,且极为准确。只用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八个字就概括了北大的优良传统,只用了“钻研、求实、创新、向上”八个字就概括了北大的优良学风,并且指出这些传统和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并且对此也用“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八个字就作出了十分精当的概括。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文章里找例证,加深体会。
(四)课文难点讨论
1.怎样理解“在我们的民族尚未掌握自己命运的情况下,单靠兴学显然难以图强”这句话?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我们的国家从此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从那时开始,先进的人们看到了我们国家的落后,立志改变国家民族的贫弱状况,其中一部分人主张走兴学强国的道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国家强盛起来。可是人们发现这个愿望不过是空想,因为“先生总是欺负学生”(毛泽东语)。这是由于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民族的命运掌握在帝国主义列强手里,人家是不会允许你强盛的。志士仁人们经过不断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只有把国家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能有国家的富强。1919年,以北京大学为策源地的五四运动,成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以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彻底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行科教兴国才成为可能。
2.本文在第6段提到作者自己大学时代的收获,这样讲的作用是什么?
这样讲的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作者提及自己大学时代的收获跟本文主旨是一致的,全文主要就是针对大学生以及全国青年讲道理、提希望的,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身份讲自己的切身体会,有很强的说服力;二是这样讲,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使原本很严肃的讲话变得生动活泼,让人感到十分亲切,进一步增强了说服力;三是这段话在上下文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其中提到自己“在那段生活中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人的道理和确立的人生理想,至今仍然受用”,使文意由论述北大百年贡献,转为阐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大学的作用以及对大学生所寄托的厚望,从结构上看,也显得十分严谨。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