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林和小学 陈毅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有他人。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准备实验用的瓶子,小铅锤(或用乒乓球,弹弹球代替。)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有趣的实验。 2、教师介绍实验的用品,程序和要求。 3、请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合作取出乒乓球。 4、实验结果(汇报实验获得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5、同样的实验,课文中的三位学生就获得了成功。你们想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吗? 6、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齐读第一自然段。 2、指导阅读第二至十一自然段: ⑴ 自读二至十一自然段: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板书: 实验前:___________ 实验时:___________ 实验后:___________ ⑵ 边默读边想:教育家在实验前是怎么做 找出有关词句,用横线画出来。 ⑶ 用“先……再……接着……然后……”连贯的说说所做的准备工作: 先拿瓶子,再取铅锤,然后放瓶子,分铅锤;最后要学生把铅锤放瓶子里。 ⑷ 齐读第二自然段。 ⑸ 教师: 夸夸实验中的小女孩或她的同伴,边默读边划出有关语句说说。 ⑹ 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思考讨论:她为什么这么说?她当时怎么想的? (从“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这句话分析。如果我们三个人都争着往外拉铅锤,产生的结果只能是都堵在瓶口或者把瓶子弄倒,谁也脱离不了危险。如果一个一个地提,让他俩先上,我最后上,我们就能顺利地脱离危险。) ⑺ 感情读小女孩说的话。 ⑻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这句话说明三个学生不仅合作愉快完成任务,而且完成得十分出色。) ⑼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思考讨论:从这个“先”字,你体会出了什么? (先人后己。在危险时刻,心中想着别人。) ⑽ 小女孩这个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想出来的吗?从哪个词看出来? “不假思索”在文中的意思是不经过思考,脱口而出。这里的“不假思索”形象地反映了“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样的意识已经扎根于女孩的心中,变成了他理所当然的行为。 ⑾ 感情朗读句子。 ⑿ 这位教育家为什么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一方面:这个实验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把瓶子弄倒了。今天,这个实验 终于获得了成'功。另一方面:为学生心里有他人的优秀品德而激动。 3、讨论: 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讨论的结果不要强求一致,只要合情合理就可以。 实验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品格和行为,让实验得已成功;女孩临危不乱,沉着冷静,让实验得以成功;同伴能听从安排,有序“撤离”让实验得以成功等等。 三、联系实际,明理升华 讨论:在班上有先人后己或团结互助的同学吗?请举例说明。 四、角色朗读,总结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 可见,我们都要向小女孩学习,学习她先人后己的精神,学习她在遇到危险时沉着果断地安排,也要学习另两个同学密切配合的好品质。 3、作业: 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