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阅读推荐《小布头奇遇记》及简介

《小布头奇遇记》是孙幼军创作于1961年,它是中国第一部长篇低幼童话,曾经影响了几代的孩子。出版至今,它的销售数量早已超过了百万,而实际的读者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播放过它的故事连载,每到播出时间,孩子们就搬着小板凳坐到收音机前收听“小布头”的故事。至今还有当年的小朋友惦记着它。
  在首次出版时,编辑叶至善先生(他的父亲就是著名的文学家叶圣陶先生)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忍不住效仿孙幼军的风格,写下了这样的内容简介:
  这本书讲些什么?
  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苹苹。苹苹得到了一个小布娃娃,名字叫“小布头”。
  小布娃娃干嘛要叫“小布头”呢?
  这……你看了就知道啦!
  “小布头”想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有一回,他从酱油瓶上跳下来……
  干嘛要从酱油瓶上跳下来呢?
  这……你看了也会知道的。
  “小布头”从酱油瓶上跳下来,碰翻了苹苹的饭碗,把米饭粒撒了一地。苹苹可生气啦,她批评“小布头”不爱惜粮食。
  “小布头”也生气啦,他不接受苹苹的批评,从苹苹那儿逃了出来。
  以后,“小布头”遇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听它们讲了许多很有意思的故事。
  这些事情,这些故事,书上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快自己看吧!
  “小布头”后来怎么样了呢?
  后来,“小布头”懂得了为什么要爱惜粮食的道理。他变成了一个真正勇敢的小布娃娃。当然喽,他又回到了苹苹的身边。
  这段内容简介,不但清晰地交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旨,而且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孙幼军在整部童话中所使用的语言风格。
  “小布头”的故事在没有出版前,就已经深深打动了一个相关的人群: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两位著名编辑叶至善与李庚老师特别喜欢这部作品;为了测试孩子的接受状况,叶至善先生还请上五年级的女儿小沫先读一遍,10万字的故事,小沫几乎一口气读完,还大声念出来,听来有滋有味儿;正在准备结婚的沈培先生也被这个故事迷住了,他以旺盛的创作激情绘制了一百七八十幅图画,用笔创造了苹苹、小布头、小老鼠们等等一系列呼之欲出的童话形象。他们的辛勤劳动也是使这部童话获得成功的一部分。
  许多过去的小读者,至今还记得故事中那五只被认为是“坏典型”的小老鼠,它们本来是偷吃粮食的坏蛋,但在故事里被描写得活灵活现。不少读者还能背下关于它们的打油诗:
  鼠老五,鼠老五,
  溜出洞来散散步
  最好找块甜点心,
  外加一个烤白薯。
  在这五只老鼠的身上,孙幼军非常自然娴熟地使用上讲童话故事的高招,轻快的几笔就勾出了它们的形象,童稚天然的语言牢牢吸引住小读者的兴趣,曲折的情节设计把故事引向高潮。童趣、幽默、好玩,在与“小老鼠”相关的篇章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段插曲,却成为了能唤起永恒回忆的篇章。看来是一个意外,但仔细想想,一点儿也不意外。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小布头奇遇记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阅读推荐《小布头奇遇记》及简介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