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
|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层次结构的分析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 2、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3、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4、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以及对生命的启示。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三、教学设想:分析课文应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环节。本篇课文的内容涉及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深邃而透辟,在感情处理上沉郁而厚重,文笔优美而坦诚,提供了品读分析的多种资源。 课文分析可以考虑以作者感情为中心,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同地坛的关系里有的是人物与自然的对话、人物心灵中一种情绪与另一种情绪的对话。在第二部分,贯穿始终的是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交织着对往事的追忆、对迟到的悔恨、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抓住对上述各种感情的分析,可能找到解读全文的钥匙,从而完成评价、借鉴、吸收等任务。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也应是分析和评价的重点。 四、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1、自由地朗读全文,熟悉全文脉络,把你认为最能感动你的句子或细节找出来。 2、阅读《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其他五部分 (一)导入 幻灯片播放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事迹(邰丽华、霍金、海伦凯勒、桑兰)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作者介绍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史铁生,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三)重点字词(检查预习) 剥蚀( )柏树( )恍惚( )隽永( ) 猝然( ) 坍圮( )恪守( ) 熨帖( ) 濒( )临 意蕴( )宿命( ) 祈祷( ) 窸窸窣窣( ) 亘古不变 ( ) (四)整体感知 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1、地坛和“我”有何相似?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园子荒芜冷落,而“我”也因残废而被生活抛弃,同病相怜。 2、地坛的生命给史铁生什么印象?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3、地坛给了“我”什么启迪?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1.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 “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限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2.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聪慧和坚忍,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心里太苦了。 3.史铁生从母亲身上读懂了什么? “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小结(板书):地坛:荒芜但 母亲:疼爱理解 不衰败 活得最苦 意志坚韧 作者:设想 生存的启示 生,不再可以辩驳 决定活 死,不必急于求成 怎样活: 承受苦难,坚忍生活 (五)文本研习 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词语、句、段),进行分析,谈谈你的看法。(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的思考: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仅仅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当年,他在21岁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但他通过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是正确的,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连连获奖,以自己原有的初中文化的底子而成为一名作家。这是他冷静思考的收获,这是他明智抉择的结果,这是他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顽强拼搏的成功。 生: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 生:作者写母亲内心的斗争。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生:在述说母亲的担忧害怕、关爱备至时,不惜笔墨,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过早去世的、无私而又崇高的母亲的形象。抒写自己的悔恨之情时,作者说:“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守。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过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些又都是多么深沉而又凝重的话语啊! 生:“有一回……”一段, 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生:文中第四段写道“我一下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什么意图呢?“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这就是了,一边是大都市的喧嚣,一边是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一下就打动作者的,就是地坛的宁静。 (六)片段练习: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懂你……(学生用10分钟左右完成) 配乐(《懂你》、《烛光里的妈妈》)朗读,并做适当点评。 (七)集体朗诵食指《热爱生命》前三节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幻灯片投影)坚强生活 相信未来 热爱生命 回报母亲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我与地坛,史铁生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我与地坛》教学实录5 |
下一篇文章: 我与地坛精品说课稿教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