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W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 正文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人教版)

【教学目的】
1.了解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总体把握评论对象,以及把叙述小说发展历程与阐明小说发展规律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文引用论证方法的运用。
【重点难点】
1.纵横交织、经纬互补的写法。
2.引用论证方法的运用。
3.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
【教学设想】
导读课。
学习这篇课文的难点是:学生不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可作一些必要的介绍,但不可过多过深。
学习的重点是文章的结构和线索,以及引用论证的方法。
授课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比较分析吴组湘文章和茅盾文章的标题:
茅文: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吴文: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1.相同点:
(1)两文均属文学评论。茅文"谈"表明文体为议论文,吴文未加"谈"、"说"、"论"等类字眼,但亦隐含"谈"的意思。
(2)两文均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和"和"及"表明评论的对象有两个。茅文谈的是《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吴文谈的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规律("其"指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2.相异点:
两文评论对象有别。茅文评论的是一部具体作品--《水浒》,而吴文则是从宏观的角度,评论我国古代小说这一体裁形成。
二、总体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
1.结构。
由标题分析可知此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七自然段),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第七自段是第一部分的结束语)
第二部分(第八自然段到末尾),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规律。
前部分是从纵的方面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后部分则是从横的方面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中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2.内容要点。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抓住重要语名,从文中筛选和检索出内容要点。
(1)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既是谈发展历程,必以时间为叙述的顺序。作者按时代的先后,论述了小
说这一文体在中国产生、发展、成熟并走向顶峰的全部过程,为读者勾出了
中国小说史的基本轮廓。
①起源:上古神话传说。
《穆天子传》、《山海经》等。
"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话。"
②发展: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
《搜神记》(志怪小说),《世说新语》(志人小说)等。
"'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
③成熟:唐代的传奇。
《长恨歌传》、《李娃传》等。
"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
在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别。"小说发展成为文学创作。
④继续发展: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的。"
⑤顶峰:明清的小说。
《金瓶梅》、《红楼梦》等。
"文人的独立创造","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
在这部分的末尾,作者写道:"中国小说发展的脉络及特点,大致就是如此。"
可见,作者不仅叙述了中国小说发展的脉 络,还论述了中国小说发展的特点。
(2)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规律。
作者还从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程中,发现了几条规律性的东西。谈规律,
虽未采用条款式的表述方式,但在每条规律前有"其一是"、"还有一条规律"、
"再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另外"等提示性的话,因此从文中找出作者所谈
的这几条规律还是比较容易的。
①中国的小说是来自民间的,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
②史传文学对中国古典小说有较大影响。
③中国为群众长期热爱的小说创作多是立足于现实,不脱离现实,因而有生命力。
④中国小说受封建统治文化的压迫摧残,发展术为艰难。
三、小结
1 . 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要点。
2 . 掌握分析结构和概括内容要点的方法。
四、作业
1 . 翻译文中引证的文言语句。
(1)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3)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4)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羞不专明鬼,明纪人间变异,亦微有些戒寓焉。
2 . 书题一、三。
第二课时
一、检查讲评作业
课文中引证的文言语句翻译:
1 . 作品的内容材料出自虚构和想象,作品的思想意义要通过富有文采的
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2 . 热爱它而更了解它的丑陋之处,憎恨它而更清楚它的善良之处, &127; 对"善"崐与"恶"都必须写下来,这就叫做如实记录。
3 . 用明镜来映照事物,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
4 . 虽然我的这部书名为志怪,但原来它不是专门记明鬼事, &127; 有时还叙说人间崐的变异,也稍微有一些鉴戒世人的意思寄寓在其中。
二、写法研讨
1 . 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引用别人的话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例(1):引用萧统《文选序》中对文学下的定义:"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崐藻。"作者引用后,接着加以解释,说明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并不包崐括小说,继而指出其意义,把文学与历史区别开来,由此引出小说虚构的特征。
例(2):引用刘知几《史通》总结史传文学经验的话:"爱而知其丑,憎而崐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作者引用后,对原话加以解释:"就是说,爱它崐而要晓得它有缺点,恨它而要晓得它有长处。"然后,再引申评论:"世上万事万崐物都是对立矛盾的统一体,不可能有纯粹的东西。一方面有善恶、是非之分;但好崐人身上有缺点,坏人身上有长处。这完全符合辩证法。"最后指出:"古典小说对崐史传文学的继承,首先表现在对人的看法和描写上。"从而归结到"史传文学对中崐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本文对引用论证的运用,很值得学习。
引用论证有两点要求:
(1)引用贴切。必须深入地把握他人的观点,使之成为自己文章不可分割的崐一部分。
(2)引申评论。引用他人的话后必须有自己的议论。要寓评论于分析之中,崐使之与自己的文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切忌只引用而无引申发挥,贴膏药更不可取。
2 . 此文为什么要采取纵横交织、经纬互补的写作方法?
这是由文章的内容决定的。此文一方面要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就必须从纵崐的角度来讨论;另一方面又要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规律,就必须从横的角度来探崐讨。只有采取纵横交织、经纬互补的写作方法,才能使此文立论充分,论证严密,崐内容丰富完整,结构层次清晰,从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量。
3 . 这篇文学评论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色?
本文语言平实、准确。用简洁、朴实的语言谈小说发展历程,讲小说发展规律,崐无雕饰,不
夸张。用语恰用其分。例如:
(1)宋代的小说大致是根据史事记载完成的,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同唐代小说大不相同。
"大致"表明有些小说并不是根据史事记载的。这符合实际情况。如无"大致"一词就会流于偏颇。"大不相同"用得也很恰当,它不同于"不大相同"。
(2)后来人们写了各个朝代的历史小说,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即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的,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大多"表明有少数作家并没有走宋代的路子。
三、小结
1 . 引用论证的运用。
2 . 纵横交织.经纬互补的写法。
四、作业
1 . 给加点字注音。
(1)稗官( bai ) (2)开拓( tuo )
(3)意蕴( yun ) (4)妍 ( chi )
(5)脉络( lou ) (6)粗糙( cao )
(7)参予( yu ) (8)八十一难( nan )
2 . 书题二、四。
〖附录】
一、板书设计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 相同点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比较 相异点
发展历程 发展规律
(纵式) (横式)
时│起源 ① ② ③ ④
间│发展 来 受 立 发
先│成熟 自 史 足 展
后│继续发展 民 传 于 极
为│顶峰 间 文 现 为
序│ 学 实 艰
影 难

纵横交织
经纬互补
二、参考资料
(1) 统《文选序》:"若其赞论之综辑辞采,序述之错比文毕 , 事出于沉思,
义归乎翰藻,故与乎篇什,杂而集之。"
言史传之赞论序术,与"篇什"同选,即以其"综辑辞采"、"错比文化"、"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符合选文标准,是与"篇什"一致的,所以入选。
(2)上古神话传说。
《准南子》:女娲补天造人,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
《山海经》:黄帝与尤之战,禹承夫治水,精卫填海,夸夫逐日,刑 天舞
干戚等。
(3)志怪、志人小说。
志怪小说《搜神记》:《干将莫邪》、《韩凭夫妇》等。
志人小说《搜神记》、《自新》、《陶侃性检厉》、《钟会嵇康》、《邪量》、
《任诞》、《文学》等。
(4)唐传奇。
除陈鸿的《长恨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外,著名的还有蒋防的《霍小玉传》
沈既济的《任氏传》、无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等。
(5)宋元话本。
话本小说:《清平山堂话本》、《京本通俗小说》等。
讲史话本:《新编五代史平史话》、《大宋宣和遗事》和《全相平话五种》
(包括《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史话》、《泰并六国平话》、《前汉书评话》
续集和《三国志平话》)。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缃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人教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