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呼吁教案
|
我的呼吁 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这篇演讲词的主旨。 2、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文章的逻辑性、思想性。 3、领悟、品位其中精彩的语句,感受本文的艺术性。 4、领会“尊重生命”的伦理的内含,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1、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把握演讲词的主旨。 2、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 重点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文章的逻辑性、思想性。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演讲词,同时又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课堂 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 导入 一只小鸟,有时因为人的占有欲而委落尘埃;一只蜗牛,可能因为人的粗心大意而在我们坚硬的脚下粉身碎骨;一朵小花只是由于人的爱美之心而凋零枯萎……生命,特别是细微、弱小的生命,往往不被我们当作生命而践踏,实际在它们的世界里,何尝不是天崩地裂的灾难!何尝没有肝肠寸断的悲伤!——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促进生命——史怀哲以他尊重生命的伦理向我们展示了一颗博大而高尚的心灵! 二、作者简介 史怀哲(1875~1965年),他的“敬畏生命”的思想闻名于世。爱因斯坦说“像史怀哲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没有发现过”。这位出身于阿尔萨斯(一战前属德国、战后属法国)的欧洲人,得过哲学、神学、医学三大领域的博士,还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但他的声誉并不建立在他的才艺之上,而是他对人类苦难的无比同情及其热忱的献身精神。他将生命中的半个世纪贡献给了赤道非洲,贡献给了那里的医疗事业,从1913年建立丛林诊所,直到与世长辞。他一直被视作行动的人道主义的象征。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金。本文是他在瑞典斯德哥尔德颁奖仪式上的演说词。另外,他还有两篇著名的演讲词:一篇是1963年8月3日在兰巴雷内的演讲,原名《当今和平之路》,一篇是1957年在奥斯陆的广播讲话,原名《对人类的呼吁》。著有《耶稣生平的研究》《文明的哲学》 三、 文章思路 1、《我的呼吁》主要呼吁什么? 明确:呼吁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呼吁人们从善去恶,远离暴行;呼吁防止大众疫病,呼吁放弃原子武器,避免战争,和平共处。 2、指出7段只要意思 第1节从反、正两方面阐释“尊重生命的伦理”。 第2节讲建立在这种伦理基础上的善恶观。 第3节写良善与暴力的对比。 第4节强调人类应互助 第5节讲对战争与和平的选择 第6节阐明我们的目标:谈判取代战争 第7节呼吁领袖:维持和平、尊重生命、实行人道 由以上概括可大致看出作者的行文思路是:由理论到实践,由抽象到具体,由普遍到个体,前两节的理论阐述是后文的基础和前提。 3、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阅读课文的时候注意字词的读音并思考一下“伦理”是什么。 伦理:处理人们相互关系所应遵守的道德和准则。(伦理学: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大家把伦理的意思装在脑子里,因为我们分析课文时,这个词是一把重要的钥匙。 4、1)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核心是什么呢? 核心: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 2)今日之事实是什么? 种种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3)面对事实,作者提出了怎样的倡导以及怎样的解决方法? 倡导:真理、友好、仁爱、和气和善良的道德原则。 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贯彻尊重生命的伦理,防治大众疫病,帮助旧日殖民地的民众,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关注生命”这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中来,特别是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 5、大家看课后练习题二,最后一段话,作者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农人可以为了生活在牧场上割一千棵草花给他的牛吃,但在他回家的路上,他却不应不小心踢倒一棵路旁的小花。 相信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应该如何尊重生命。 史怀哲认为每一个人在伤害到生命时,都必须自己判断这是否是基于生活的必须而不可避免的。他相信宇宙间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当我们致力于帮助别的生命时,我们有限的生命可体验与宇宙间无数的生命合而为一。 四、问题探究 1、本文运用了许多“应该”“应当”“必须”等词语,这是否显得生硬,有碍演讲效果? [点拨]确实如此,本文运用了许多“应当”“必须”等“生硬”词语,如“我们应该推行富有将来性的政策”“我们应该带着感谢和奉献的心情”“我们必须选择后者”“我们必须寻求和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必定能以谈判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确信现代人的理性必能创造出伦理的观点”“我相信必定有不少人挺身出来”。一般来说演讲讲求语言委婉,以便听众接受你的观点,但也未必尽然,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如本文作者史怀哲他是哲学家、神学家,他在非洲丛林行医一生,救死扶伤、推行人道,以年近八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这样一个颁奖典礼上,他用这些毋庸置疑,不容商量的坚决与肯定的词语是有特定前提的:他高深的哲学修养,悲天悯人的基督情怀,80年的人生感悟,泾渭分明的善恶邪正,所有这一切都让他执著与自信。同时从这些用词中也可看出他是一个坦诚直率的人、态度鲜明的人。 2、本文有两处引用,一是引用耶稣的话,一是引用保罗的话,你对此有何评价? [点拨]第一处引用“耶稣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思的至理名言: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出自《圣经•马太福音》。意为柔和谦卑、温驯的人是有福的人,他们一定能得到上帝所应许的土地。第二处引用:“希望他们铭记使徒保罗的名言:若是能够,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这两处引言均与宗教有关。我们绝大多数人未必是基督徒,但就这两句话看是引人向善的,是有它的进步意义的。史怀哲本人是神学家,这样引用是与他的价值观和信仰密切相关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本文的现实意义。 3、如何理解“我们对旧日殖民地的民众所给予的善良帮助并不是什么慈善事业而是赎罪”这句话的含义? [点拨]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方殖民者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榨取了他们的血汗,占领了他们的家园,现在给予帮助是道德良心发现的一种表观。从这个角度看史怀哲是一个勇于直面历史的人,令人钦佩。另外,史怀哲是一个神学家,“赎罪”这一说法具有明显的宗教意味。 4、第一节中最后一句“这时候,我们便进入另一种迥然不同的人生经验”中“这时候”是指什么时候?如何理解“经验”? [点拨]尊重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时。 5、作者说,平时我都尽力保持清新的思考和感觉,而怀着善的信念,时时依据事实和我的经验去从事真理的研究,他所说的“怀着善的信念”是怎样的一种信念? [点拨]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 6、我们常常不使用帮助我们千百倍力量的杠杆,却想移动重物,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会其好处。 [点拨]这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本体分别是良善和暴力,这一比喻形象地突出了良善的作用和好处及平息暴力的途径。 7、“所以白人和有色人种必须以伦理的精神相处,始能达到真正的和解”这一句中伦理的精神具体指什么样的精神?, [点拨]这一“伦理”就是指不论是哪一人种都具有生存意志,他们都是生命,都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展。 8、本文在语言运用上还有哪些特点? [点拨]如正反对比,一破一立,增加了说服力,排比增强语势等(例子自找)。 9、对史怀哲的一些观点,你能试着举一些实例来验证吗? [点拨]如把生物分成高低贵贱,会导致部分人对部分生物形成伤害,二战时纳粹就曾以犹太人为“劣等民族”为借口,大肆屠杀,惨绝人寰。又如“以暴易暴”,当今的巴以冲突就是很好的例证,美国以打击恐怖和无赖国家为名,滥施武力,也只能使恐怖更加猖獗,世界更加动荡等。 五、对比鉴赏,提升能力 我们学习了《我有一个梦想》和《我的呼吁》后,是否觉得它们有许多相似点呢?不妨对这两篇著名的演讲词作一比较阅读。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作者: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世界名人,都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他们都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人类崇高事业,从而受到人们的敬重与爱戴,二者思想相同点是都追求平等、和平,不同点是马丁•路德金主要是为维护种族权利而斗争,为黑人的平等权利鼓与呼。而史怀哲更注重对所有生命的“敬畏”,从而推行人道主义,呼吁和平。两篇演讲都充分体现了作者主张观点。 文体:两篇都是演讲词,不同点是演讲人,演讲场合,演讲的对象不同。 内容:都反映了人类崇高的理想,神圣的追求,都为推动人类走向美好鼓与呼;不同点是金的演讲重平等、史怀哲的演讲侧重和平。 手法:整体上看这两篇演讲都文质兼美,从表达方式上看《我有一个梦想》多抒情,《我的呼吁》多说理,从修辞上看两文都运用了比喻、排比、对比、反复等修辞格,但《我有一个梦想》运用得更丰富,效果更明显。 六、总结全文 作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受奖演说词,这篇《我的呼吁》真是振聋发聩,发人深思,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更具号召力。 在演说时,史怀哲开门见山,不绕弯子。首句即点题“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杨丙乾说:“发端之风格,以自然为贵,字句须短洁,词语须温和,不能如描述之华美,不能如推辩之流利,亦不能如结尾之热烈,优良之发端,具有‘简单、平易、明确’三性质,使人愉悦与接受。”用这一段话来评价史怀哲的开篇很合适。接下来作者由这一伦理将意义逐次扩展,语意逐渐加强,以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高一浪的论述高潮。最后作者以诚恳信任的态度,热情洋溢地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的结尾方向明确,提法具体,态度坚定而谦逊,富有感召力。正如白居易所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作为哲学家的史怀哲,在本篇演讲词中,语言极其准确、明白、鲜明、有力,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句子虽短,但多附加成分。如:尊重生命的信念要求我们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又如:现世的一切暴力都有其自然的限制,早晚会产生和它同等或者超越它的对抗性暴力。 此外,本文的对比手法,增强了说服力,比喻增加了形象性,排比增强了气势。 当然最让我们感动和鼓舞的是他所呼吁的平等、博爱与和平的精神,最让我们敬重的是他对生命的敬畏。 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是和平,通过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演说辞我们知道了要通过尊重爱护生命来争取和平。 有这样一枚邮票,是1998年世界人权宣言50周年的纪念邮票。大家都看到了一些什么?还是围绕我们今天和平的话题来思考。 画面有一只用五种颜色勾画出来的和平鸽,象征着五大洲的人因为平等而共同创造了和平。背景是一双儿童的眼睛,充满希望的一双眼睛,展望着和平。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我的呼吁,史怀哲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我的呼吁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我的呼吁史怀哲作者简介 |
下一篇文章: 《我的呼吁》教案(人教版高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