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国外 >> 《宽容》序言 >> 正文

 

读房龙《〈宽容〉序言》

“无知山谷”:一个象征

段崇轩

人类社会跨过了艰难曲折的20世纪,进入21世纪。在世纪之交,人们曾对新的世纪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和憧憬,希望这是一个和谐、合作、发展的世纪。但两年过去了,无情的现实粉碎了人们美妙的想像。新的世纪并不安宁,血腥的冲突与战争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恐怖主义制造了“9·11”等一系列悲惨事件,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以暴易暴”战争仍在继续,少数霸权国家总想以自己的“单边主义”取代“多极格局”而制造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国家、民族、宗教、地区之间,似乎更加你争我夺,不能宽容了。

荷裔美籍历史学家房龙,1925年出版了他的历史著作《宽容》,他在这部书中,以西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依据,以社会和人是否宽容为标尺来感受和理解历史变迁,勾勒出一条从古希腊到现代社会的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他“缕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导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己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在全书的“序言”中,更是创造了一个“无知山谷”的形象世界,描绘了两种思想和行为的殊死斗争,勇敢地倡导和呼唤人类的“宽容”精神,并预言“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在20世纪20年代,房龙就有这样的思想远见,确实弥足珍贵。

但是,“宽容”精神何其困难,也许它永远只是一个理想《宽容》序言中“无知山谷”发生的故事,成了一个永久的“预言”故事。

一部历史著作的“序言”,一般的做法是要从理论、概念和写法等方面入手的。而房龙却不落俗套、别出心裁地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寓言式的故事,把复杂的思想转换成了生动的形象。“形象大于思想”,由于这形象饱含了作者的理性思考和历史内涵,又使这形象上升到了象征高度。“无知山谷”的故事象征了人类文明“宽容”与“不宽容”的激烈而漫长的斗争,预示着人类历史的艰难演进。作为一个概念,房龙所谓的“宽容”,绝不仅仅是指个人的思维、心胸、姿态等等,而是指一定的社会和人们容许别人有思想和探索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有耐心公正的容忍。这篇“序言”生动、好读,意味深长,把它独立出来,又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诗、哲理诗。

房龙创造的“无知山谷”,没有年代,也不知在何地。这种时空的不确定性,使它具有了一种超然的普遍性和象征性。村民们依靠千年的律法和古书以及一代代人的经验积累,来建立他们的社会规则和生活理念,多少年来,没有人敢打破这种超稳定的秩序,也不知山谷之外有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但它的内部总有一天会产生“叛逆者”来打破陈腐的社会秩序;它也禁不起任何自然灾害的袭击,灾害一来,就会土崩瓦解。请不要以为这是消逝了的历史遗迹,它只是作者的一个象征,象征一种封闭、落后、专制的生存环境,这样的环境其实到处都有。它可能是一个单位和村庄,也可能是一个地区和国家。落后的地方有,发达的地方也会有。

“守旧老人”是“无知山谷”事实上的统治者、立法者、执行者。他们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群人,组成一个统治集团。他们成天“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并将其奉为“圣经”、当作律法,而解释权、执法权牢牢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他们教导村民要乐天知命,不要对外面世界有任何想像和幻想。他们对试图走出山谷的青年人毫不留情地进行法律制裁,极力维护着“无知山谷”的古老秩序。他们是最专横、最“不宽容”的一伙老人,绝不容忍年轻人有冒险行为,甚至不允许你有思想自由。但当他们拼死维护的山谷部落遭受天灾之后,他们也跟随年轻人仓惶出逃,去寻找新的家园了,这又显示了他们人性的虚伪。

“村民们”的形象具有两面性。在守旧老人的严酷统治下,他们麻木无知,自满自足,享受着所谓的“天伦之乐”。他们窃窃议论着“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坚定地站在守旧老人的一边,凶狠地惩罚他们同类中的“先驱者”。但面对家园被毁、饿殍遍野,他们冲破老人们的阻挠,毅然走上“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当他们踏着“先驱者”的足迹,找到新的家园后,他们改变了对先驱者的看法,追悼先驱、继承遗志,开创着新的生活。这又表现了他们真诚、革命的一面

“宁静”“幸福”的“无知山谷”,其实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反叛和斗争。一代代的年轻男女,“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他们不是摔下山崖,就是被活活处死,山脚下已经“白骨累累”。那位年轻的“漫游者”“先驱者”,就是这许多男女中最杰出的一位。他没有屈服于守旧老人的恐吓、劝说,悄悄走出部落,四处漫游,筚路蓝缕,踏上一片新的土地,看到有同样血肉的男男女女,目睹了“光彩夺目”“细心雕琢”的城市,他没有自私地一个人走进城市,而是又长途跋涉回到山谷,他要把发现的“新大陆”告诉村民。他的出发、见闻,无疑证实了千年不变的古训的荒诞,无疑粉碎了守旧老人们的愚民政策。因为人们一直不怀疑守旧老人说的“对山那边的事物我们应该一无所知,直到世界的末日”。“他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犯了弥天大罪”,得到了最严酷的惩罚--重石砸死、抛尸山脚。这位“先驱者”在专制制度下献出了生命,他没有实现自己“带领”大家“看到幸福生活的曙光”的愿望。

“不宽容”的制度和“守旧老人”,又使“无知山谷”落后、愚昧了“很多年”,最后竟导致了在一场特大干旱中的村毁人亡。但是,也正是当年“先驱者”在探险中的一堆“石子路标”、一条“火烧通道”,把残留的村民引出了大山,找到了新的牧场。这时,村民们才终于认识到:先驱者“对了”,守旧老人“错了”。“不宽容”的社会和老人,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惨重的代价告诉人们,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都要宽容不同的思想行为、乃至异端邪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走向封闭、僵化、死亡,找到更开阔的新生之路。

“不宽容”其实源于人们自私、狭隘的本性,而自私、狭隘的人性最容易导致的是对立、冲突、斗争乃至战争。因此,“宽容”作为人性的一种超越和升华,它就显得格外难得、珍贵。而漫长的人类历史证明,“宽容”是人类进步的福祉,因此我们必须倡导“宽容”,克服“不宽容”。今天,我们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正在努力向民主、自由、科学迈进,社会将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元,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不宽容”能否更多更快地转化为“宽容”呢?(山西太原市山西省作家协会)



共同的自审之镜

傅书华

读房龙的《〈宽容〉序言》让我最感惊异的是,作为一个荷裔美国学者,讲得却似乎就是我们民族的事情,看来人类确有着相同的生存境遇。通过作者提供给我们的这面共同的自审之镜,我们得以更清楚地反观我们自身,并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

作者在文中所描绘的“无知山谷”,多么像我们民族的栖身之地啊。

封闭性是“无知山谷”的一个显著特点:“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永恒的山脉”挡住了人们外出的脚步,也挡住了人们往外看的视线。这“永恒的山脉”既是一种有形的存在,更是一种无形的隐喻。就拿我们民族来说吧:我们民族是一个大陆性民族,大陆性的自然生存环境固然限制了我们出行的脚步,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更是那无形的“永恒的山脉”,把我们死死地束缚着。安土重迁已经内化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在这种封闭性的生存境遇中,随遇而安、安贫知足就成为人们的一个显著的精神特征:“这条小溪并不像江河那样波澜滚滚,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同时,由于随遇而安、安贫知足,人们没有不满,没有激动,更不会有如现代西方海德格尔氏所说的“烦忙”与“烦心”,有的只是“宁静”。也由于随遇而安、安贫知足,尽管生活极为粗陋,但人们却仍然感到“幸福”:“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我插队时山村乡亲们的生活图景:他们与世无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的人一辈子没有去过县城,没有见过火车,他们想像中的京城的帝王生活,也只是一袋子白面一袋子大米而已。这样的生活,在过去的古诗词中,却被反复地咏唱为田园风光、田园之乐。就说我们自己吧,尽管生活在今天,尽管生活在城市,但也会时时地痛感到,由于随遇而安、安贫知足的惰性,我们不也是明明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仍然不肯走到外面的世界去,仍然不肯让外面世界的精彩照射进来吗?

由于封闭,由于天人合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现代知识之风就吹不进来,经验就成为知识的主要来源,于是,辈分高的人就成了自然而然的权威,辈分的位差也就与价值的是非高下上了等号,与年辈相关的历史、传统也就成为高不可及的永远正确的存在:“它们是一千年前由一个已不为人所知的部族写下的,因此神圣而不可亵渎。在无知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这样的状况,不要说在我们民族的过去,即使在今天,在我们身边不也是屡见不鲜吗?这样的封闭、沉滞,自然与生命鲜活的天性是相违的:虽然“守旧的老人们”“向儿孙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们却惦记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青年人毕竟向往着新的天地新的生活。在二者的对抗中,封闭、沉滞的无知山谷,被撕去了宁静、幸福、田园风光的温情面纱,露出了愚昧、野蛮、吃人的真实面目:“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那些“曾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高墙”的人,“陈尸石崖脚下,白骨累累。日月流逝,年复一年”。你看,这多么像一幅对我们民族那些求新者的命运写真。而尤其让我感到惊心动魄的是,为了大众谋求新路的创新者却死于大众之手:“人们举起了沉重的石块。人们杀死了这个漫游者。人们把他的尸体扔到山崖脚下,借以警告敢于怀疑祖先智慧的人,杀一儆百。”你看,这多么像鲁迅笔下夏瑜的命运。

但是,无论怎样缓慢,历史、生命总是要向前发展。封闭的系统,没有调节自身内在矛盾的能力,不能激活自身的活力,最终只能在生存的绝境中,走向自身的崩溃:在“一场特大干旱”后,当“潺潺的知识小溪枯竭了,牲畜因干渴而死去,庄稼在田野里枯萎,无知山谷里饿殍遍野”,“半数以上的人由于饥寒交迫已经离开人世”时,终于,“一天夜里,爆发了叛乱。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只有在这时,“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开始了”。你看,这多么像我们民族走过的历程,我们的民族不正是在最后的绝境中,才终于走向了现代化的进程么?鸦片战争,五四运动,就是这“投奔陌生世界”的开始。

在房龙提供给我们的自审之镜中反观自身后,我觉得还有几点值得我们继续加以反思:

老人形象。这里的老人自然不是指生理意义上的老人,而是文化意义上的老人。老人总是从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中汲取思想资源,总是从历史与传统中汲取思想资源,所以,在文中,当无知山谷已经濒临绝境时,他们却“并没有灰心。他们预言说,一切都会转危为安,至少那些最神圣的篇章是这样写的”。同时,相对来说,老人在社会中,总较青年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临近人生暮年,人生欲求不是太多太强烈,对社会要求也就不是太多,所以他们总是安于社会现状,不肯对社会作新的变革,或者反对对社会作新的变革:“他们已经很老了,只要一点食物就足够了”,“老人们无力地抗争着”,“守旧老人错了”,“守旧老人撒了谎”。如此,人生总是要从青年一步步进入老年,但同时,人生又要防止自己从青年一步步进入老年,对于事业有成者更应如此。

大众形象。寻求新知的先驱者、漫游者为了大众利益却死于大众之手,此种悲剧古今中外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先驱者、漫游者总是因行走步履早于大众而成为与大众相异者,成为大众的异端。想想前几年,我们不是还对个体经济的经营者心存偏见么?我们不是还对新的人生形态心怀偏见么?如此,我们对与大众相异者,对于异端者,要有宽容的胸怀,要禁绝暴力的手段,才不至于一再地愚蠢地“举起了沉重的石块”,一再地事后“的确很内疚”。

先驱者、漫游者形象。先驱者、漫游者注定是牺牲的命运,即使在最开明的时代,也是如此。谁要作先驱者、漫游者,谁就要有承受牺牲、孤独的精神准备。在今天的变革时代,也是如此。

最后,我们在文中看到,之所以走出了无知山谷,是因为绝望境遇中的彻底失望所致。一个封闭的系统,总是在其失去了最后的活力、生机后才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溃的,而这活力、生机又总是与人的基本生存密切相关的,明乎此,我们对十年浩劫过后中国社会的必然转型,对今日市场经济所焕发出的新的动力,当会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就是这样,读《〈宽容〉序言》,仿佛是在读我们自己的历史,读我们今天的现实,读我们自己。我们应该感谢荷裔美国学者房龙以《〈宽容〉序言》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面共同的自审之镜。(山西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宽容》序言,房龙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读房龙《〈宽容〉序言》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