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国外 >> 变形记 >> 正文

 

邓彤《变形记》课堂实录

邓彤《变形记》课堂实录

[师] 课前已经要求同学们反复阅读《变形记》课文了。今天我们一起品味这篇著名的小说。我们先来品读第一段。

(教师朗读课文第一段,以冷静而低沉的语气、语调渲染气氛,营造一种符合文本风格的课堂气氛)

[师] (问)格里高尔变形后的身体感觉如何?

[生] 格里高尔变形后身体上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为了能够向右边睡,他足足试了一百次,一直试到腰间感到一阵阵“隐痛”才不得不停止。

[生] 他只不过为了挠挠肚子上的“痒痒”,就要承受“浑身一阵战栗”这样的痛苦。

[师] 请大家想想:翻身、挠痒,这些在平时轻而易举的动作,可是现在对于格里高尔来说却是难于上青天。这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这次“变形” 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

[师] 格里高尔的“不便”是不是就这两点呢?能否再从文中找到一处?

[生] 我觉得格里高尔开门那一段写得特别精彩。

[师] 就请这位同学表情朗读格里高尔开门的那一段文字。

[生] (缓缓而沉重地)格里高尔扒着椅子慢慢向门口移去……

[师] 读出了感情,读出了味道,很好。这段文字描写了格里高尔起床开门的经过。如果只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们认为这个词应该是……?

[生] (齐答)艰难!

[师] 大家感受到他的艰难了。请问,你们是从哪些词语、句子里看出他的“艰难”的呢?

[生] 他用嘴巴来转动钥匙,“这无疑已经给自己造成某种伤害了,因为一股棕色的液体从他的嘴巴里流出来,淌过钥匙并滴到地上……”我觉得这就是写格里高尔流着血在拼命地开着门。开门,对一个正常的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格里高尔却要为此付出血的代价。可见他的艰难。

[生] “他竭尽全力,死命咬住钥匙”也表明了开门的艰难。

[生] “他随着钥匙的旋转而绕着锁孔舞动”。

[生] 还有,他“吊在钥匙上,用全身的力量将钥匙压下去”也看出了开门的艰难。

[师] 还有吗?(学生停顿,教师启发)本段第一句中, 格里高尔为什么要“扒着椅子慢慢地向门口移去”?

[生] (恍然)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已经无法像人那样直立行走,所以要借助椅子“移动”,到了门口,还要“用力撂下椅子”,再借着这股力向门口扑去”,最后又不得不依赖门板的支撑,才得以“直起身子”。从床铺到门口,几步路的距离,但是格里高尔却走得如此艰难!

[师] (由衷地)分析得真好。不过,格里高尔为什么要如此艰难地挣扎着去开门呢?

[生1] 为了上班。

[生2]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

[生3] 害怕因此而失业。

[师] 是啊,已经如此处境艰难了,还是这样惦记着家人,为家人着想。联想到前面内容,当格里高尔发觉自己变为“甲虫”时,虽然身体极为痛苦,但他内心关注的似乎却不是自己。大家说说,当时他关注的是什么?

[生1] 是要去及时上班。

[生2] 是要养家糊口。

[生3] 是不想让父母太过担心。

[师] 我有句话想问问大家。当你突然遇到一件不幸的事,或者说你得了一场大病吧,你会怎么做呢?

[生1] 我一定会想办法治好自己的病。

[生2] 我至少要好好休息好好保养自己

(众生笑)

[师] 这都是非常正常的想法。但我们反观格里高尔,不觉得他太反常吗?他真的对自己毫不关心?

[生] (沉吟)我想,恐怕是家庭生活的重压吧。他要是太关心自己家庭怎么办?一个家庭总得有人要多做一点奉献的。

[师] 请注意:在这里,肉体的极度痛苦与内心的指向发生了异乎寻常的冲突,一般而言,任何人遭遇这种不幸都会痛不欲生,但格里高尔却居然想着自己的工作。这只能说明在他心中最有分量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工作!

我还想问一句:如果你的生活中有类似格里高尔这样的人,你将怎样评价他?你会给他打多少分?说说你的理由。

[生1] 我给他打满分。我觉得这个人太了不起了,完完全全的奉献,丝毫不讲求回报。我敬佩这样的人。

[生2] 我只给他打60分。因为他太没有自我!一个不关心自己的人,其实是对家庭的最大的不负责!因为,他是家庭中的支柱,他一旦倒下,他的家庭就完了。所以,他不关心自己就是不关心家庭。

[生3] 我给他打90分。我认为他对家人的真诚和奉献非常值得我们敬重,所以我总体上肯定他。我扣他10分,看法和他(指[生2] )差不多,但我认为没有那么严重,因为,他不关心自己,我觉得也是当时的情形所逼,人有时确实是会忘记自我的。

[师] 是啊,这就是格里高尔。他心里始终装着别人,惟独没有他自己。格里高尔在遭遇巨大不幸时,他的意力似乎并不在自己的不幸上!他始终牵挂的是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工作。

格里高尔如此关心家人,他的家人在他遭遇不幸后如何对待他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后两节,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翻阅课本,认真勾,教师巡视,7分钟后,学生陆续发言)

[生1] 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父亲用苹果轰炸他,其中一颗苹果居然深深“陷进” 格里高尔的后背,我觉得这位父亲简直是残酷。我觉得就是对一只小虫这样做都太过分了,何况是对自己儿子——一直深爱着家人的儿子!太没有人性了。

[生2] 我感受最深的是父亲把他推进房内的一幕:“格里高尔当即血流如注”几个字让我痛心!

[生3] 妹妹从来不对哥哥说一句话,最后说的一句却是在训斥哥哥。可是哥哥即使 变成甲虫后却依然关心着妹妹。可以说,哥哥最牵挂的就是妹妹了,但妹妹最后却这样对待哥哥。我为此心里非常难受。

[生4] 我感受最深的是:格里高尔后,全家人都感到非常轻松愉快。我一直在想,这家人到底怎么啦?当格里高尔好好的时候,大家都那么依赖他,一旦他没有价值甚至成为家庭压力时,大家就巴不得他赶快自己死去以免拖累自己。如果我生活在这样家庭,我真的觉得还不如死掉!

(教室非常寂静,大家似乎都受到这一番话的感染。教师于是插话道:)

[师] 那么,如果大家是格里高尔的家人,你会怎样对待这只“虫形人性”的大甲虫呢?

[生1] 我不会像他的妹妹一样,整天不和他说一句话。我想,他一定更需要安慰,更需要关怀。我会经常和他聊天,不管他能不能听得懂!

[生2] 我不会像他父亲那样粗暴地对待他,毕竟他是自己的儿子。我一定会为他营造一个他感到舒服的空间。

[生3] 我决不会在他受伤之后对他不闻不问,我会竭力为他疗伤,尽量减轻他的痛苦。

[师] (追问) 你不怕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会吓跑家中的房客以致失去经济来源吗?

[生] 我决不会为了金钱而丢弃亲情!

[师] (再问)你愿意常年与一只大甲虫生活在一起吗?

[生] (毫不犹豫地)他毕竟是我的亲人呀!

[师] (三问)当别人因为你的哥哥是一只甲虫而取笑你、疏远你,你还会一如既往地心他照顾他吗?

[生] 为自己的亲人受这点委屈,我无怨无悔。况且,如果有人因为这件事而取笑我、疏远我,那么他就根本不值得我去和他交往。

[师] (四问)最后,如果你的一切关心和努力实际上都帮不了哥哥摆脱困境,你怎么办呢?

[生] (斩钉截铁地)即使我的一切努力都没有效果,我也永不放弃!只要我尽到自己的心,我就对得起自己的亲人!

(全班同学鼓掌)

[师] (动容地)我为你的爱心而自豪,我为你的父母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而自豪,我为你的班级有你这样的同学而自豪!你的爱心是我们这堂课最大的收获!

谢谢你。

(下课)

评点

最近有幸听了邓彤老师的一节公开课。邓老师选择的课文是卡夫卡的《变形记》。说实话我是为邓老师和学生捏把汗的一节课的时间要帮助学生解读一万多字的而且是与学生距离那么遥远的一篇作品老师将如何把握?我实在佩服邓老师的勇气他敢于向传统挑战其实也是在向自己挑战。他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挖掘那些有价值的问题他几乎略去了文中所有的情节只抓住已经变为甲壳虫的主人公葛利高尔如何费力地开门这一细节探究他的心理发展过程与环境对他构成的压迫这样就让学生找到了一把解读的钥匙。结束分析之前邓老师安排了这样一组精彩提问,真是步步紧逼妙语连珠当然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甚至引起了听课教师热烈的掌声但我认为首先还是邓老师的主导作用把握得好开发学生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很强才会有如此举重若轻、出奇制胜的效果。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的几个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价值的审美追求充分体现了邓老师在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中广度、深度、频率等方面的精心设计和良苦用心。

(袁湛江:《新课程中的问题意识与教师角色》,《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第8A期)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变形记,弗兰茨.卡夫卡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邓彤《变形记》课堂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