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X >> 乡村四月 >> 正文

 

机灵一动,竟“动”出意外的收获──《四时田园杂兴》教学案例

机灵一动,竟“动”出意外的收获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案例   福建省尤溪县实验小学 林月梅       这是我在教学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的一个课例。

  ……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想想:你准备怎么读好这首诗?

  (课前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生:朗读课文。

  (我在学生中巡视,一会儿听听这位学生读,一会儿看看那位怎么读。突然,我发现学生读书的神态特别有趣。你瞧,他们有的低声默念,有的昂首大声读,有的还闭着双眼,摇着头,晃着脑,有滋有味地读,煞是可爱。我忍不住地想:要是有架照相机就好了,把此时此刻的情景拍照下来,再让学生瞧一瞧。他们准会喜欢,有的还会捧腹大笑呢。想着想着,我踱回了讲台前,随手拿起课本,看到了文中的插图。忽然,有个念头在脑海里一闪。我沉思了片刻,于是,改变原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在读诗的时候,诗人邀我到他的家乡做客,他还告诉我很多乡亲们热爱劳动、热爱家乡的故事。正巧路过一棵大树时,我发现有两位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在学大人种瓜呢。我赶紧拍成相片带回来了。你们想看吗?

  生(迫不及待地):想看,想看,老师,快点让我们看一看吧。

  (我把课本上的放大插图展示在黑板上。)

  生:老师,你骗人。这是书上的插图嘛,怎么变成你拍的了?

  (课堂一下子乱哄哄的,学生似乎都在怪我骗了他们。我一言不发地笑着看着他们。忽然,有个调皮的男孩站起来,大声喊:“老师,那,我也会拍照。”“我也会。”“我也会。”一时,有好几个学生都激动得站起来了。哈哈,学生上“钩”啦!我心里乐极了,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也会照相?我才不信呢?”有个学生特神气地把头一昂:“老师,你会,我们也会。”)

  我(故作惊讶):“真的?那好,请大家说一说你们拍的是什么相片,上面讲了什么事?”)

  生1:老师,我拍到的相片上有个叔叔在田里干活。

  师:叔叔在田里干什么活?

  生1:在锄草,在给禾苗锄

  师:你能说得具体点吗?

  生1:行,我这张相片上,有一大块的田地,无边无际的,有叔叔头上戴着帽子……(同桌提醒:错了,应该是戴着草帽。)对,是戴着草帽,手里还拿着锄头在给禾苗锄

  师:你说得不错。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生1:放假的时候,我在外婆家玩。那些叔叔就是这样干活的,他们还给禾苗施肥、治虫呢。到了秋天,他们就割稻子了。

  生2(急了):哎呀,你别再说了,不然,我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师:别急,现在你说吧。

  生2:我拍得是丰收景。上面有一大片金黄的稻子,叔叔阿姨们都拿着镰刀,正弯着腰收割呢。稻田边,还有一群小朋友,提着篮子拾稻穗。

  师:你真不赖,竟然拍到了丰收景。你是不是也在乡下呆过了?

  生2(摇头):没有,不过我爸爸小时候在乡下呆过,他告诉我的。

  师:爸爸说过的事,你还记得这么清楚,记性真好!

  生3:老师,我也照到了一张。是一位叔叔牵着牛犁地。

  生4(马上站起来反对):老师,他说错了,牵着牛怎么能犁地呢?

  师:那你说说,他们应该怎么犁地?

  生4:我在一本连环上看过的,叔叔一只手拿着一根细长的鞭子,一只手扶着犁,犁套在牛的身上。牛在前面走,叔叔赶着它在后面犁。

  师:哦,从书上得到的知识,看来,你很爱看书了。大家可要向他学习哟!

  生5:老师,我来说说我照的相片吧,是在一个屋子里,光线很暗,一位老婆婆在油灯下织布。

  师:你怎么会想到是在“光线很暗的屋子里的”?

  生5:我想,这首诗里写的是穷苦人家热爱劳动的情景,如果家里很富,就用不着“日出耘田夜绩麻”了。穷人的屋子大多数很破旧的,那时点不起电灯,只能点着油灯做事情了。师:瞧,他能根据诗句的意思来想象面,说的多好!还有谁也来补充一下,在屋子里还能做什么?

  生6:还可以好几个人凑在一起,边聊天,边做事。

  生7:对,他们可以做鞋子,洗衣服,补衣服,小孩子也可以在一旁帮忙。

  师:你怎么会想到这些?

  生7:我家的邻居就是这样的,尤其是夏天,吃过晚饭,妈妈和阿姨们就会坐在阳台顶上一边聊天,一边干活。

  师: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事。看来,你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了不起!
(这时,我发现有一个平时上课从不发言的学生很犹豫地举着手,似乎有话想说。我急忙请了他。)

  生8:老师,我拍的是一群小孩子在河边钓鱼、游泳的相片。

  (大家听了,都笑他:这首诗里又没有提到游泳这件事,你乱说什么呀。)

  师:你说法与众不同。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拍的?

  生8:有一个暑假的傍晚,爸爸带我到郊外钓鱼,我看到很多小孩在河里捉鱼。

  师:那,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8:我还看到农民伯伯到河边挑水浇菜,阿姨洗菜。

  师:大家听到了吧,他用亲眼看到的情景拍成的相片,能说不行吗,你拍得好!

  (大家都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

  师:谁还愿意说的?请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学生们又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下课铃声响了,大家还意犹未尽呢。)

  ……

  没想到,瞬间的“灵机一动”,竟“动”出了丰富多彩的面,“动”出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动”出了课堂的新景观。

  通过这个课例,我体会到:⑴ 课堂教学是灵活、富有生命的,作为教师应有创新意识,大胆地进行教学实践,体验新课程教学的魅力。⑵ 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体验、感悟,创造性地学习。⑶ 要相信学生的创造潜能是一块等待开发的广阔天地,只要老师能慧眼发现、挖掘,学生的智慧就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乡村四月,翁卷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机灵一动,竟“动”出意外的收获──《四时田园杂兴》教学案例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