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山西省阳泉市西南舁联校 荆慧琴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钯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写的意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阴的桑树下学种瓜。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年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载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要求】 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诗。 3、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前两首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两首诗。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有关翁卷,范成大的生平资料,老师准备相应的音乐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老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随作者领略了中外的田园风光,体会到了自然、质朴、和谐、静谧的乡情,今天,我们再来走进古代诗人为我们描绘的田园美景,学习《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你也一定会陶醉其中的。 二、交待任务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 三、学习第一首诗《乡村四月》 1、作者简介,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2、阅读诗文: ⑴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 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⑶ 想象画面,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汇报交流: ⑴ 指名读诗文,纠正字音。 ⑵ 理解诗词的意思: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子规:杜鹃鸟。 句意: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满是绿色,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句意,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都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采桑养蚕,又是插秧种田。 4、读诗文,想画面,说感受: (播放音乐带,有感情的朗读)。诗文展示四月的乡间充满生机,一派繁荣的景象,同时勾画了农民在四月里紧张、繁忙的劳动场景,表达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四、学习第二首诗《四时田园杂兴》 1、作者简介: 范大成:苏州吴县人(今江苏)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宁四大家”。他的诗忧国忧民,多有佳作,晚年隐居,写了《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他一生田园诗的代表作,反映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民生疾苦。这里选的是《夏日》中的一首。 2、自主学习,了解诗意。 3、汇报交流,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绩麻:把麻搓成线。 句意:夏季农民非常繁忙,白天去田间锄地,晚上要在灯下搓麻成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⑵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未解:不懂。供:从事。傍:靠近。句意:即使那些幼小的孩子,虽然他们不懂的耕种与织布,但也在茂盛的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5、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你的感受: (配乐朗读) 诗文描绘了乡村大人耕织,孩子也学耕种的情景,展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勤劳,是一副具有浓浓生活气息的农家耕织的图画。 五、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课堂作业设计〗 1、把诗句补完整: ⑴ 绿遍山原( ),⑵ 童孙未解( ) 子规声里( )也傍桑阴( ) 2、请你说说“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我会背其他描写田园的古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渔歌子》理解词意,想象画面,体会词人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词。 〖教具准备〗 1、学生准备张志和的生平资料。 2、准备优美轻柔的曲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两位宋代诗人为我们展现的田园风光,使我们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质朴,谁能想象画面,再来背诵一下这两首诗。 二、回顾词的特点 1、谁还记的我们第一节课学的一首词,你们还能背诵吗?《忆江南》 2、词有什么特点: 词有词牌名,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词调是写词时依据的乐谱。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如《忆江南》《渔歌子》但后人写的《渔歌子》《忆江南》就与词牌无关了。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故又称长短句。 三、学习第三首词《渔歌子》 作者简介。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被贬官后,不再复仕,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 1、自读课文: ⑴ 轻声读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 对照注释,结合画面,了解诗意。 ⑶ 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情。 2、汇报交流: ⑴ 指名读词《渔歌子》纠正字音。 ⑵ 说诗句的意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句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句意: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悠闲自得,溢于其中) 3、想象画面,有感情的朗读,谈谈你的感受: ⑴ 配乐朗读。 ⑵ 谈谈你的感受: 作者将山前高飞的白鹭、岸边盛开的桃花,溪中肥美的鳜鱼及斜风细雨中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充满情趣的渔翁垂钓图。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也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4、练习背诵。 四、总结拓展 1、学习了三首古诗词后,你对乡村生活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背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23 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翁卷(宋) 范大成(宋)朝张志和(唐) 绿白 鸟雨 生机 耘绩 山鹭 闲人少 繁忙 各当家 劳动场景 花水鱼 悠然自然 才了....又 未解 斜风细雨 情趣盎然 学种瓜 渔翁不归 〖课堂作业设计〗 1、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西塞山前( ),( )鳜鱼肥。 ( )箬笠,( )蓑衣,( )不须归。 2、用自己的话把《渔歌子》第一句的画面描绘出来 3、快来读读下面的古诗,想想描绘怎样的画面。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乡村四月,翁卷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