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二年级第二学期 >> 语文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实录 >> 正文

 

《杜甫〈登高〉》课堂实录之一 -课件 教案 论文 实录 说课 反思

【简要说明】

  诗歌教学一直是困绕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上好一首诗呢?以往的经验多是词语解释,但诗歌又岂是能解释的?而《本事诗》中将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敷衍成一个故事,也不是一个很好的解释的方式。克莱夫·贝尔说:“感受力很强的人……对于伟大东方艺术品中有意味的形式,不假思索的作出反映,而对那些被……津津乐道的遗闻琐事和艺术的社会批评无动于衷。”(《有意味的形式》)要做感受力很强的人,我们须领悟作品的真正内涵与意味,以同作品被赋予的外在相区别开来。

  我研究了一些上诗歌似乎很成功的课例,都以故事开头,这固然有其“情感”上的优势,但开掘诗歌的境界却很有限,而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也不过是变相的词语解释,还谈不上对诗歌的个性阅读与深刻理解。同时,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由于消解了政治的束缚力,语文教学变得自由通脱了,但语文思想的“真空”仍然存在着。特别是高中阶段人文意识的匮乏更成为制约学生素质的“瓶颈”。所以,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诗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诗教其实是有关于人的思想与灵魂的教育,是有关对学生的思想的启悟与开掘。

  关于人文意识,我甚至不止一次地在课堂上说:“现在,我们不仅需要一种继接中华优良传统的复兴意识,我们还要一种普适的全球伦理理念。”“我们应当在这一课里学到一种远大的目光与宏大的视野,和一种洞察万物运动本质的思索能力。中国现在缺乏的是一种大国的意识,一种临机的恢弘的气度!我们希望这些意识能在你们的身上被不断地培育出来。”所以,在这一节课上,我进行了从“9.11”到“安史之乱”的历史回顾和两个环节的“研读”以增加学生的思想含量,并美其名曰“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于是,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在“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诗的能力”这个名目下可以简括地谈三点:

  1、能诵读和背诵,并读出诗的律美。

  2、把握诗歌意象,仔细品味诗歌意境

  3、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二泉映月》。)

  (打开投影:从“9.11”到“安史之乱”。)

  师:同学们,听这哀伤的音乐,会引起我们多少往事的痛苦的回忆啊。就在这个世纪初,在我们的大洋彼岸,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

  生:(描述略。)

  (幻灯:美国“9.11”。)

  师: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画面(美国“9.11”的电视面)了,我想我们应该有很多话要说的。是不是?

  生:太可怕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人类的劫难就在眼前发生的。

  生:我看到多少无辜的死难者。

  生:恐怖主义实在是太可怕了。

  生:又有多少这样的悲剧时时发生啊。

  生:灾难也有可能降临到我们的头上的。

  ……

  师:是的。其实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我们对于这次的全球性的灾难不能无动于衷,有很多问题我们都必须思考。而对于我们来说,在1240年前,在中国的唐朝发生也一件山崩地裂的大事件──

  生:(寻思)就是──“安史之乱”!

  师:对。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

  (生描述略。)

  师:我想,我现在正与大家的心情一样,对于发生于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故,内心充满着强烈的悲愤。回首往事,中华民族走过了多少艰辛与苦难的岁月啊。战争就是灾害与苦难。谈到战争,经历或未曾经历的人们,都明显地带着一种深切的苦创意识。那些有正义感的人们,一无例外,对于战争,或因战争引发的社会动乱,这些智者都表现出共同的道德倾向与文化认同──那就是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珍视与热爱。甚至,战争越残酷剧烈,则其人文情怀与文化关注就越强烈。”

  (本节设计,提问学生关于美国“9.11”和中国的“安史之乱”,将两者相提并论有一个用意,即以美国比拟、遥想当年的唐朝的盛事与所遭受的灾难,要借助于这种对比与联系以形成学生对过去类似年代的一种较为深刻的认知,并帮助学生培养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敬重意识,从而确立一种正义感与责任感;同时,要引起学生对战争或灾难的较深的感知与思考,并隐含着对中国未来的某种思考与关注,从而体现爱国主义的教育。当然,对于下文也是一个关涉。而这样做,也是想为全课定下一个恢弘的基调。)
 

二、老杜知多少

  师:如果说在一千多年前的那场人类灾难与浩劫,对我们来说多少有些陌生感的话,那么,通过一人,通过他的感受,可以使我们感受得更深刻而深沉些。他,就是我们要说的杜甫老人。

  (幻灯:杜甫像。)

  师:(“温故”提问,“知人”论诗,为新课学习作准备)说起这位老人,或者说他的诗句,我们总是有太多的话要说的。

  生:有传诵千古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一句我最感动。

  生:我知道杜甫还写了《三别》、《三吏》、《兵车行》等等名篇……

  师:还有,十载长安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和辛酸,“三年饥走荒山道”和人民共同饱尝的战乱、饥饿之苦,“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和人民亲密无间的生活。那么,杜甫所写的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倾向?

  生:对苦难的关注和感受。

  生:写广大百姓之所感,写广大百姓之所受。

  师:很好。是的,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的。杜甫时时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啊。现在我们看屏幕──

  幻灯:

 
 
  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杜诗中忧国忧民的主旋律。特别是“忠”“爱”精神,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杜甫的内心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

  杜甫展示苦难的同时歌颂生活于苦难中的人们相濡以沫的深情,以呼唤人们的良知和启沃人们的良心。

  早年的志向:“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十载长安的屈辱和辛酸,和人民共同饱尝的战乱、饥饿之苦,和人民亲密无间的生活,是杜甫思想决定性的因素。

  后世称杜甫为“诗圣”,梁启超赞美为“情圣”。
 


三、华章感读,当堂成诵

  师:现在我们就走进作品,读一读,去具体地感受作品所给予我们的。

  (生自由读,并时或交流。)

  (设计意图:课堂应当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支配。整体感知要阅读、讨论与广泛的交流。在信息的交互中扩大和丰富理解,是不可或缺的。在整体感知的阶段,不设置问题,还教学的自然状态,原生与无序的状态,以求得学生整体意识的建构。带问题感知,因其明显地使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点不及其余的定向性,而不利于语感的培养。事实上,这种原生的整体感知阅读预示的是一种可能性,是在面与空间上的延展,因而是生动的、丰富的过程。)

  师:好。我现在想听听大家给我读一读《登高》。

  (生读。)

  师:读得还算流畅,但本诗不能读得过平了。

  (具体指导细节略。)

  (生读。)

  师:好。这一次读得很不错的。我们深入进了杜甫的世界,感受了他的悲怆和沉郁。有关本诗的阅读,请大家看屏幕──

  幻灯:

 
 
  阅读和欣赏诗歌要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的具体情境,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

  要注意体会作品的构思和语言的妙处,理解深刻寓意;要反复吟诵,细细品味作品的情思和韵味。

  《登高》于悲痛中渗透着杜甫伤时忧国的心情。诵读要注意作者通过景物、环境描写创造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朗诵,要适当运用手势、眼神、体态来表情达意。注意声音语调,速度要慢些,韵脚要拖长,声音要响亮。最重要的是深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要让它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共鸣,做到声情并茂。

  《登高》表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沉郁,指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顿挫,指语言上的凝炼沉着和节奏上的铿锵跌宕。
 

  师:我现在给大家提供两种阅读方式,一种是普通的朗读,一种是我家乡的先辈给我的读法。(读法略。)

  师:大家再体会读读,然后背诵。

  (生读,并背诵。)
 

四、把握意象,品味意境

  师:杜甫于759年秋辞去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到了秦州,又于这年冬天展转流浪到成都。不久,由于蜀中军阀混战,他不得不流浪到梓州。764年,正当他买舟东下,返回日益思念的洛阳时,他的好友严武被重任成都,杜甫立即赶回成都,筑堂,这时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但是在765年春,严武突然去世,诗人又被迫东下,于766年春夏之交到达夔州。而诗人肺病、疟疾、风痹、糖尿病发作,最后耳聋齿落,百病缠身,潦倒不堪。在夔州,山川雄壮,地势险要,高江急峡,古木苍茂,别有一番气象。杜甫在这里写下了很多歌颂山川和遣兴书怀之作,以及咏叹名胜古迹的诗篇。应当说,在夔州的生活是可以惬意的。但是,诗人毕竟是关心政治的人,在这里,一切无不勾起他的回忆,引发他的感慨。于是写下了这千古名诗《登高》。

  师:我们先看开首两句。这两句写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

  生:风、猿、渚、鸟。

  生:风、天、啸猿、渚、沙、飞鸟。

  师:你的概括就全面多了。是写了六件富有代表性的景物。我想知道的是,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生:风急射眼,风中含悲。

  生:“猿啸哀”点出了悲哀和凄凉。

  师:“鸟飞回”怎么理解?

  生:在风中盘旋飞舞。

  师:很好。为什么要盘旋飞舞?

  生:内心很急。

  师:你这个“急”字用得好。

  生:我觉得有杜诗里的另一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意思。

  师:可能是一句比较恬静的境界吧?

  生:我以为是一个无边的孤独者的形象。

  师:好。确实,理解到这一层不容易啊。其实这风中的一切皆“急”,一切皆“悲”,一切皆“孤独”。开首两句用工笔从细处着笔,意在强化诗人心中的意向。

  生:老师的意思是这两句可以作“互文”理解。

  师:是这样的。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三、四句。

  生:我看到有人将这两句压缩为“落叶萧萧下,长江滚滚来”。

  师:你觉得压缩好不好?

  生:压缩后句子有些逼仄,好像有那么点古典的意味。

  师:你的语言感受力是不错的。压缩后抒情的意味淡了,给人想象的空间小了。
生:我的理解,“无边”境界就阔大多了,“不尽”无始无终。

  生:其实压缩也有道理的。落木纷纷,可知是深秋,叶本无声,而“萧萧”有声,其境界阔大可知了。“滚滚”而来的江水,是多么地一泻千里而不可阻挡啊!里面已经暗含了“不尽”的意思了。

  生:虽然在意思上可以压缩,在情味却不能压缩。压缩前那种摇荡情性的味道是很浓厚的。

  师:品词玩味的功夫就在这里。说得不错。三、四句从大处着眼。“无边”,写出景象的壮阔,又可见秋意正深,其肃杀之气已经遍临天下了。其这两句写得境界阔大而意境深远,而气象寥廓肃杀,于苍茫之中又增添了多少的悲壮啊!

  师:我们再来看第五六句。这两句重写什么?

  生:好像是写很深的悲哀。

  师:不错。试问有多少重悲哀?

  (生思索。)

  生:秋天是悲哀的。

  生:他乡作客是可悲的,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

  生:经常作客更可悲,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

  生: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况且,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

  师:你是联系了下句来理解的,是不是?

  生:是的。

  师:我们可以小结一下有多少重悲哀了。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七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八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九重年过半百,一事无事无成,悲不胜悲啊!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杜诗的“深沉蕴藉”。

  生:老师,你说“年过半百,一事无事无成,悲不胜悲”,诗中哪里体现这一点?

  师:(觉得有价值的发现来了,感觉诗句还有重新梳理的必要)问得好。有哪位同学来帮这个忙?

  生:我觉得还要回到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感觉这里面有一种不依人的东西在。

  师:有怎样一种不依人的东西在?

  生:伤秋,我听我爸爸讲,里面都隐含着文人失意的意思。

  师:你爸爸不简单,你也不简单啊。(笑)“悲秋”实际上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的一个说不完的主题。都含着文人失意的内容,究其原因,都在于古人有一种建功立业的抱负在。《左传》里有“三不朽”,所谓“立德、立功、立言”的说法。我们这里要探讨一下,杜甫的建功立业的问题。

  师:我们还是回到颔联来。哪位说说?

  生:秋天,往往暗示着人生的秋天的意思。“无边落木萧萧下”,诗人是孤独的,有着无边的孤独。秋天的到来,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诗人是无奈的。而秋的到来是如此的猛烈,不能不撞击着诗人的脆弱的心灵。

  师:你的理解很精微。那么,“不尽长江滚滚来”该作何理解?

  生:我觉得刚才XX同学所说的“撞击”一词用得好。我想,江水如时间,在诗人看来也是无法阻挡的,也是无奈的。我还觉得这里,长江如历史,滚滚而来,在逼问诗人。面对历史,我究竟可以做些什么,我究竟做了什么?不能不让诗人在内心里审问。

  师:确实,在自然面前,尤其是伟大的自然面前,诗人是悲怆的,无奈的,渺小的,可悲的。所以诗人不能不审问自己,所以这九重悲哀就显得格外的沉重了。应该说,诗人是问心无愧的,却又是无奈的,功业在哪里呢?而眼下连自身都不保了,何论其余呢?所以,我们看末联,“艰难苦恨”,应该包含了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了。

  生:我读这里,感到了诗人在此时的情态动作怎样的了,“艰难苦恨繁霜鬓”是感伤,国破家亡,接下来当是“借酒消愁”,可是,诗人又因“潦倒新停浊酒杯”而只能与仰天长叹了!

  师:(觉得可以借诗人的形象问题来“整体品味作品”)那么,诗人形象你能够描一下吗?

  生:一个满头白法、满脸悲愁、身衰多病的老诗人。

  生:颤颤地站在深秋的季节,他的眼里满是忧郁、深恨。

  师:是啊。“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忘”?

  (幻灯:杜甫的肖像。)

  师:我们来看看这几幅杜甫的肖像,请大家来描述一下。

  生:第一幅很儒者的形象,第四幅应该是年轻的时候的情形。其他的都是艰难困境中的形象。

  生:年轻的杜甫儒雅,有抱负,很坚定,很执者。老境的杜甫饱经风霜,神情凄凉。第三幅仿佛是在控诉,发出悲愤的声音。

  生:我觉得第五六幅是一样的,别有深意,特能显示老境的杜甫的孤独无助和老态龙钟的味道。

  生:我觉得第二幅最能体现《登高》的意思。一个风中舞者的形象,一个焦灼的忧国忧民的形象。红色的,旋动的背景增加了诗人的痛苦的时代乱象。我觉得它好。

  师:你们这些发言都很好,如果要选一幅作为本诗的写照,大家觉得哪一幅比较好?

  (生思考、交流。)

  生:第二幅。

  生:第五幅。

  生:第六幅。

  ……

  师:我也难以选择,确实,第二幅,第五六幅都能够体现本诗的主题。但我比较倾向于第二幅。这个风中的形象太富有诗意了。

  (这个设计环节让学生个谈感受、欣赏名句。是使学生从粗放阅读到细致阅读,符合读书的规律。“名句欣赏”是进入作品的细部,就很多丰富的细节来让学生谈谈认识与感受,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五、理解作品,深化诗旨

  师:关于这首诗的整体理解,有这样的一段话,请看屏幕──

  幻灯:

 
 
  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通篇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抒写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艺术上是很见功力的。
 

  师: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生:“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没问题,但我对“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则保留看法。

  师:那你的看法是──

  生:我觉得有悲愤是真,但“颓唐”也不能避免。

  师:何以见得?

  生:“潦倒新停浊酒杯”最能说明问题。

  生:我不同意。评杜诗历来都是“沉郁顿挫说”,不能说是妄说。这要联系杜甫的人生经历,他的诗写了很多他的所见,所闻与所感,我想,这所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他个人的感受。其实他个人的感受就是一种历史的见证,一个时代的见证。

  师:你们两人都说得好。有人就持“颓唐说”,当然更多的是“沉郁顿挫说”。对于诗歌的理解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声音。我想,在课堂上可能难以将问题辨析清楚的。所谓功夫还是要多课外去修炼的。这就算留给你们课外的思考题了。不过,做研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杜诗的“家国身世”的感慨;二是要联系杜甫其他的诗歌来证明杜诗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三是可以联系其他作家的作品来说明这一类作家创作的共同特征,比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四是从中国诗歌所呈现出的抒情性和道德审美性的倾向性去认识;五是联系文中名句分析。

    其次,给大家发一则我写的材料,名曰“想象的空间”。这一部分为创造性理解,重点是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艰难苦恨”的创造性理解。

  材料:

 
 

杜诗《登高》解读

吴礼明

  一个人流落他乡,如果他常年飘零,那样的心绪肯定是非常难受的。而他如果他又体弱多病,那悲凉的意绪肯定是很浓的。在一个讲究平和安定、重土安迁的中国,如果到了晚年仍颠沛流离,那情形自是凄不可言。而如果他连一个可倾诉的人都没有,那么,其荒凉、孤独的心境又似霜天雪霰,冰寒不堪。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个人为什么这么苦呢?且先不要这样问,我们再看看他如霜的两鬓,失意颓唐得连心爱的薄酒也不想去沾了的意绪,就会有些直接的感知,他苦而痛,内心百结不解,忧虑如焚。

  那么是什么让他弄成这个样子的?且先也不要这样问,让我们再看看他的目见耳闻吧。

  他心事重重,登上高处,想一抖而轻松一回,哪知疾风射眸,老泪涟涟,又禁不住青猿悲啼于山林之间,更不忍视于急风中盘旋不下的忧心之鸟。唉,他叹息一回,还是看看别的吧。然而不忍见而所见自排空而来,又似翻江倒海,山坼地裂般。在他面前,那细窣无声的落叶此时如雄壮的野马沸腾于猎猎的战原之上,无边无际,萧萧訇轰,好惊心动魄啊!那奔腾不息的江水又如另一支雄狮猛虎的战团,滚滚而来,势不可当,逼视压人,让人毫无退缩之地。那么,他的灵魂都震动了。

  是的,青猿悲啼如那舞台上的主唱,秋鸟飞旋似那台上的舞者,而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就是那庞大的交响乐奏。

  这时你感到的就是声声嘶啼和那躁动的急舞与那粗重悲壮的震撼之音!!

  这不是一个人在悲啼私哭,也不是一群人在哀号哭吐,因为这是“无边”与“不尽”的铺天盖地的震慑与悲怆。

  这是一个民族的悲痛,一个伟大民族沉沦的悲痛。时间仿佛已煎熬了上百年,也仿佛万里一片都是苦难。

  这是哪个民族的不幸?

  哪个民族有这样的不幸?

  这只能是伟大的唐朝的不幸!

  是的,一个伟大的唐朝的被群鬼所害,大厦正在崩塌,正在轰毁,那钢骨折断之声如天崩地裂!

  再回头看看,那漂泊,多病,孤独,颓唐的苦命人,他正在看着。他目击,他亲临,他逃亡,但千里万里都只共演奏着一样的悲剧,他又彷徨于无地,他不知如何是好。他沉静在悲怆之中,那忘忧物已是没有丝毫的吸引力了。

  这是一个一千多年前的人的苦痛,我们今人读之,仍震撼于那个时代的巨变和那种巨变在人们心灵里产生的巨痛。

  这是一个历史的悲壮的记录,一个需要认真反思与变革的记录,一个后世欲登上辉煌颠峰时代的人们不可不读的警示记录!

  正好历史又为我们上了一课。在我们的大洋彼岸,“9·11”正深刻地印刻在每一个文明世界的人们的心中,也一下子让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感受到了好多好多的东西。

 

  幻灯:

 
 
            忧国忧民的“忠”“爱”精神。

            对生命更高的期待:“忧患意识”。

            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呼唤良知和启沃良心。
 

  (以下为师配乐朗诵。)

  师:我们感受杜甫的思想情怀,感受着它载负着几千年的人世沧桑与苦痛的心灵历程,带着强烈的悲怆意识,我们深切地感到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心音。我们体味它,如同慢饮着一杯苦酒,也如细细地敲打着一段情绪的金饰。席慕蓉说:

               我如金匠,日夜锤击敲打
               只为把痛苦延展成
               薄如蝉翼的金饰
               不知道这样努力地
               把忧伤的来源转化成
               光泽细柔的词句
               是不是也有一种
               美丽的价值

                           ──《诗的价值》

    也许这种苦难所带来的人生的迷惘与遗憾,揭示出一种生存状态,让我们更深入地触及到世界的真在。当我们细细地品味这种感觉,在有节奏的韵律中,我们的情感似乎可以按时离开那挣扎而纷繁的甚至是偏执的所谓人世间,感叹着,历数着,抚慰着自己纯人生的路程与心灵深处的某一个颤动。于是苦难升华了,我们默认了这样的事实,反而丢下了包袱,顿然自觉轻松了许多。……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反对的世界上的野蛮战争?我们有反省战争的深刻认知,这是鄙弃野蛮与愚昧,兼具宽大、包容与尊重的表示,它穿透千世的时间隔膜,纵横万里的空间遐思,必然撇开近视与浮华的功利意识,这是对人的深切的认同与对生命在内的所有可珍惜的轸念。这种认同同时又深深的根植于对几千年文明的痛定思痛而作出的恒久选择,因而具有不可抗拒的说服力。杜甫与我们历史上的那些志士仁人一样,他们关注人类命运的存在与走向,他们虽然不能给这种关注以高妙的定位,但本能中的良善与所见所闻人间的惨像使他们看到人性沦丧所造成的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他们总是要诉诸可感可触的典型形象以警醒后人。这究竟是一种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在今日,被两次野蛮的大战摧残后,又在冷战思维的阴影里,世界军备竞赛、地区冲突与种族屠杀不断,人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身心的煎熬与苦痛,人们不得不面临全球无有宁时的流血与死亡,而人间与战争相关的其他惨剧就从来就没有停息而时有加剧的趋势,人类被迫寻求着和平与安宁的环境,并为此付出极大的辛劳与牺牲,同时还要承受着战争狂人一念之差所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谁都清楚,世界战争一触即发而不可收拾。所谓的 NMD,TMD是一场非常险恶的阴谋与游戏,给正在艰难行进中的世界和平又蒙上了一片惨惨的阴霾。

    然而在作严肃的战争思考与历史与社会的批评时,我们曾经浅薄的嘲笑过古人的智慧,例如老子,他有“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太平社会的追想,只要对春秋战国的大混乱有较深刻洞察的人,在历经人世的沧桑与命运的劫难后,都会珍惜在人世间留给地球的美丽的幻影,都会在五千言的道德律中深涵智慧老人的人生执着与苦苦追寻,尽管那也许只是个吹不大的鲜丽的泡影而已;然而只要它能映出你我粲然的笑意,显现彼此快乐的心境,那么,我们便感到了不枉于一生一世的经历了。

    我们还是来感读穆旦先生那深沉的诗句吧──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
            无尽的呻吟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
            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


六、诗教:回到战争

  (幻灯。)


【补记】

  本课曾在铜陵市电教课赛中展示过。这一课的设计及意图,我已经在实录里说到了。关于本节课的效果,有人说,引用音乐《二泉映月》,这是用悲的音乐与悲的诗成了很好的渲染与烘托;用杜甫的几张照片对照,年轻时的儒雅生机,与年老时的憔悴沉郁构成反衬,更突出了诗的悲情;而学生对话比较成功,能倾听也能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还有“想象的空间”与“诗教”环节比较有特色,也很重要,是这些年的课堂上所见不到的。这一课从学生课堂实际的表现来说,还是很令我满意的。比如在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被压缩前后的看法时,有学生说“意思上可以压缩,在情味却不能压缩。压缩前那种摇荡情性的味道是很浓厚的”。再如,《唐诗大辞典》的解读至今还是难以超越的,然而我偶感庆幸的是,对照大辞典,课堂在首联的解读上有一点新意,在颔联的理解上虽远在大辞典的解读里,对“崇高美”的感受还是有点体会的,即在个人的渺小与自然的阔大之间的“逼视”里。

  但有人以为,这一首诗为什么不讲“起承转合”的结构呢,为什么不提高学生的个体生命感受呢?我想,每个人的理解岂是同一的?即使有很多的理解也不能展开,还要受到具体课堂的限制。对于公开课这种东西,能有比前次的课堂有很大的进步就已经是不错的了。说到个体生命的体验,有谁敢说杜甫意思的悲慨里,不包含着代整个时代受过的意思,有谁的生命体验之重还能超出如此之承载?在课堂上,真正说来,检验一种生命的体验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如果专指在情感上的显示,据我所知,可能还没有谁能够超出梁实秋先生笔下说描绘的梁启超先生的天才式的表演,致使对中国文学厌恶或无知的人都热爱起了。这实在是一个难度绝大的“登高”了。韩军老师也上过这一课,我在一篇文章里已经讨论过了,感觉“情”“景”有余而“理”度不够。

  有的老师对“9.11”的引入也不能理解。其实正如王开东老师所说的,因为“9.11”离我们近,学生容易产生共鸣,还有就是时空的跨度,能给全诗恢弘的基调定位。而且,这里面还有我个人的喜好在。我将语文课在心里已经定位了:一是语文的落脚点必须是现当代,包括古文的阐释也是这样;二是中国作为曾经享有顶级荣光的国家,“9.11”对中国应该是个强刺激,那么,《登高》这首诗歌的时代定位在哪里呢?即使不能在诗歌的内容上有一个直接的切入,也要在课堂上有所暗示。关于这一点,王老师说得好:“一节课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意识则是可怕的。还有,没有一节一节课的累积,那么,这个任务应该怎么完成呢?”

  我本来还想将《登高》改编为一个舞台交响剧,因为很多条件不具备,所以只好作罢。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高二教学实录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杜甫〈登高〉》课堂实录之一 -课件 教案 论文 实录 说课 反思,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