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几点反思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过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鉴于此,教学中我应当做到以下“几多几少”: 1、多一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少一些知识转移、搬迁。数学思想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数学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数学中的智慧和灵魂。所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思考问题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数学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有效途径。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演算、推理而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学科体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数学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数学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数学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数学方面的发展。 3、多一些以生为本,少一些教师中心。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唤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数学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数学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习有推进作用。以生为本,破除教师中心,要始终成为数学课堂实施教学的首要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各位老师: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尝试过的解决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为每个成员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但是,在合作学习中,我们也发现小组讨论时各组负责发言的总是那么一两个同学,总有些同学是沉默的,这些沉默的学生,有一些是那些后进的以至于让老师觉得无可救药的学生,更多的沉默者,属于在班级排名中等偏后的一群,或者说就是二本线上下的一群。这群学生,因为缺少优等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缺少老师同学的关注和肯定,逐渐地沉默下来,尤其是在合作学习的时候,优等生的积极发言,更是给了他们滋长惰性、躲藏起来的机会。 怎样改变这种发言格局?怎样让小组发言不再是优等生的专属?怎样让课堂发言变得热烈起来?这个问题我们老师一定都思考过,并且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我也借鉴了周围老师们的方法,用到语文课堂上,使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得到了一些提升。具体说来就是3个举措: 轮流发言。 习惯沉默的学生,并不是老师鼓励几句就能主动站起来的,轮到一个组发言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人把目光都投到一位同学身上,于是这位同学只好站了起来,次数多了,这个组他就是法定发言人了。针对这种情况,我明确要求:各组制定轮流发言制度,讨论完问题后共同决定发言人,一堂课上的发言人不能重复,一周内的发言人尽量不重复。这样,无论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热烈讨论。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代表全组组员进行全班交流,如果不认真讨论就无法将组员的看法告诉同学们。 2、不积极主动就要受罚 班级内的学习小组,是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的,不过组与组之间不可能做到程度完全一致,因此会有一些组在执行讨论任务或发言时滞后于别的组,迟迟不能推荐出发言人,站起来磨磨蹭蹭。遇到这种情况,我明确地告诉他们,不主动就要受罚,如果合作不能让你们更积极深入地学习,那就给你们只独立思索不合作的机会,现在请你们组每位同学就这个问题独立发言,谈各自独立的看法。 当然,惩罚不是课堂的常态,我只使用了一次,以后就没有再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积极发言、思考得深入全面就奖励 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发言更积极热烈呢?两位班主任在班级前都贴着小组合作学习记录表。根据学生的表现为小组成员加分扣分,最后分值最高的3个组能得到物质奖励。我借用了两位班主任的记录表,把语文课堂上的加分直接加在记录表上,复习课内文言文的时候,针对复习讲义,各组汇集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以前我会直接请没有问题的组来解答,这次我重新给了他们几分钟时间再交流,并且告诉他们,采用抢答的方法,最先举手并回答正确的组加分。于是小组之间再次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抢答的时候不是发言人举手,而是组内成员都一起举手。表情激动的像个孩子。还有一次,讨论散文中段落的作用,这次不是抢答,而是能回答角度最多的组加分,各组经过积极的讨论,都把手举的高高的,大多数组汇集了9个角度,有一个组说:“老师,我们有15个角度,让我们回答。”经过全班一起鉴定,15个角度中有10个是比较准确的。这时候又有别的组说:老师,我们能再补充两点,给我们加分吗?最后,这个组补充的两点也非常恰当。两个组都获得了加分。我总结的时候,说:老师不用再给你们补充了,你们想出的比我要说的还全面。 后来我回家对孩子说,怎么18岁的人了和你这8岁的小孩差不多呢?都怕受罚,都喜欢表扬奖励?孩子说:“妈妈,小孩都这样,我们刘老师每次上课的时候都带3个棒棒糖。” 老师们,我们是不是找到了学生们喜欢的棒棒糖呢?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36人。大部分学生较聪明,思维活跃,作业能认真完成,有一定的互相竞争意识。但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成绩比较差的,希望本学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学生状况分析] 我所担任的六年级(2)班的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因此新学期中,应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要求会写80个字。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三)习作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四)口语实际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