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丫杈(chà) 风筝(zhēng) 笑柄(bǐng) 虐待(nüè)
B.抹泪(mǒ) 分歧(qí) 逮住(dǎi) 寒颤(zhàn)
C.霎(shà)时 嫩芽(nèn) 粼粼(lín) 匿笑(ruò)
D.妄弃(wàng) 祷告(dǎo) 倘若(tǎng) 嗅(xiù)
2.下列几组形近字中有两个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拆 折 芹 柝 B.苹 砰 萍 怦
C.沐 淋 沫 洙 D.端 瑞 惴 踹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2分)( )
A.拟人 柳絮 祷告 惊呀
B.妄弃 衍变 花瓣 傲然
C.摇摆 洗澡 宽恕 发愣
D.诀别 伤疤 瑟缩 攥拳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 )
A.匿笑:偷偷地笑 下车引之:拉
B.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相委而去:离开
C.期行:相约,同行 乃至:才到
D.谢太傅寒日内集:家庭聚会 元方入门不顾:不搭理
5.用下列几个词语造句。(2分)
(1)各得其所
(2)恍然大悟
(3)苦心孤诣
(4)满不在乎
6.依照课文内容给空缺处填空。(2分)
(1)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_______,玩具是儿童的_______。
(2)我从不肯_______了一张纸,总是留着?D?D留着,_______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_______在海里。
7.依照课文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金色花》为我们表述了四个画面,通过四个画面体现了孩子的天真顽皮及对妈妈的挚爱。
B.通过不停地叠纸船让自己的至爱经过万水千山传达给母亲,这便是《纸船》中表露的感情。
C.《散步》中,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在中间左右为难。
D.《风筝》一课通过风筝事件的叙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判了那些受封建思想影响而无端压制子弟的兄长,表达了对春日温和的向往。
8.选出下面的作品、作家、朝代(或国别)对应全部正确的一组(2分)( )
A.《世说新语》?D?D刘义庆?D?D南朝
B.《寄小读者》?D?D冰心?D?D现代
C.《金色花》?D?D泰戈尔?D?D美国
D.《风筝》?D?D鲁迅?D?D清朝
9.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0.为了保持语言简洁,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下面画线的词语有些可以删去,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早晨,我在床上睡得正香,听到叫声,我赶紧一轱辘,从床上爬起来,穿好 自己的衣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服,拿起 自己的书包就上学去了。
⑦ ⑧
可删去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6题。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D?D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的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你不知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11.分别说说家庭成员面对羚羊木雕所持的态度。(2分)
12.写奶奶对这件事的态度,有什么作用?(2分)
13.在对待要不要羚羊木雕这件事上,奶奶同爸妈的态度不同,请你分别说一说从奶奶身上可体现什么?从爸妈身上又能反映出什么问题来?(2分)
14.文中“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木雕的贵重”中的“羚羊”和“你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中的“木雕”是否是一件东西?(2分)
15.本文的主题是“羚羊木雕”,原文题是“反悔”,你认为哪一个文题更好?为什么?(2分)
16.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想法,把文中的故事给你的爸爸妈妈进述一下,看看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同他们交流交流。(2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7~20题。
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7.本文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我”对母亲的孝敬,请概括出其中的两个细节。(2分)
18.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2分)
19.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本文以哪种表达方式为主?(2分)
20.从反映的生活内容看,本文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1~29题。
背后那双眼
①那一年,我读中二(中学二年级)。
②清楚地记得: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拨出一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征求笔友启事。”
③我是个终日把自己囚禁于文字的女孩?D?D既爱读,也爱写。握在手中的那管笔,仿佛藏了千军万马,老是呼啸着想冲出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④一日,鼓起勇气,以“漪佩”为名,拟了一则“征友启事”。
⑤两周以后的一个早上,才踏出房间,便听爸爸喊道:“过来。”指着报上的那则征友启事,问道:“这漪佩,是你吗?”
⑥爸爸那张好像发霉面包的脸,使我本能的起了战栗性的惧怕,以细若蚊子的声音应道:“是”。
⑦接下来那一周,信件惊人得多?D?D不是一封一封地飞来。而是一叠一叠地涌来。信箱几乎都撑破了。
⑧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我倔强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信从十多层楼上往垃圾桶扔下去时,发出了闷闷的声音,我明显地感觉到悲哀像一阵黑黑的风,冷冷地掠过我挂了一块铁的心。
⑨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很大的一个疙瘩。它连同生命里许多不快乐的事儿深深地埋葬在我记忆的底层里。
⑩事隔30年,在接受资深记者黄丽萍小姐的访问时,爸爸忽然提起了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说:“我怕她误交损友,所以,不让她回信。”
11听到这话,眼前立刻浮起一个瘦小的背影。她站在垃圾桶前,把信一捆一捆地往下丢,长长的脸,满满地都是怨;细细的眼,湿湿的都是泪。可是,这女孩,没有想到,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情,如同_______。
12等意识到背后有这样一双温暖的眼睛时,这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而且,她也正以同样的目光,注视着她自己的孩子哪!
21.文章记叙了“我”和爸爸之间的一件事,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是_______,最后结果是_______。(2分)
22.文章第③段写“我”刊登“征友启事”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23.下列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应怎样理解?(3分)
①第⑥段中“发霉面包”: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⑦段中“撑破”: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⑨段中“疙瘩”: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两次描写“我”丢掉成捆信件时的情景,为什么?(2分)
25.“事隔30年”。爸爸仍然记得“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说明什么?(2分)
26.第11段明明是作者自己听了爸爸说的话以后,想起了30年前的情景,为什么用第三人称“她”呢?(2分)
27.文章11段的空白处,应填一比喻句,请根据上下文将它写出来。(不超过20字)(2分)
28.文章在刻画爸爸这一形象时,用了哪些描写手法?(2分)
29.文章以“背后那双眼睛”为题,为什么?(3分)
三、写作(4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在家庭生活中,子女与父母也往往会因沟通不够而产生误解。比如,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样没用!”孩子也往往不理解家长的心情而产生抵触情绪。曾有一中学生帮妈妈择菜,妈妈却说:“你放下吧!下次测验多打几分就行。”这位学生扔下菜,赌气地跑了。
打通子女与父母的隔阂,消除彼此间的误会,最好的途径不是对抗、躲避,而是相互沟通、互相理解。
要求:①文体不限,说自己想说的话,要写出真情实感。
②题目自拟,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一、1.C 2.B 3.A 4.D 5.略
6.(1)行为 天使(2)妄弃 叠成 抛下
7.C8.B
9.(1)同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2)过了中午(朋友)仍然不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10.②④⑥⑧
二、(一)11.我:东西已经送走了,我有权送人。 妈妈、爸爸:这样贵重的东西不能轻易送人,送了也要要回来。奶奶:东西虽然不能轻易送,但已经送了就算了。
12.反衬爸爸妈妈。
13.奶奶:通情达理,她知道羚羊木雕贵重,但更懂得情义是重于财物的。
14.是同一件东西。
15.略 16.略
(二)17.①劝母亲多散步;②顺从母亲走大路。
18.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19.以记叙、描写为主。
20.家庭
(三)21.时间:我读中学二年级时,起因是我交笔友 经过:爸爸阻止 结果:在爸爸的监督下,将信丢到垃圾箱
22.①清楚记得: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拔出一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征求笔友启示”;②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在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23.①爸爸生气以后脸色很不好看 ②信很多 ③比喻很重的心事
24.突出这件事对我的打击,为后文揭示父亲作铺垫。
25.从侧面说明爸爸对女儿的关心爱护。
26.重现当时情景,突出了“我”当时的弱小,那么爸爸的关爱就更显得重要了。另外也便于抒发感情。
27.略
28.语言、动作、神态。
29.突出了爸爸对女儿的默默关爱显得意味深长,含蓄。
三、30.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