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家长 >> 家长学校 >> 正文

 

成才=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从胎儿呱呱落地起,他便开始了接受外界(包括人和事物)教育的过程,实质上这种教育一直持续了人的一生。然而,幼儿期所接受的教育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心理学研 究中已经比较明确地得到证实的6个关键年龄又称关键转折期,它们分别是:0~1个月,1 岁左右,3岁左右,6岁左右,11~14岁,17~18岁),都在18岁以前,而且 7岁以前就 占了4个。所以,父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当一些父母在对儿童进行大 量的智力”投资” 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成长中所必需的一些其他因素的培养。由此 所致的后果可能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那么进行早期教育地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哪些素质呢?一些研究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人的发展问题认为,孩子的发展主要包括身体(生理)和智慧(心理)两方面,智慧又包 括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理解力、想象力等)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意 志、性格等)。因此,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人的智力,而且还需完善人的非智力因素。 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颇。对一些成才人物的调查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美国学者推孟曾对天才人物中的150名最成功者和150名最不成功者作了分析,发展两者的主要差别有4个方面 :1取得最后成功的坚持力;2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3自信心和克服自卑 感的能力;4适应的适应能力和实现目标的内驱力。这4个方面的差别,主要也表现在非智 力因素上。

  把非智力因素作为培养的目标,对孩子将来适应社会也是必需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个人在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健 全的人格是人们从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必要前提。既然人格被认为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 的结合体,那么离开了非智力因素而片面强调智力因素也往往会导致孩子出现一些人格上的 偏差。

  其实,即使为发展孩子的智力,也往往必须在非智力因素上做些文章。研究表明,非智 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由此便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一些智力条件很好 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竟然不如智力一般或稍差的孩子。古语所讲”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 。有些研究者认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一个被称为智力操作系统,即由智力因素组成的系统,主要承担对各种知识的加工、处理作;另一个是动力定向 系统,即由各种非智力因素组成的系统,它可以在学生身上形成和表现为学习态度,整个学 习活动起着始动、定向、维持和调节等作用。对学习任务而言,这一系统相当于发起者和推 动者。对我们少年大学生的调查也表明,这些少有所成者,不仅较高的智力水平,而且也 具备一些学习所必须的非智力素质,例如:成就动机,自我认识等。

  那么,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哪些非智力因素呢?因此,研究者们的意见还不尽一致,但 一一般认为,动机趣、情感和性格是与学习活动相关甚密的非智力因素,西方的研究者们 一般把动机称为”内驱力”,这个词象,是指个体由于某种需要而产笺对特定目标的趋向。 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种。一个孩子为赢得父母的奖励或老师的表扬而去努力学习 ,我们只说他仅仅具有外部动机,而当他把学习视为乐趣和需要时,他便具备了内部动机。动机的形成一般是由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成就动机是一种重要的内部动机,从长远的目光 看,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追使之变为现实所需的成就动机,对他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人把动机称为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就像把思力作为智力的核心一样)。在西方 ,有人提出”学业成绩=动机×潜能×外部刺激”的公式。

  也有人把兴趣称为”开发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原动力。兴趣的确是一个人内部动机形成的催化剂。兴趣以分为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两种。中心兴趣是指人体某一特定事物或活动具 有的极浓厚的探求意向;广阔兴趣是指对多方面的事物和活动均有强烈的探求意向。人们主张,在兴趣的培养上要有针对性。对学龄前儿童一般要尽量扩大他们的活动范围,以便接触 更多的事物,要特别注意保护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对儿童所表现来的积极意义的兴趣,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引导他们更深刻、更自觉的方向发展。对于在校学生,则要注意其业余兴 趣与学业联系起来。兴趣的发展一般是由广阔兴趣到中心兴趣的,并且它的稳定程度不断得 到巩固。

  意志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心理的控制与调节。良好的意志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 自制性等特征。的意志比较简单和软弱,这种软弱怀主要表现在:的愿望极不稳定,不善于克制自己,容易冲动,具有强的受暗示性,很容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有时还表现出任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也时有体现,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时,要注 意把它与日常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孩子做事情的目的性。另外,还要让孩子通过克服困难来 磨炼意志。心理学家提出了意志强度与克服困难的大小成比例的规律,这一规律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意志越坚强,克服的困难就会越大;反之,意志越软弱,克服的困难就会越小。同样,克服的困难越大,意志就会越坚强;反之,克服的困难越小,意志也就会越软弱。

  情感是指人的心理的波动状态,反映了人们对周围现实和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当客观 现实与人的需要相符时,人们就对它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事感,如满意、愉快、喜爱等, 否则就产生不定的、消极的情感如不满、悲哀、厌恶等。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 和情感有利于儿童的学习活动。情感贯穿在非智力因素的各种成份中,而且对人的理想、信念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培养孩子的情感,必须要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不可让情感战胜理智。要善于满足孩子正当的需要:使他们的情感能健康地发展。

  对性格大家也许会有更多的想法。譬如说,在评价一个孩子的性格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时,就很难证明哪种类型的性格更有利于学习。活泼型的、具有外向性格的孩子固然有可能通 过与外界的大量接触获得丰富的知识;而那些内倾型的”沉思者”中也不乏学习上的佼佼者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性格只能说是各有特色,而不宜分孰优孰劣。但是,这不等于说,性 格就没有一定的评价标准。一般认为,凡是有助于社会进步,符合多数人利益的性格特征,都是好品质,反之,就是坏品质。而性格中存在的一些中性品质,像顺从、固执、粗犷、细 致等则要联系具体情景加以评价。既然性格是一个社会的概念,那么它必然影响着个体的社 会适应。很多研究者指出,孩子的性格与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有着重要的因果关系,家庭关 系融洽,夫妻感情真挚,教育方式民主都有助于孩子性格健康、和谐地发展。另外,还要及时地帮助孩子纠正他们的一些不良性格特点。应当鼓励孩子参加集体和一般交往活动。在集 体和交往中,许多优良的性格和特征,如诚实、助人、自信、自尊、上进心、荣誉感、责任 感、义务感等,也都能够得到培养。

  原家长们能够通过精心的努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但 在这个过程中,请一定牢记:

  成才=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家长学校1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成才=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