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第13周周练试卷
命题:林 琳
一、单项选择:
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日界线四周,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
A.35° B.25° C.20° D.15°
2.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示四个区域中
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 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
C.③是世界闻名大渔场 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
读等高线图ab为一空中索道,据此回答4-5题。
4、若在e处有一游客,而e处可能发生泥石流,为了逃生,该游客应该( )
A、向南逃跑 B、向北逃跑
C、向东逃跑 D、站在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5、若图中有一瀑布,则可能在( )
A、a B、b C、c D、d
2005年9月24日至10月2日,渭河中下游一带上涨。10月4日,渭河华县水文站出现了每秒4820m3的洪峰,水位342.32m,超过警戒水位1.52m,是1981年以来的最大量级洪水。据此回答6-7题。
6、渭河洪涝灾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千百年来,渭河河道一直低于沿岸地势,是中间低两边高的“凹”字形;如今渭河河道与沿岸相比,成了“凸”字形,中间高两边低。渭河河道由“凹”字形变为“凸”字形的原因是( )
A、渭河河水强烈的冲刷 B、渭河河水流速加快
C、三门峡大坝建成蓄水 D、流域水土保持较好
7、有关渭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渭河水文特点是汛期长工 B、渭河发育在断层构造地带
C、华山大断层在渭河的北部 D、渭河有秦岭的冰川融水补给
8、关于陆地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再生资源分布有规律性,非可再生资源分布无规律性
B、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非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小
C、可再生资源数量无限,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
D、自然资源的无限性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有关系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9~12题。
9.在左上图A、B、C、D四条气温曲线中,能正确反映甲市气温年变化的是:
A.A B.B C.C D.D
10.形成甲城气候的决定性因素是: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
11.甲城所在地典型地貌的岩石,从成因上看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12.该地区地质灾难频繁,其形成的人为因素主要是
A.地处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多地震
B.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C.经济发展,不合理开发,严重破坏植被
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难多发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13~14题。
13.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
的现象是 ( )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14.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难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
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
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睛,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夜间,在四周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放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据此回答15~16题。
15.从日记里看,这里刚刚经历了(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侵袭 ⑤气旋过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16.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
下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某灾难分布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反映的灾难最可能是 ( )
A.暴风雪 B.飓风 C.水灾 D.沙尘暴
18.该灾难多出现于 ( )
A.4~5月 B.6~7月 C.8~9月 D.10~11月
生物入侵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注重和重视。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达几百种之多,正给我国造成各种危害。据此回答19~20题。
19.黄浦江上游大量出现的一种外来飘浮植物是 ( )
A.菱角 B.金鱼藻 C.水绵 D.水葫芦
20.这种外来漂浮植物繁殖能力强,蔓延迅速,其主要危害是 ( )
①影响通航 ②威胁堤坝安全 ③产生有毒物质 ④危及生物多样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双项选择:
图4为沿北纬30°纬线四条河流河口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四回答21-23题。
21.ABCD四条河流中,属于大西洋水系的是
A.A B.B C.C D.D
22.关于ABCD四条河流河口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河河口处有世界性的大渔场分布
B.B河河口处海域及四周地区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资源
C.C河河口四周有所在国最大的盐场
D.D河河口外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
23.关于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最大的是B河
B.径流量变化最大的是A河
C.D河与湖泊、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D.C河入海处是所在国家的首都所在地
24.下列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的是
A.我国天山山麓地带的绿洲 B.森林、草原、荒漠的更替
C.南极洲缺失苔原带 D.高山草甸、高寒荒漠、积雪冰川的垂直分布
25.世界上铁矿储量丰富而石油需进口的发达国家有
A.英国 B.德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
读图五,回答26―29题。
26.下列对①和③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有 ( )
A.干旱 B.洪涝 C.水土流失 D.风沙危害
27.关于四个地点农业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 )
A.②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B.①③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C.③④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糖料作物以甜菜为 D.④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28.②地区鲜花种植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是 ( )
A.丰富的光热条件 B.肥沃的土壤条件
C.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D.先进的保鲜技术
29.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 )
A.①地区要扩大浇灌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②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③地区要注重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④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30.当前世界粮食问题的主要表现有 ( )
A.全球粮食产量严重不足
B.发达国家人均粮食消费量过高,粮食不能自足
C.世界粮食生产的地区分布不均衡
D.有些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比较落后
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三地理第13周周练试卷
命题:林 琳 2006/11/24
第Ⅱ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
|
|
|
|
|
|
|
|
|
|
|
|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
|
|
|
|
|
|
|
三、综合题:
31、读下面沿北纬52.5゜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A以西是 洋, D所处为世界闻名的 渔场,
D以东是 大陆。
(2)该大陆西岸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其是以 为基础,形成原因是 。(1分)
(3)注入D海域、运输最繁忙的是河流是 ,该河流航运发达,其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4分)
(4)图中剖面线经过的国家中石油产量最大的是(填字母) ,新兴工业逐步向南发展的是(填字母) 。
(5)图中剖面线经过的国家人口增长共同特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4分)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 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2)左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
(4)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D |
D |
A |
C |
C |
C |
B |
D |
B |
D |
D |
C |
A |
B |
D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A |
D |
D |
D |
C |
AD |
BD |
BC |
AC |
CD |
AD |
BD |
AC |
CD |
CD |
第13周周练答案
31.( 16分) (1)大西(1分) 北海(1分) 亚欧(1分)
(2)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的)(1分) 热量(1分) 纬度不同太阳辐射能不同(1分)
(3)莱茵河(1分) 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水量大(1分),地势低平水流缓(1分),支流多航程长(1分),河海联运便利(1分)。
(4)A, C(2分)
(5)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分)
32.(14分)(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1分)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1分)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1分)
(2)原因:上游地区乱砍乱伐,陡坡开荒(1分);中游围湖造田(1分); 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1分); 修建水库(三峡工程)(1分);退耕还湖,裁弯取直(1分);
(3)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减少污染、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价;控制人口数量;海水淡化。(答对4点即可,每项1分,共4分)
(4)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1分);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落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