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C >> chen >> 陈文新 >> 正文

 

[图文]一辈子做读书人——记中国古代文学专家陈文新

   陈文新,男,1977年考入我校,1982年初毕业留校。现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等职。


    “学养深厚、方法得当和抱负远大,对于学者来说,这三者都很重要。”这是陈文新25年学术生涯的深切体会。
    十二年坐冷板凳
    “一辈子做读书人。”——父亲这个梦支撑陈文新一路走来。
    黄黄的宣纸,书法体正文,陈文新是在中文系胡国瑞先生家里第一次读到线装本《毛诗》的,“神圣而且神秘。我一页一页地读,专注,虔诚,来回打量,试图将那一段段文字铭刻在记忆深处。”毕业留校,他带着这种对文化经典的神圣感,12年坐冷板凳,思无旁骛,一心读书。时任系主任的李健章教授强调,“青年教师不要首先考虑写东西,《汉书》一类古籍,不分哪个专业都要读。”《论语》、《李太白全集》、《文心雕龙》……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现当代名著、外国名著,他都广泛通读或细细精读,如同小时候一样能找来的书都捧读不放,青灯黄卷伴随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回忆这段生活,他感慨:“读书是人生中的一件奢侈事,有机会读书和有书读是幸运的。”他笃信大量读书和丰富的积累方能成就读书人。后来,陈文新写文章著书从未感到“根基不固”。 上陈文新的课,同学们感觉信息量特别丰厚,他引经据典脱口而出,信口评说有理有据,课下交流面面俱到,洋溢轻松自在的风度。 
    “压力”转换成资源
    每年陈文新要给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上多门课,各种科研量化指标,接踵而至的评审评估,还有论文、项目要完成,他想办法将“压力”转化成资源,为学生引路把关、教书育人、著书立说都安排得有条不紊。
    他指导研究生完成《四大小说名著导读丛书》、《红楼梦百家汇评本》、《红学档案》、《曾国藩诗文评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与民俗文化丛书》等学术普及读物;他本人独立完成《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中国笔记小说史》、《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明代诗学》等学术专著;他主持编纂《中华大典•文学典•明清文学分典•明文学部二》、《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丛书》和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
    陈文新不顾视力急剧下降,不辞劳苦,推出了一大批有价值的成果。吴志达教授说,他总是选择最精当、最具权威性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校点中纠正前人的错误。陈文新以贯通学术的方法主编《中华大典•文学典•明清文学分典•明文学部二》,普查数千种典籍,对近一亿字原始文献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数百万字书稿加以标点,仅使用较多的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序跋集录》就改正标点错误数百处。著名学者戴逸先生给以高度评价:“编者读书颇多,为后学指引蹊径,功不可没。所选段落亦甚有见地。” 
    写自己满意的书
    作为从专家到通才的中青年实力派学者,陈文新以“了解之同情”作为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把理解与判断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既重视文献整理,又重视理论思考,在考证与疏通的有机结合中创造出确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追求填补空白、提升学术研究的层次,努力创造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学术精品。
    《明代诗学》深入而又细密地辨析明代诗学范畴,努力发掘其美学价值,排沙简金,探骊得珠,将明代诗学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被誉为“第一次从理论上全面探讨了流派问题”,“或许会促成一种古代文学研究流派的产生”;《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等从辨体的角度阐释中国古典小说,提出了“传、记辞章化:唐人传奇的文体特征”等理论命题,引起同行关注。
    陈文新学风严谨,长达六年主持“中国文学编年史”课题,既关注细节又关注“古今之变”,将“长时段”概念引入编年史研究,并致力于从特殊转向一般,从叙事转向分析,在体例设计上打破陈规。著名学者傅璇琮先生称赞“内容更丰硕,材料更扎实;且按‘凡例’,分卷极细,更体现文学史观念之更新。”
    已近知天命之年,走起路来陈文新总是健步如飞,除带硕士生、博士生和访问学者之外,还经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陈文新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一辈子做读书人——记中国古代文学专家陈文新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