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用枪也照样打仗!”
显赫一时的林彪,曾经是陈奇涵黄埔军校的学生,在红一方面军和四野两人也曾长期共事。“文化大革命”中,洁身自好、从不趋炎附势的陈奇涵,毫不理会林彪的拉拢。在党的“九大”召开前夕,林彪、江青等人为打倒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把陈奇涵诬蔑为“一贯的老机老右”。毛泽东察觉了他们的阴谋,在中央会议上严正指出:“我们的军队,原是由许多个‘山头’汇集在党的统一的旗帜下来的。我们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山头主义。”毛泽东亲自提议,把“八大”候补中央委员陈奇涵选为中央委员。
在“文革”中,陈奇涵从不落井下石,而是仗义执言。1966年10月的一天,陈奇涵家突然传来敲门声,只见站在门口的是一位裹着破旧军大衣,蓬头垢面的人。陈奇涵吃惊地问:“怎么变成这样子了?陈正人同志!”随即把这位建国后第一位江西省委书记,现任第八机械工业部部长请进家来。陈正人含泪把自己在八机部受造反派批斗的情景诉说了一遍,陈奇涵听后十分气愤,根本没有考虑个人会不会受到牵连,强烈要求陈正人住在自己的家中。望着这位几十年前就一起共事,风雨同舟的老战友,陈正人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一些和陈奇涵熟悉的战友知道,陈奇涵资历深,又不在第一线工作。而且他为人忠厚,正义感强,对同志是有求必应,因此大家一旦遇到危险情况,就来陈家避难。后来当大家回忆起那段最艰苦的时期,都为陈奇涵的热心肠感动不已。1967年“二月逆流”之后,十几名大学生“红卫兵”忽然闯进陈奇涵的家里,气势汹汹地叫嚷道:“陈奇涵,你和朱德是什么关系?要老实交待!”“我们四十年前南昌起义时就在一起,他是我尊重的‘老总’”,陈奇涵说。“什么老总,他是黑司令,是反对毛主席的,难道你不知道吗?”陈奇涵严正地说:“我不知道朱德是什么黑司令。我只知道,毛主席说他‘胆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他是我们的红司令!”接着,他不容学生继续讲下去,说,“你们这些娃娃要多读一些历史书,讲历史唯物主义。”这时陈奇涵身边的工作人员怕他说得太多,引发学生闹事,就以陈奇涵身体不好为由,把学生们支走了。
陈奇涵在党内斗争中,一贯采取团结同志,治病救人的立场和态度,一身正气,让想搞破坏分裂党的人不寒而栗。陈奇涵总是谦虚地说:“我对自己几十年来总的评价是,无能事,而能无事。”1962年3月,陈奇涵陪同朱德重返井冈山。回京后,朱德特地给陈奇涵送去以竹碗代盆栽插的一枝井冈兰。春去秋来,花谢叶枯。陈奇涵十分珍惜,将其制成标本,写上“叶落花残叶虽无,心地芝兰有异香”十个字,然后用玻璃镜框镶成条屏,挂在书房。它伴随陈奇涵度过了十几个春秋。后来,陈奇涵又栽种了十几盆兰花。每日清晨,练了一路南拳后,陈奇涵顾不得擦去汗水,便提着喷壶给兰花精心浇水。陈奇涵常对人说:“像我们这样半辈子都是从枪林弹雨中钻过来的人,到晚年能够打拳养花,已经很知足了。”
1981年6月19日,陈奇涵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何立波) 上一页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