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C >> chen >> 陈赓 >> 正文

 

陈赓的儿女情长

灵境胡同时,不知听谁说了一句:陈赓住在这儿,便非要登门不可。陈赓与胡志明在黄埔军校时就结下了友谊,当时胡志明是苏联顾问鲍罗廷的秘书。门口的副官一看来了位特殊的尊贵客人,赶紧进院向陈赓汇报。陈赓起初还不信,连说“胡闹”,后来才知道真的是胡志明来看他了。本来穿着背心、大裤衩在院子里乘凉的他赶紧换了身衣服出来。只有几岁的知涯对这个长胡子老头特别好奇,爬到胡志明身上揪他胡子,陈赓赶紧把他拉下来,胡志明笑着说没关系。

  父子重逢

  陈赓1927年与第一个妻子王根英结婚,当时王根英是工人运动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在夜校认识的,陈赓曾三次写纸条追求王根英,王都没有答应,后来还是周恩来邓颖超出面才最终撮合成了他们这一对。

  1929年,王根英生下了陈知非,这时陈赓已到特科负责领导情报工作。1933年秋天因被人出卖,王根英被捕关入南京“江苏第一模范监狱”。1937年,王根英作为周恩来亲自点名要求释放的3位“政治犯”之一,重获自由。8月,出狱后不久的王根英在云阳八路军政治部和陈赓团聚。王根英入狱达4年,艰苦备尝,在敌威迫利诱下,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的立场,不为动摇。

  短暂相聚后,这对夫妻不得不再次分离。几天后,陈赓被正式任命为129师386旅旅长,率部东渡黄河,而王根英则动身前往延安。

  1939年3月8日,日军扫荡河北南部,王根英是129师供给部的指导员。当她冲到村外,才发现装有文件和公款的包没有带出来,不顾大家劝阻,她执意又返身回到村子里,等从驻地取出包返回时,不幸在村口与日军相遇,死在敌人的刺刀下。

  得到王根英牺牲的消息时,陈赓正率领386旅穿过平汉线西进。据说陈赓当时便发下誓愿:3年内不结婚。为信守诺言,直到王根英牺牲的第四个年头才娶了傅涯。

  直到1946年,陈赓儿子陈知非才知道自己的父亲还活着。那年10月,在银行工作的一位地下工作者找到王家,说是受陈赓之托,要把知非送到父亲那里。

  自从陈赓与王根英跟家里失去联系后,陈知非就一直在外婆家生活。他断断续续地上了几年学,为了谋生,擦过皮鞋,当过报童,还到工厂里给日本人当过在办公室与车间之间跑腿传话的“boy”。

  “我后来才知道,陈赓之前已经找了我们好多次了。”王根英的妹妹王璇梅说,1937年,自己家的房子全都被日本人炸成废墟,他们在附近又搭了一间简单的房子。陈赓此前曾两次派人寻找无果。得知陈赓又有音讯了,王璇梅也要跟着外甥知非一起去见姐夫。

  坐着新四军一条大木沙船在东海上行了五六天后,两个人在苏北一个小镇上了岸。“一到了解放区,立即有人给我们换上了军装,走在大街上,也有人喊我们同志。”这新景象登时让陈知非感觉很兴奋。

  大约走到山东时,王璇梅终于得知姐姐的消息:王根英早就牺牲了,她顿时哭了起来。一路牛车、马车地颠簸了3个月,王璇梅与陈知非终于到达山西阳城。迎接他们的先是傅涯,此前,陈知非与王璇梅还私下嘀咕:如果她对我们不好,我们马上离开。但一见面,傅涯就忙着给他俩炖鸡吃,还帮知非抓衣服上的跳蚤,“见了面之后就再也没有那个想法了”,陈知非微笑着回忆。当时,陈赓还正在前线打仗,傅涯马上写信把见面情况托人告诉了陈赓。

  1946年12月,刚刚打完一场胜仗的陈赓带部队下来,在山西沁源休整。傅涯接信后,马上带着王璇梅与知非及刚刚1岁多的知建,走了一百多里路赶到沁源县郭道村。

  与父亲相见的场景,陈知非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到了郭道已是傍晚,父亲和一大堆人已经到门口接我们了。”与父亲分隔这么多年,已经17岁的知非多少有些不自然。陈赓好像看出了知非的小心思,他夸奖知非“有点神气”,然后忍不住感慨道:“看你长得多像根英啊,头发也一样,你妈妈要在该有多高兴……”

  当天晚上,陈赓与知非睡在一个炕上。傅涯带着知建,与王璇梅睡在另一间屋子里。躺下后,陈赓把知非从头到脚摸了一遍又一遍。

  知非以前听外婆说父亲做了大官,彭德怀给他两汽车的钞票他都不要,所以一见父亲的面,知非就迫不及待地向父亲问起这个问题。原来南昌起义时,陈赓负责保卫起义总指挥部,并曾接管过江西银行,的确把没收的大批钞票用汽车运到总部。陈赓听了哈哈大笑说:“那是一句玩笑话,老太太当真了!”

  在陈赓建议下,知非最终到北方大学工程学院就读,而王璇梅则进入北方大学医学院。陈赓一直都关心着这个小妹,他给在医学院上学的王璇梅写信:上学期间不要谈恋爱,“姐夫一说,我就听他的。”

  1949年毕业后的王璇梅参加了南下工作团,从长沙经过南京时,她请假回上海看望阔别3年的母亲。临走前一天,王妈妈忙着为璇梅准备路上带的点心时,没想到门口出现了一位不速之客———陈赓。“我就知道你早晚会来的!”惊喜交加的王妈妈连连喊着陈赓的名字,一边泪水涟涟。这也是王妈妈自陈赓1933年离开上海后第一次见到他,中间整整隔了16年。

  刚刚渡过长江的陈赓住在国际饭店,他特地把王根英的母亲接到国际饭店,请她吃了一顿饭。以前一直觉得只有外国人和上等人才迈得进国际饭店的王妈妈,连说根本没想到。

  那时,同样来自“二野”、有“两陈”之称的另一员战将陈锡联也渡过长江住进了国际饭店。陈锡联的夫人1948年春天刚病故,留下一个3岁的儿子,陈赓于是想把王璇梅介绍给陈锡联。过了一段时间,陈赓见两人没什么动静,一边催王璇梅,一边又跑去找陈锡联:“人家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陈赓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陈赓的儿女情长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