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C >> chen >> 陈伯钧 >> 正文

 

陈伯钧上将长征途中读书

    长征中,陈伯钧上将先是在红一方面军的红五军团任参谋长;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调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第四军参谋长;红四方面军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后,他再调至刚刚组建的红二方面军,任红六军团军团长。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陈伯钧在长征路上走了整整两年。

  陈伯钧的长征日记幸运地保留了下来,通过这部宝贵的日记,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他在长征途中读书的情形。

  陈伯钧是带着一批舍不得轻装的书踏上长征路的。除军情急迫以外,只要形势稍缓,他就不放过机会收集书籍。到兄弟部队参加会餐,他“会餐毕去军部找书籍”,虽只找到一本书,也被他记在日记上。驻军阿坝的一个多月,他“去各处搜集书籍”,果然在一位办过红军学校的同志那里找到几本书。另外,了解他爱读书的同志,也不时地送给他一些书刊报纸。

  陈伯钧的读书时间,是见缝插针、废寝忘食挤出来的。行军、作战间隙,他忙完军务后会强忍困倦就着马灯读上几段书。部队短暂休整时,他结合下一步的行军、作战任务读书。负伤之后,动手术、养伤期间,他才可以一次几十页甚至多半本地读个痛快。

  陈伯钧在长征路上读的书刊,见于他日记记载的如下——军事方面的有:《苏军步兵战斗条令》(刘伯承编译)、《骑兵的奔袭》(刘伯承编译)、《骑兵的抄袭》(刘伯承编译)、《战术讲义录》(德译本)、《武装暴动》、《淞沪抗战史》等;政治方面的有:《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列宁著)、《红军中党的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干部必读》、《前进报》等;历史方面的有:《石达开日记》、《西北问题讲座》,历史类杂志等;文学方面的有:《石头记》(即《红楼梦》)、《初恋》(高尔基著)、《小说月报》(茅盾主编)等;此外还有哲学书《唯物史观》。

  陈伯钧在长征途中读书,很讲究方法。其一,重点书精读、反复读,非重点书浏览而过。如《战术讲义录》,他长征前在中央苏区就读过,长征路上再次研读;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他认为重要,不到9万字篇幅的书,读了一个月。而古典小说《石头记》,他仅用一天就翻阅了半部。其二,紧密结合工作需要读书。部队进入西康省(后与四川省合并)藏族聚居区后,他读了介绍西康藏区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的杂志;部队在地上与国民党军骑兵作战时,他研读了《骑兵的奔袭》与《骑兵的抄袭》;红二、红四方面军欲北上陕甘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前,他读了《西北问题讲座》。其三,一面读书一面写学习提纲和读书笔记。这些方法,对我们今天读书仍有借鉴意义。

  毛泽东曾在1936年10月15日的一封信中,将陈伯钧誉为“红军干才”;建国后,陈伯钧被公认为“军中教育家”;他于20世纪50年代撰写了《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一书,此书可以说是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最早的专著之一。陈伯钧能够在军事指挥领域、军事教育和军事学术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是与他不间断地挤时间读书学习分不开的。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陈伯钧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陈伯钧上将长征途中读书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