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甲,姓子名祖甲,一名载,甲骨文作且甲,武丁的儿子,祖庚的弟弟。
祖甲是贤君还是昏君,史书记载差异很大。《史记·殷本纪》云:“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淫乱,殷复衰。”《国语》也说:“帝甲乱之,七代而陨。”是说从祖甲政乱,到纣王亡国只有七代了。但是《尚书》记载周公所言却大相径庭,周公说:“作在其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意思是说,祖甲在位,能体察民情而施惠于民,甚至连鳏寡之人也不敢轻慢。这个观点得到了东汉经学家马融的支持。渔火也认为这个观点是可信的,因为祖甲前有让位之德,后有民间之居,应该是比较体察民情而施惠于民的。造成这种史载差异,大概是因为祖甲在位时间较长,有先勤后逸之嫌吧。
至少祖甲在位前期,是很注意休养生息的。他曾经下令修改《汤刑》,试图利用商汤的威德,遏制奴隶主贵族的横征暴敛,不过遭到了贵族们的反对。可见商朝经过二十几位商王的几起几落,已经内外兼忧,势必走上灭亡的道路,这时的祖甲也是回天乏术,不能逆转历史的潮流了。
祖甲即位后,创造了“周祭”之法,使殷人的祭祀系统更为严密规范,因此盛行于商代后半期,并逐渐达到最高峰。形成了文明古国中不同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祭祀法,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祭祀系统。
《古本竹书纪年》说:“和甲西征,得一丹山。”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和”“祖”二古字形近,“和甲”应该就是指“祖甲”,倘若如此,那么祖甲在位时,对于西征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祖甲在位三十三年,死后传位与廪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