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武汉大学教授、武大高级研究中心主任邹恒甫,出任中非发展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成为这项总值50亿美元的组织“智囊团团长”。
9日晚,带着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和中非友好的光荣使命,邹恒甫离开武汉,开始为期一月的非洲调研。临行前,邹恒甫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为支持中国企业“走进非洲”,设立中非发展基金
200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合作,中国政府将采取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其中第三方面是“为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基金总额逐步达到50亿美元”。
2007年5月28日,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简称“中非基金”)正式注册成立,由国家开发银行100%控股,将以股权和准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资金短缺的中国企业“走进非洲”。
中非发展基金将以公司形式管理和运作,包括对中国在非的企业和项目进行投资;为各类企业提供管理、咨询、资产重组、项目融资等。
邹恒甫说,中非基金以推动中非经济合作和促进非洲发展为目标,以在非洲开展业务和拟投资非洲的中国企业为桥梁。
出任代表国家形象的基金的“首席经济学家”,绝对是件非常荣耀的事。因为一个国家或国际基金的“首席”,按国际惯例,就是该项目的“总设计师”和总参谋长,一般都由该行业中最有权威的人士来担任,例如近20年来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有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的是哈佛大学或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有的曾是美国财政部长。 收到哈佛录取通知书,欣喜若狂“就像范进中举”
现年45岁的邹恒甫,3年前曾被经济学权威杂志《世界商业评论》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之一。邹恒甫还是新中国第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博士,世界银行第一个中国高级经济学家,其人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1962年,邹恒甫出生于湖南华容县的一个小镇,从小做农活、干家务,样样都会。1977年,邹恒甫高中毕业,恰逢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他轻松地考上武汉大学,只有15岁。
1982年,20岁的邹恒甫大学毕业。他自己向哈佛、斯坦福、威斯康星等大学发出留学申请。第二年3月,收到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欣喜若狂。他说“就像范进中举一样!”由于太兴奋,他一不留神让门槛绊了一跤,摔破了膝盖。
在哈佛,邹恒甫师从国际著名经济学家萨克斯(“休克疗法”创始人),成为建国后中国第一个从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的人。1989年,应聘世界银行,平均两千多人竞争一个职位。最后,邹恒甫脱颖而出,成为首位进入世界银行的中国青年专家。
他使中国宏观经济学在世界的地位从10多位上升为第3位
1990年,邹恒甫在武汉大学创办高级研究中心。如今,这里已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研究机构,对提高中国的经济学教学与科研水平,缩小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起了较大作用。从中心走出的上百名学生,大多就读于美国排名前10位的大学,如哈佛、斯坦福、耶鲁等,成为我国向世界一流大学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
邹恒甫在财政分权、经济增长、社会公正、收入分配等宏观经济学领域贡献突出,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了40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根据2000年国内文献情报中心的检索结果,仅仅由于邹恒甫教授一个人所发表文章,就把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排名从第十几位上升为第三位。他创办的我国第一本经济学英文期刊《经济学与金融年刊》,现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主流经济学杂志之一。
经济学是社会致用之学。他的许多主张被采纳,比如对分税制、汇率改革、WTO条款、关税减免、扶贫项目等建议,都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谈到当选中非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一事,邹恒甫说,“这或许跟我在世界银行参加扶贫工作将近20年的经历有关吧!”最近几年,邹恒甫研究中国和非洲的重大经济发展课题,组织编写中国、非洲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并联络举办中国非洲发展国际年度论坛。20多年来,邹恒甫的足迹踏遍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对非洲的风土人情、社会经济,如数家珍。
他向苏丹政府建议搞“财政联邦主义”,对解决财政分权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实践经验和理论模型,在非洲许多国家广受欢迎。
“中非合作的内容是湖北的强项,我愿作非洲与湖北沟通的桥梁”
作为中非基金的首席经济学家,邹恒甫今后的主要工作将是在中国、非洲等地往来穿梭,展开各种合作项目,与政界、商界等多方面人士广泛接触。
“我的根本目的是帮助穷人,我愿意当非洲穷人忠实的仆人。”邹恒甫风趣地说。
本月,他就要去拜会苏丹、南非等多个国家的元首,启动第一批中非合作项目;下月,他将从非洲直接飞往意大利,参加在那里举行的非洲农业博览会,并与非洲多个国家的农业部长会面。
邹恒甫说,在非洲经常看见来自中国福建、浙江、广东一带的公司,在那边修路、建桥、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