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祝融 >> 正文

 

祝融,名重黎(简称黎),又称祝诵,祝和

火神祝融

          祝融,名重黎,黄帝后裔颛顼高阳氏玄孙。《史记。楚世家》记载说:“高阳者(即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世本》记载:“老童(即卷章)生重(即重黎)及吴回。”

         约4800年前,帝喾高辛氏之子重黎为火正,封地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郑一带)。重黎以火施教,开垦荒地,刀耕火种,发展农业,推广熟食,拓宽领域,造福百姓。帝喾命他为祝融,后世尊他为火神、灶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左转。昭公十七年》:“郑,祝融之墟也。”杜预注:“郑,今之新郑。”《国语。周语上》记载:“有夏之兴也,融降崇山。”崇山就是后来的嵩山,与新郑同为郑国疆域。可见,在夏族开始兴盛的时候,祝融族仍有一部分在嵩山地区居住。

        祝融是族团名称,又是国号,也是族团领袖称谓。谁担任这个职务,谁就是祝融。因此,《管子。五行》说,祝融为“辩于南方”的黄帝六相之一。显而易见,黄帝时期的祝融和高阳氏玄孙祝融,相距一二百年,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时代相传的职务。

        后来,共工族叛乱,帝喾指派重黎前去镇反。然而,共工族素来强大凶悍,连不周山都敢撞,导致天柱移动,天倾东南,女娲娘娘才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所以,祝融族不是他们的对手,不仅不能镇压住共工族,反而让自己受到重创。族团领袖当然要承担责任,就在庚寅日成了帝喾刀下之鬼。重黎死在何处,目前,我们还没有见到明确的记载,但是,古人指出,祝融葬在湖南恒山。那里不仅有海拔1512米的祝融峰,还有祝融殿等纪念性建筑。
又 名: 祝和 祝诵
 性 别: 男
 生平简介:

祝融,名重黎(简称黎),又称祝诵,祝和。相传帝喾高辛氏时,他在有熊氏之墟(今新郑)担任火正之官,能昭显天地之光明,生柔五谷材木,为民造福。帝喾命曰祝融,后世尊为火神。

祝融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有人说祝融是古时三皇五帝三皇之一。

祝融氏是黄帝后世子孙。《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说:“高阳者(帝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世本》说:“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吴回。”

帝喾时代,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乃以庚寅日诛重黎,以其弟吴回为火正。吴回死,陆终嗣。陆终有子六人,第四子名求言,西周时为郐国。

重喾封功食邑于新郑一带。《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郑,祝融之墟也。”春秋时的郑国,是祝融族原来居住过的地方,即今河南新郑县一带。《国语·周语上》说:“有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崇山即嵩山。可见,在夏族开始兴盛的阶段,祝融族有一部分还在嵩山一带居住。嵩山与新郑同为郑国疆域,基本上属于一个地区。

罗泌《路史》卷八说:“〔祝诵氏〕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

祝融因功状昭显,食邑于新郑,故乾隆四十一年本《新郑县志》特为祝融作《封建表》

另外,三国时南蛮王孟获之妻亦叫祝融,相传是火神祝融之后裔。

-------------------------------
《山海经·海内经》一书中关于他的出生作了以下叙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由此可见,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玄玄孙。另据《海内经》中又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大荒西经》则补叙为:“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这样一说祝融又成了黄帝之后了。不过,上古时期黄帝、炎帝本是同根同族,所以传说中的祝融时而是炎帝之孙,时而又是黄帝的后代也就不奇怪了。那么,祝融又是一副什么模样呢?《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可见他并非“完人”,郭亚注释“火神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汉书·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祝融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祝融,名重黎(简称黎),又称祝诵,祝和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