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Z >> 祝融 >> 正文

 

火神祝融

 《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说:“高阳者(帝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世本》说:“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吴回。”《左传》说:“郑,祝融之墟也。”《路史》说:“〔祝融氏〕其治百年,葬衡山之阳,是以谓祝融峰也。”

  《山海经•海内经》叙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由此可见,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玄玄孙。又称:“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大荒西经》则补叙:“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
  这样说起来,祝融又成为黄帝之后。不过,上古时期黄帝、炎帝本是同根同族,所以传说祝融,时而是炎帝之孙,时而又是黄帝的后代,也并不不奇怪。
  祝融的模样,《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可见他并非“完人”,郭亚注释“火神也”。《左传》曰:“火正曰祝融”,火正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司火的官职。

  远古时代,世上万分荒凉,只有许多森林,人们连毛带血,吞吃打来的猎物。
  昆仑山上有座光明宫,光明宫里住着火神祝融。祝融很慈祥,也很有同情心,看到人们茹毛饮血,就传下火种,教给人们用火的方法。
  人们从光明宫里取来火种,把打来的野兽放在火上烤熟再吃,这样不仅好吃,而且也能不生病,所以,大家都非常崇拜火神祝融。
  天上出现一个人脸、蛇身、红发的坏神水神共工。他住在东海里,是只愚顽的禽兽,性情极为残暴。
由于人民敬仰和爱戴祝融,因此触怒了他。他站在云端里说:“世人真可恶,水与火都是人生活需要的东西,为什么只敬火神不敬我水神呢?”他由气愤转为嫉妒,最后终于和火神打斗起来。
   那共工驾着水龙,领着水族,向祝融居住的光明宫进攻,把光明宫周围常年不熄的神火熄灭,弄得大地上一片漆黑。
  火神祝融被惹怒了,他驾着火龙出来迎战,那火龙全身发光、烈焰腾空,把大地照得通明。光明宫里的神火,又重新复燃。
  水神共工没能扑灭神火,便恼羞成怒,调来五湖四海的大水漫上山,直往祝融和他骑的火龙泼去。可水往低处流,大水退后,神火又燃烧起来。
祝融骑着那条火龙,烈焰腾腾地向共工扑去,长长的火舌,把共工烧得焦头烂额。代表光明的火神胜利,代表黑暗的水神战败。
  共工抵挡不住,退身大海,祝融骑着火龙直冲大海;共工慌忙逃向天边,回头看祝融已追上来,他又羞又恼,一头撞向“撑天柱”——不周山。只听“轰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不周山倒踏下来。
  天上塌出个大窟窿,地的东南角也陷了下去,天残地缺。天带着丑陋的大洞,无奈地向上升去,越升越高。从此以后,天就再也没有回到大地的上空。
  天塌地陷后,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这才有后来的女娲补天。

  《汉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正因为祝融是火神,所以,他的威力也就被应用到战争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记载成汤伐夏时,命祝融降火助战。祝融的弟弟吴回(又称回禄),也是官司“火正”。然而他的名声远远没有祝融大。
  帝喾高辛氏时,祝融担任火正之官,昭显天地之光明,生柔五谷材木,为民造福。帝喾命曰“祝融”,后世尊为火神。
  祝融以火施化,号赤帝。传说祝融氏是黄帝后世子孙。《海内经》中说: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大荒西经》则补叙为:“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或许正是因为祝融是黄帝的后裔,才有他以火攻法大胜蚩尤的传说。相传黄帝对他深为赏识,封他一个专门管火的官职做。
  那祝融到底是黄帝的后裔,还是炎帝的子孙呢?《山海经》里又有这样的说法:“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
  由此可见,祝融乃系炎帝的第五代玄玄孙。因次,有学者这样解释:上古时期黄帝、炎帝本是同宗同族,所以传说中的祝融,是炎帝之孙也好,是黄帝的后代也好,都不足为奇。
  帝喾时代,共工氏作乱,帝喾使祝融去诛杀共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祝融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火神祝融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